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8-29 16:52:33| 人氣3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財神范蠡的商業智慧-二代接班成功傳承教案-家族企業文化的特色表現與變革--詹翔霖副教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財神范蠡的商業智慧-二代接班成功傳承教案-家族企業文化的特色表現與變革--詹翔霖副教授.

 

范蠡,是春秋末期的大政治家,有文財神,商聖之稱。范蠡堪稱歷史上棄政從商的鼻祖,同時也是開創個人致富記錄的典範。他曾經「三致千金」—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公元前448年,范蠡病逝,享年八十八歲,范蠡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這樣的一個奇才,他的人生歷程是怎樣的呢?

 

范蠡的老師

 

范蠡的老師是計然,他是春秋時期著名大家,傳其本名為文子,乃是老子的弟子,博學多才,無所不通。計然收下布衣范蠡為徒,授以學識和七策,范蠡用了五計便輔佐越王滅了吳國。

 

計然的名字意味著是善於計算運籌的意思,可見計然的自信程度。計然祖上是晉國流亡的貴族,他為人率直不好權勢,學識豐厚不願教授諸侯,遂收范蠡為弟子,曾越王困於會稽山之時,范蠡請來計然,計然見越王則道「越王為人鳥喙,不可與同利也。」這也為范蠡日後功成身退奠定下基礎。

 

范蠡此後便虛心向計然求教,計然以七策授予使范蠡輔佐越國滅吳,其中只用了五策便達到目的。

 

這七策不僅適用於政治,也是我國最早的商業理論,同樣對商業發展有很好的發展理論。於是范蠡在離開越國之後的利用七策在這數十年中三致千金,成為聞名天下的巨賈商人,加上自己超群的經營能力,將生意越做越大,使其子孫繼承家業,甚是受人敬仰。

 

且說范蠡之師計然,品性剛直,好游山水,雖外表平庸,卻是一個飽腹學識之人,正如大智若愚,好觀察自然,擅長捕捉事物規律。范蠡見計然常不自薦,無所不知卻不為人知,深感敬佩,遂虛心求教,對其甚是尊敬。

 

 

智謀超人位居名臣

提起范蠡,人們自然會想起越王勾踐,想起那句膾炙人口的成語「臥薪嘗膽」這個典故出自春秋時代吳越爭霸的一段歷史。

 

 

范蠡的始祖,乃春秋時期晉國上卿范武子,武子當年悠遊宦海,屢挫強敵,修訂法度,史稱「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儘管遠祖如此輝煌,范蠡的身世卻堪稱黯淡,他生於布衣之家,長於壟畝之間,飽嘗謀生之艱與世道之險,雖然滿腹經綸,胸藏峰棱,智識超群,頗有聖人之姿,因為身世微賤,一直寂寂無名,只能委身草野,狂放不羈,倜儻不群,成為鄉人眼裡的一個狷介狂人。《越絕書·卷七》載:范蠡「自謂衰賤,未嘗世祿,故自菲薄。飲食則甘天下之無味;居則安天下之賤位。復披髮佯狂,不與於世。」

 

