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種權力都有它本來的目的... ...政務官的權力在於理念的實踐,他意念中想做的事情,因為手中擁有權杖,全部都可以變成現實... ...這種“點石成金”的權力是任何建樹的必要條件,但同時蘊藏著破壞和毀滅的能量... ...知識分子依靠知識和見識取得指點江山的權力。知識使他懂得多,見識使他想得深看得遠,下筆如千軍萬馬,人們屏息傾聽。國家有難、局勢有變的時候,他的言論可以是混沌中的明燈,他的行為可以做為人們仰望的典範。在亂世中,他的言行更可以與當權者抗衡較勁,比春秋長短。知識分子手中有筆,筆就是權力。當他的筆無法行使權力的時候,知識分子就得反躬自省:是亂世的客觀環境不許,還是自己的無知無能與墮落?
(龍應台<當權力在手>,刊於其評論集《面對大海的時候》,時報出版社,2003年12月)
筆就是權力,說來直接,但誤會重重,無論你手中有沒有筆,都可能有表錯情的危險。
有時候,當你可以直接取得權力,就不一定會透過手中的筆去爭權;但如果你立意要用筆去討會權力,又很容易淪為文棍,爭回來的權力,相信亦很有限,那可是把一世英名押下去的賠本生意,想再翻身做一個受人尊敬的知識分子,恐怕很難。
筆就是權力,說來令文人振奮,但也得看看是什麼級數的文人,有些人恃著手中有筆,往往公報私仇、公器私用,又或者盡了最大的努力仍寫不出受人重視的文章,這樣的人手中有筆,不但無法取得權力,更會引起社會混亂。
有時候,真正手握大權的人,都比較識大體,明事理。但手中有筆的人,往往很難應付,這些人之中有些很偏激、有些很頑固、有些很自私,要改變他們很困難,想收買他們又太不值得。因此,有時候,我們要清醒一點,不可以盡信有筆在手的人,更要考慮一下執筆者的動機和想達到的目的。
有筆的人真的就有權力嗎?其實大家都知道,奪取權力絕不容易,把筆當成權力,是不得不如此的想法。否則,以迂腐居多的文人,怎能活得安心,寫得過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