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沒有專業作家,報刊雜誌的作者都另有正職,舞文弄墨,研究文學,不過是為了興趣。
不過,在澳門這小小地方,對文學創作感興趣的人並不算小,自八十年代中期起,這些文學愛好者的力量漸漸集結起來,透過大大小小的交流和聯繫,“澳門文學”的方向慢慢在社會大眾心目中確立,同時,經過了十多年的努力,澳門文學亦開始產生她應有的影響力,在世界華文文學中佔一席位,並且繼續茁壯成長。在這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文學發展歷程中,“澳門筆會”的創設,可說是澳門文學穩步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
成立於一九八七年的“澳門筆會”,充份表現了澳門寫作人的溫情和謙遜美德,光從該會以“筆會”為名,不以“作家協會”自稱,已足以顯示當年的創會成員深明澳門的文學生態,既不自憐自傷,也不自高自大,只是恰如其分地結合文學界的力量,以推廣文藝,豐富小城的文化為職志。“澳門筆會”集合了澳門大部份的寫作人,他們眾志成誠、默默耕耘,而且保持澳門社會的一貫傳統:團結友愛,大公無私,在毫無報酬的情況下不遺餘力,致力推展會務,在創會初期,“筆會”最明顯的活動是多次出訪外地,進行交流,吸收創作心得之餘,亦獲得更多的文學社團運作經驗。由於當時澳門並沒有足夠的文學發表園地,出版一份具有代表性的文學刊物便顯得逼切和重要。《澳門筆匯》這本同人刊物,正是在這種健康發展的情況下創刊,其時為一九八九年六月。《澳門筆匯》是澳門最具代表性的文學雜誌,標誌著澳門文學邁向成長和多元化發展。
在《澳門筆匯》的<發刊詞>中,“筆會”創會副會長李成俊這樣寫道:
“我們認為文藝並不從屬於政治,但文藝如果離開了偷理和教化,那就失去其價值和功用。
我們主張創作自由,文藝家寫甚麼和怎麼寫,只能由文藝家在藝術實踐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決,關鍵是內容要導人向上向善。
顯然文藝除了教育作用,還有認識作用和審美作用。人們在日常緊張生活之餘,也要娛樂,要欣賞花鳥蟲魚、山水木石畫以反抒情的歌舞。文藝就是從精神上滿足人們的需要,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
而在《澳門筆匯》創刊號<從筆會到筆匯>一文中,現任“筆會”會長李鵬翥說:「總之,雜誌是姓「澳」的,要具有澳門的特色,首先立足澳門,才能走出澳門。在中外交通史上,數百年來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熱點之一。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文學作品如何反映這方面的特色,反映新的生活內容,是值得作家們探索和實踐的。」
壯哉斯言,任重道遠!《澳門筆匯》日後即循著這個方向發展,因為有了這麼一份綜合性文藝刊物的配合,“澳門筆會”的凝聚力亦因而有所提高,刊物的影響力更深入校園,在中學和大學引起了迴響,培育了不少文藝青年,九十年代中期“筆會”大規模引入一批年輕會員,《筆匯》編輯隊伍逐步年輕化,皆可追溯至《筆匯》創刊時期對“新生代”作者的直接影響。
早期的《澳門筆匯》即強調以本地創作為主,但從不排斥外地作家的稿件。由於本著“文學多元化”的宗旨,《澳門筆匯》的作品,就文體而言可謂包羅萬有,舉凡現代詩、散文、小說、戲劇、文學評論皆有刊登,而澳門寫作隊伍之中,又不乏古典文學造詣不凡的朋友,是以《澳門筆匯》並未以“現代文學”刊物自居,反而歡迎古典詩詞甚至是古典散文和駢文,因為文學無分新舊,只要是有代表性的作品,《筆匯》都樂於推介。
此外,由於澳門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在此間的葡語社群中,文學愛好者大有人在,《澳門筆匯》亦曾多次以中葡對照的形式譯介葡語作者的作品,為澳門文學保留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隨著門文學在質量上的進步,澳門筆會與《澳門筆匯》成為社會上備受重視的文化團體和刊物。然而,澳門至今仍未能擁有一個成熟的文學市場,文學雜誌雖不至完全乏人問津,但銷量未如理想,卻是不爭的事實。“筆會”和《筆匯》在政府文化部門和社會人士的資助下,量力而為,堅持了十多年,會員和編委會皆利用工餘時間苦心經營會務,勤懇創作,為推動文學而不懈努力。
在一系列交流活動和各種文學研討會之外,筆會普及文學最重要的工作,當數自九五年起每兩年舉辦一屆的“澳門文學獎”。該項比賽分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四組,各設冠亞季軍及優異獎若干名,由於獎金較高(各組冠軍為澳門幣一萬元),評審亦較嚴格(由外地和本地專家組成評審團)得獎作品皆足以代表澳門文學的水平,是以至今舉辦四屆,皆反應踴躍,大大提高了澳門市民對文學的參與程度,當然更產生了不少優秀的作品。每屆文學獎的得獎作品和評審意見都會以專號的形式在《澳門筆匯》刊登,這亦是《澳門筆匯》備受重視的原因。
踏入二○○一年,《澳門筆匯》編委會經過多次討論,終於決定以大開本形式和讀者見面,增強了版面的靈活性。改版後的《筆匯》繼續以探索文學、推動創作,凝聚澳門作家為宗旨,在尊重傳統和重視創新的大原則下,筆會和《筆匯》將會邁步向前,共同促進華文文學的發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