泰倫斯馬力克執導的《生命樹》(The Tree of Life)是非常有意義的電影,有人看得如癡如醉,奉為經典,但也有觀眾被折磨得死去活來,看完即破口大罵。
當了三十多年導演,卻只執導過五部戲的泰倫斯馬力克肯定是自我要求極嚴的人,《生命樹》的每個鏡頭都如詩如畫,揉合故事對宇宙、宗教、人性、親情等大題目的深度探索,並以相當大膽靈活的理念貫穿全片,令一個簡單的故事變得非比尋常。
故事講述美國一個家庭某日接到其中一位兒子的死訊,父母悲傷之餘,家中長子對早逝的弟弟更念念不忘,回望自己一生的言行皆源於童年時代的家庭教養。電影真正要拍的是這家庭的成長經歷,父母結婚,孩子出生,母親希望兒子們心懷慈悲,父親卻要下一代明白什麼叫弱肉強食,然後這些孩子在成長之中面對各種矛盾,他們學習的事物跟真實世界有很大差異。這些孩子懷著對成年人的質疑開始面對人生的許多第一次,第一次在家中後園種樹,第一次被家長責罵,第一次看到現實的殘酷,第一次面對死亡,第一次發現自己對異性有感覺……長子的回憶彷彿告訴大家童年的光輝快樂並不永恆,成長不過是一個理想崩塌的過程,於是他孜孜不倦的追問生命有何意義,生存究竟應該成就些什麼,信仰又能給人什麼啟示,這些悲天憫人的問題,恰可讓觀眾投入其中,想想自己的處境,思考電影以外的深層意義。
電影最惹人爭議之處是穿插了大量疑似紀錄片的畫面,導演拍了很多森林、水母、火山爆發、驚濤拍岸、風起雲湧、崇山峻嶺、動物成長,甚至有一段大恐龍與小恐龍相遇的小插曲。這些「劇情」其實都呼應著男主角不同階段的人生經歷,構圖優美,充滿寓意,問題是很多觀眾未必會放開胸襟想像這些靜默畫面的深意,他們會馬上想到自己被騙了,覺得自己被愚弄了,甚至要馬上離場以示對這種電影的輕蔑。
一齣電影也像一面鏡子,讓人照見真實的自己:你的接受能力,你的價值觀,你對嚴肅問題的認真程度,全部可以反映在兩個多小時的觀影過程中,這也是《生命樹》的厲害之處。
(刊於2011年7月27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後記:
再次介紹這電影,但限於篇幅,仍未能說盡這電影的好,男孩的困惑,家人的期望,道德規範和人性卑劣之間的矛盾,全部都展現在男主角的成長過程的諸多瑣事中,難得導演巧妙地把這些瑣事羅列出來,看電影的時候,我覺得充滿驚喜,可惜難以把各種感想一一表達,原來一部電影有太多人談論過,自己執筆想寫些感想時,竟會力有不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