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天生一對”,一方面是鬆了一口氣,據說電影意念來自西西小說“哀悼乳房”,幸好除了取材乳癌的元素電影已跟小說沒有太大關係,另一方面是十分失望,此片有大明星和足夠的資源,但成績說不上好,主要是在嚴肅和胡鬧之間無法平衡。
楊千嬅在此片由頭演到尾,造型不錯,令她看起來更有時代氣息,可是她演女強人又沒有太大說服力,而任賢齊演所有女人都流口水的型男醫生,問題是任先生某些角度看是可以說是醜的,吳彥祖出現之後,在港產片中扮型男是越來越難了。
“天生一對”的題旨是嚴肅的,探討女性身體,積極面對疾病,然而故事的情節卻胡鬧而公式化,一切都熟口熟面,特別是楊最後要為嬰兒用品創作廣告為公司爭取大客一段,緊張關頭又以自身經驗感動客戶,我看的時候在想:編劇,可唔可以唔好咁例牌呀?
身體從來都是我們容易忽視的課題,很多人都要經過疾病折磨才懂得真正的重視自己。社會越來越變態,女性的乳房時簡直成了她們存在的意義,擁有巨乳會成為焦點人物,露出乳房才有機會出位,乳房不夠大會被譏為“飛機場”,乳房患癌大概就是“失敗奶”了。不過,失敗乃成功之母,像電影中的楊千嬅和西西小說中的女主角都是在患乳癌之後積極面對,重新上路,開拓出不一樣的人生。有時候,疾病真的可以喚醒迷惑中的人。
同樣是探討乳房和女性身體微妙感覺的作品,幾年前的“絕世好bra”就比這一部生動流暢而深刻,此片則在各方面都點到即止,到喉唔到肺。
另外,無緣無故加入側田飾演的唱歌少年十分突兀,完全是為了突出他而另開枝節,令人有看廣告片之感,跟紅頂白得神奇。
此片最初開拍時,新聞說是杜琪峰會拍西西的“哀悼乳房”,現在則由杜琪峰常用的執行導演羅永昌來拍岸西原創的“天生一對”,當中轉變真是耐人尋味。“哀悼乳房”是我愛死了的小說,西西把自己患癌和治療的經歷寫得絲絲入扣,敘事技巧豐富多姿,在題材和技術上都有所開創,是我常常向人強烈推薦的好書。近來知道發生在西西身上的哀悼乳房故事原來未完,因為她當年接受化療時影響了右手,如今作家已無法用右手創作,改用左手,然而她最近還是交出了一本新書“白髮阿娥及其他”,雖然是新舊作品的結集,但她的勤奮和創作力量確是令人敬佩的。
“哀悼乳房”的故事一定可以拍成上好的電影,小說有不少好元素可以用,問題是拍的人會怎樣用呢?如果拍成“天生一對”的水準,的確不拍也罷。我再改調一次,“天生一對”是名編劇岸西“原創”的,這也是電影製作人員名單所強調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