范蠡之所以名震後世,端賴當初的伯樂文種先生青睞。文種是巴州白沙(今重慶白沙鎮)人,幼有大志,頗富韜略,范蠡落拓鄉間時,他已是宛縣(今南陽宛城區)縣令,其為政秘籍是「六無」:「利之無害,成之無敗,生之無殺,與之無奪,樂之無苦,喜之無怒。」他聽說城南三戶里范公村的范蠡懷擁奇才,奇崛傲世,便前往登門拜訪,豈料卻吃了閉門羹;第二天他又來了,范家柴扉依舊緊閉;第三天,文種又來了,兩扇柴門依然關著,中間還橫了一節樹枝當「鎖」,只聽得院內樹上的麻雀喳喳亂叫。他對范家鄰居說:「請告訴老范,我會天天來,直到見到他為止!」范蠡聞言,大為感動,立刻開門迎客,兩人把酒言歡,從此成為塵世知音。這個「文種三請范蠡」故事,於史雖無據,於世卻有情,後來兩人一起投奔越王勾踐,輔佐勾踐成就了王霸之業。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崩逝,國家政局陷入動盪。允常是越國霸業的開創者,在位期間與吳王闔閭龍爭虎鬥,角逐霸權,兩國結成世仇。他遽然辭世,其子勾踐繼位,吳王闔閭乘機起兵伐越,勾踐被迫率兵抵禦,雙方在槜李(今浙江嘉興市西)展開激戰,史稱「槜李之戰」。或許是因為乘人之危,皇天不佑,吳王闔閭氣勢洶洶而來,卻遭遇慘敗,自己也丟了性命。闔閭臨死,叮囑其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繼位,發誓為老父報仇雪恨。

 

公元前494年,勾踐探知夫差日夜練兵,鍛造武器,意欲吞滅越國,就想來個先發制人,「越欲先吳未發往伐之」,一舉殲滅吳軍,遭到范蠡反對,他說:「臣聞兵者兇器也,戰者逆德也,爭者事之末也。陰謀逆德,好用兇器,試身於所未,上帝禁之,行者不利。」范蠡將「戰」與「德」相連,其實是在討論戰爭之正義與否,不義之戰,遑論勝利耶?孟子說「春秋無義戰」,只是泛泛而論,義與不義,誰能說得清?勾踐拒絕范蠡之議,堅持出兵伐吳,吳王夫差聞訊,「悉發精兵擊越」,雙方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之洞庭山)決戰,史稱「夫椒之戰」,勾踐遭遇慘敗,屍橫遍野,僅剩5000餘人,倉皇逃入會嵇山中,「吳王追而圍之」,勾踐全軍覆滅、國破身亡的命運,就在眼前!

 

走投無路的勾踐,遙望著會嵇山之香爐峰,痛感生無可戀,他喘息著對范蠡說:「當初愧不聽先生之言,以致遭此慘敗,如今咋整啊?」范蠡透過渺渺峰巔,似乎望見了雲空中一隻孤鶴,在烏雲中緩緩飛翔,瞬間頓悟:「持滿者與天,定傾者與人,節事者以地。卑辭厚禮以遺之,不許,而身與之市。」他說,功德圓滿者,效法天道,盈而不溢;扶危立傾者,崇尚謙卑,躬身事人;理順事理者,遵循世道,因地制宜。他要勾踐奉上重金厚禮,以打動夫差,實在不行,就賣身與他,為奴為仆,先苟活性命再說吧!

 

公元前492年,勾踐拜范蠡為上大夫,兩人辭別眾臣,前往吳國都城姑蘇(今蘇州市),為吳王夫差當奴僕,文種則留守越國都城會嵇(今浙江紹興),主持國政。此前,勾踐欲帶文種隨行,范蠡說:「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去國之際,勾踐痛哭流涕,眾臣唏噓不止。到了吳宮,夫差讓兩人住進老爹闔閭大墓旁邊一間石屋。這裡是吳王的馬圈。勾踐實際上就是馬夫,負責飼養吳王的御馬。石屋裡潮濕陰暗,霉跡斑斑,飢鼠繞床;屋外雜草叢生,百蟲奔竄,驢鳴馬嘶。漫漫長夜,漆黑如墨,范蠡鼓勵勾踐:「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後勿悲,臣與共勉!」日夜輪轉。江山陸沉。兩人鍘草,篩草,拌料,餵馬,清理馬圈,洗滌馬槽,每當夫差乘車出行,勾踐必須在車駕兩廂奔跑,照料幾匹膘肥體壯的御馬,呵斥,唾罵,凌辱,一如家常便飯。漫漫三年光陰,猶如抻長千載之瀑布,衝撞折磨著二人。《吳越春秋·卷四》載:吳王夫差令人勸說范蠡,請他離開勾踐,到吳國高就,並許以高官厚祿,范蠡說:「臣聞亡國之臣,不敢語政,敗軍之將,不敢語勇。臣在越不忠不信,今越王不奉大王命號,用兵與大王相持,至令獲罪,君臣俱降,蒙大王鴻恩,得君臣相保,願得入備掃除,出給趨走,臣之願也!」

