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
凡兵上義不義,雖利勿動。非一動之為利害,而他日將有所不可措手足也。夫惟義可以怒士,士以怒養,可與百戰。
凡戰之道,未戰養其財,將戰養其力,既戰養其氣,既勝養其心。謹烽燧,嚴斥堠,使耕者無所顧忌,所以養其財。豐犒而優游之,所以養其力。小勝益急,小挫益厲,所以養其氣。用人不盡其所欲為,所以養其心。故士常蓄其怒,懷其欲而不盡。怒不盡則有餘勇,欲不盡則有餘貪。故雖并天下,而士不厭兵。此黃帝之所以七十戰而兵不殆也。不養其心,一戰而勝。不可用矣……
(蘇洵<心術>,刊於吳楚材、吳調侯選《古文觀止》,中華書局,一九五九年九月)
我觀察到,真正懂得管理的人,都有蘇洵所說的一套心術。
心術不正,當然也可以當管理者,可是打起仗來不是顧此失彼,就是後勁不繼,因為管理不善可以令下屬無心戀戰,或者不戰而降。
譬如一個事事怕背黑鍋的主管,往往沒有權衡利害的能力,稍有風吹草動他就無法堅持,甚至要鳴金收兵,選定一兩隻代罪羔羊。如此管理,豈能服眾,如何教部下心服?
服待好上級固然重要,有些管理者管上不管下,終日找機會要靠近大老闆,忘記了幫他處理事務的部下,不養其心,自然難望打勝仗。
其實,好的管理者都懂得跟部下溝通的重要,雖然公司賦予他一定的權力,但每次要打硬仗都要用喊打喊殺才能保持部門的工作進度,那只是一種要脅,算不上是管理。
如果整個部門氣氛良好,上司對部下有足夠的溝通和關懷,用人之時又懂揚長避短,即使真的遇上難關,這個部門應該也會自動發力,各展所長,將不可能的任務完成。
肯虐待部下的主管很多,肯管肯教肯提拔部下的主管很少。畢竟,為將之道就像《古文觀止》裡的文章一樣,人人都知寫得好,但有多少人肯研究肯思考肯化為己用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