 

其實,勾踐、范蠡君臣來到吳宮為奴,換得吳國退兵,越國社稷存續,苟延殘喘,至於期滿能夠否順利歸國,只有天曉得。吳國大軍壓境之際,勾踐派文種前往吳國「媾和」,跪求吳王「高抬貴手」,留一條生路,「勾踐請為臣,妻為妾」。夫差心有不忍,正要應允,遭到大臣伍子胥強烈反對,他說,越國是老天爺賜給吳國的禮物,不乘機取之才是傻瓜呢!勾踐聞訊,欲孤注一擲,「觸戰以死」,文種說,吳國太宰伯嚭乃貪墨之徒,「可誘以利」,於是帶了財貨寶器美女,偷偷送到伯嚭府上,伯嚭先生喜滋滋收下,便帶著文種來見吳王,二人一唱一和,連番忽悠,吳王接受「媾和之議」,伍子胥又出來反對:「今不滅越,後必悔之。勾踐賢君,種、蠡良臣,若反國,將為亂。」夫差置之不理。此後,伯嚭屢進讒言,稱伍子胥心懷怨望,意欲謀反,昏庸的夫差派人賜給伍子胥一把「屬鏤之劍」,令其自盡,將絕之際,伍子胥愧恨交加,對門客發誓說:「抉吾眼懸吳東門之上,以觀越寇之入滅吳也。」

 

忠心耿耿的伍子胥之慘死,與心懷復國大志的勾踐之苟活,其覆滅命運,就此註定。三年之後,勾踐歸國,演繹「臥薪嘗膽」之神劇,范蠡與文種嘔心瀝血,制定興越滅吳「七術」,極盡機謀與權詐,其中最致命的一條,就是「美人計」,向吳王贈送一對絕世姊妹花——西施與鄭旦,使之貪戀美色,荒廢政事,吳王夫差一見西施與鄭旦驚得神魂顛倒,將西施安置於姑蘇台,把鄭旦安置於吳宮。姑蘇台亦稱姑胥台,位於蘇州城外西南之姑蘇山上,台高三百丈,寬八十四丈,台上築有規模宏大的館娃宮、響屐廊、浣花池、琴台、靈館、吳王井等,四周百花環繞,百鳥啾啾。西施在這裡與吳王夫差纏綿悱惻,花天酒地,逍遙享樂,李白《烏棲曲》「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之句,歌詠的就是這件事,吳王只嫌良宵短暫,歡樂無盡,「東方漸高奈樂何!」

 

戰敗之後,越國猶如滾石跌落谷底,要想復興,必須慎之又慎。勾踐輔佐勾踐,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新政。

其一,夯實基礎,繁榮經濟,實行「農末俱利」的價格政策與「平糶齊物」的經濟主張,「勸農桑、務積穀」,「農末兼營、平糶各物」,順應天時播五穀,豐衣足食節民力。

其二,施行善政,穩定社會,凡民之所好,大力推廣;民之所惡,堅決去之。有人生病,登門慰問;有人去世,幫辦喪事;對食不果腹的貧苦百姓,一律免除徭役。

其三,重建都城,維國之本,范蠡主持重建了兩座「迷彩之城」,一座小城如丘山,喻越人志不在高;一座大城留殘缺,面向吳國不築牆,喻不設防也,以此迷惑夫差,弛其心志。

其四,不懈強軍,增強戰力,他說,審備慎守,以待不虞,備設守固,必可應難。他悄悄組建了一支敢死隊,以為將來滅吳先鋒……

 

公元前476年春,「吳王北會諸侯於黃池,吳國精兵從王,唯獨老弱與太子留守。」古黃池遺址位於河南封丘縣城南,「黃池之會」是春秋末年重大歷史事件。當時,吳王夫差所向披靡,西破楚,北敗徐、齊、魯,成為東南一霸,決意進軍西北,與晉定公姬午約會於黃池。

《國語·吳語》載,吳軍「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正當吳王躊躇滿志、登高一呼之際,越國軍隊傾巢而出,向吳國發動突襲,「乃發習流二千人,教士四萬人,君子六千人,諸御千人」,一舉擊潰吳國守軍,誅殺吳太子,吳王聞訊,下令封鎖消息,堅持完成與中原諸侯的歃血盟誓儀式,一邊派人向越王勾踐求和。四年之後,越國再次伐吳,吳軍崩潰慘敗,吳王夫差逃到姑蘇台上,派大夫公孫雄「肉袒膝行而前」,請求越王仿照當初「會嵇赦勾踐」故事,放一條生路,勾踐心懷悽惻,范蠡凜然說道:「會嵇之事,天以越賜吳,吳不取。今天以吳賜越,越其可逆天乎?」勾踐還在思量中,范蠡已經下令擊鼓進兵,公孫雄大哭而去,勾踐心有不忍,派人對夫差說:我會妥善安置,令百家供養大王。夫差長嘆一聲:「吾老矣,不能事君王!」遂自殺。臨終之際,他恍然想起當年伍子胥的警告,以及自己對伍子胥的殘殺,愧悔無極,乃蒙面而死:「吾無面以見子胥也!」

 

當初,吳王夫差握有改寫歷史之千載良機,卻因為心懷悲憫,拒絕伍子胥勸諫,留下後患,致身死國滅;越王勾踐同樣心懷悲憫,只是聽取范蠡之言,斬草除根,終於成就霸業。是非成敗轉頭空,畢竟成敗是曾經。古今之鑑,令人有格局的選擇。

 

勾踐平定吳國,一統江南,越兵橫行天下,「諸侯畢賀,號稱霸王。」正當勾踐志得意滿、雄霸諸侯之際,范蠡飄然而去,並給文種寫了一封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以共樂。子何不去?」范蠡深知,自己功高震主,智多惑主,能助其削平萬里江山,卻不能助其消滅萬千煩惱,因為,君王煩惱之根源,就是臣下智慧彌天、雄才超群啊!遠離之,高飛之,高蹈塵海,卓然不群,悠遊江湖,且樂人生,豈不快哉!

 

文種參不透其中奧秘,流連於高官厚祿,迷離於滾滾紅塵,沒有聽從范蠡的勸告,終日鬱郁,終於病倒了,只得稱病不朝。有人進讒言說,范蠡跑了,文種心懷叵測,或將作亂,勾踐聽罷,恍惚一瞬,猶豫片刻,一咬牙,一跺腳,賜文種一把「屬鏤之劍」,說:「子教寡人伐吳七術,寡人用其三而敗吳,其四在子,子為我從先王試之。」這位功勳赫赫的老臣文種先生,仰天長嘆,淚如雨下,揮劍自殺,享年63歲。文種死後,其子文伯孟帶著老母和家眷沿江而上,回到巴州白沙老家,後因范蠡資助而成為富商巨賈,後人稱之為「何伯子」。

 

就在勾踐霸業告成,大擺酒宴的那個夜晚,范蠡悄悄攜了西施,浴著月色,悄然而去,坐上一葉小舟,婉轉穿過護城河,直向太湖而去。臨行之前,他留書辭別勾踐:「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於會嵇,所以不死,為此事也。今既已雪恥,臣請從會嵇之誅。」勾踐回覆說:「孤將與子分國而有之。不然,將加誅於子。」勾踐殺機畢露,范蠡淡然以對:「君行令,臣行意。」而此時,他與西施,早已抵達太湖之畔,在太湖之北的五里湖邊,搭了幾間草房子,隱姓埋名,住了下來。為了躲避勾踐的追殺,范蠡化名「鴟夷子皮」。喻「酒囊飯袋」之意也。迷惑,調侃,自嘲,不屑,盡在其中矣!此後,他與西施驛動三遷,「在越為范蠡,在齊為鴟夷子,在吳為陶朱公」(《太平廣記·神仙傳》),最後定居西湖之畔,飽覽旖旎風光,西湖從此有了「西子湖」之美譽。李商隱詩曰:「永憶江湖歸白髮,欲回天地入扁舟」,抒發了歲月紅顏易老、江湖天地永存之嘆,令人唏噓之餘,不免莞爾一笑。有時候,范蠡與西施泛舟湖上,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詩情逸飛,不免追憶往昔。齊國歲月,兩人結廬海邊,戮力耕作,捕漁曬鹽,累積萬貫家產,仗義疏財,造福鄉梓,廣受稱頌,齊王拜為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於卿相,治家累積千金,對一介布衣而言,已至極致。久受尊名,恐非吉兆。」再次急流勇退,歸還相印,散盡家財,遷居至陶邑(今菏澤定陶區)。這裡風光霽月,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號稱「天下之中」,商賈雲集,范蠡在此重操舊業,商海弄潮,寥寥數年,又成巨富,自號「陶朱公」。世人譽之曰:「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信哉斯言!

 

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越王勾踐世家》中,濃墨重彩抒寫范蠡故事,贊曰:「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三國學人劉邵《人物誌》品評范蠡,說他「思通道化,策謀奇妙」,實乃道術中之神人也!

 

 

 

臥薪嘗膽

說的是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擊敗,立志復仇,夜臥柴堆上,屋樑上懸掛苦膽,每日舔舐,用苦澀來警醒振奮意志,時刻不忘復仇大志,經過數十年的準備,待越王復國時機到來,成功滅了吳國,洗刷會稽之辱,最寵成為一方霸王。此時大家都在慶祝復國之樂,但唯獨越王勾踐臉色沉重,范蠡深知勾踐剛愎自用的品性,對勾踐來說,大臣功高蓋主,范蠡等人遲早會被處死。遂向勾踐辭官,勾踐假意分國挽留,還以其家人相挾,范蠡連夜帶著家人逃離越國,還留信給還有文種,望其早日逃脫,但文種未聽,最終被勾踐處死。

 

在這個故事中,一般人想到的是越王勾踐的隱忍和意志力。其實,主導整個故事發展方向,並最終是它有個圓滿結局的卻是足智多謀的范蠡。如果沒有范蠡和文種兩人的輔助,勾踐是絕不可能戰勝吳王的,正是范蠡洞徹歷史人生的大智慧,主導了這一段精彩的歷史。

 

 

三聚三散布施典範

范蠡曾經「三致千金」,三次散盡家財,又三次重新發家,就是放在今天這個時代,也是個奇蹟!古人有「為富不仁,為仁不富」的說法,但范蠡卻能算得上既富且仁了。

 

第一次散財

范蠡本是楚國的一介平民,因不滿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與文種一起投奔越王,被拜為大夫。到越國不久,越王不聽二人勸諫,貿然與吳國開戰,兵敗被圍。危機中范蠡獻計,使越王留的性命。後來,他又與文種一同制定滅吳九計,幫助越王滅掉吳國,稱霸中原。

 

范蠡與文種便自然成為越國最大的功臣,被尊為上將軍,高官顯位,榮華富貴,自不待言。就在這功成名就之時,范蠡卻毅然向越王辭行,越王為了挽留范蠡,先是承諾富貴,繼而威脅,然而范蠡最終還是辭掉了高官厚祿,將家產全部充公,離開了越國。這就是范蠡第一次散盡家財。

 

 

白手起家成為巨商

離開越國的范蠡,先是來到齊國,改名叫鴟夷子皮。這個古怪的名字,指的是當時的一種大皮囊,范蠡的用意很明白:人,有時如皮囊一樣,混沌能容。

 

在齊國,他親自率領家人在海邊辛苦勞作,治理產業。他們墾荒種地生產糧食,還利用海邊的漁業鹽業資源,開展商業貿易。經過全家人辛勤勞作,只用了幾年時間,就積累了數十萬家產。

 

第二次散財

齊王聽說了他的才幹,便派人請他做齊國的宰相。而范蠡卻喟然感嘆道:「治家理財,有千金之富,又有宰相的官職找上門來,這些看似幸運的事情,對我這樣的布衣百姓而言都是些不詳的徵兆啊」。

 

他歸還了齊王相印,邀來朋友鄉人,把數十萬的家財盡數分給他們,只留下些便於攜帶的珠玉,作為日後經商的資本。散盡家財後,他連夜走小道離開齊國。這是他第二次主動從事業的巔峰激流勇退。

 

從頭再來成就輝煌

後來,范蠡又遷居到陶,再次改名換姓,自稱朱公,人稱陶朱公,在陶地他率領家人重新創業,不久便再次成為當地首富,財產遠遠超過在齊國的時候。據史書記載,在他從商的十九年中,幾次積攢了數以千計的黃金。「天下言富者,皆稱陶朱公」,達到了富可敵國的程度,為當時天下首富

 

 

第三次散財

司馬遷曾評論他是「富好行德」。他富裕之後,沒有如其他有錢人那樣購田地,建城堡,而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當周圍的民眾遇到災害的時候,他就把自己的錢財拿出來布施。

有一年,天下大旱,幾乎顆粒無收,范蠡除了保留自己的生活必需,把自己的全部財產拿出來布施給國人。億萬家產,一日盪盡。

 

誰知道,這次散財之後不到幾年光景,他再次積累起了萬貫家產,但是,范蠡的善舉並沒有因此止步,當災害出現的時候,他再次把全部家產布施了,這樣的布施一連有三次之多。

 

為富且仁,世人奉為財神

范蠡因為善於致富而又樂於施財濟眾,所以被世人奉為財神!

 

 

范蠡三遷

 

范蠡是為人精明有學識,一生不為權勢所絆,也不為富貴而牽掛,以三遷而安穩度日,司馬遷稱其為「范蠡三遷皆有榮名」,而關於范蠡遷徙的原因均是為了保身,且兩次均改了名字,且說范蠡改的名字均有含義。

 

范蠡在一次遷徙到了定陶,改名為陶朱,人稱「陶朱公」,這可能與范蠡想遠離朝政之事相關,他一開始遠離越國是因為「敵國亡,謀臣亡」的遠見。後來從齊國到定陶是為了免去被推上宰相之位,陷入政事之險,遂以「逃誅」之意取名。

 

可見范蠡的高超智慧和銳利眼光才可以謀得如此遠見,保全性命。

 

范蠡從越國遷到齊國的時候便將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鴟夷子皮,這其中含有深意,則是范蠡為了紀念忠臣伍子胥而取的,當初伍子胥被吳王夫差處死還將其屍體裝入鴟夷拋入湖中。范蠡輔佐勾踐滅吳國時,范蠡列了六條夫差的罪狀,其中第一條便是殺死忠臣伍子胥,可見其在范蠡心中地位很重。

 

范蠡變的姓名:鴟夷子皮

「鴟夷」本指夏商時青銅所制的鳥形盛酒容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盛酒容器多用皮革製成,但仍稱之為「鴟夷」。清人黎士宏《仁恕堂筆記》記載:「秦鞏間人,割牛羊去其首,剜肉空中為皮袋,大者受一石,小者受二三斗,俗曰混沌,即古之鴟夷。」

 

所以鴟夷的意思就是用一整張牛羊皮做的皮袋。又由於《吳越春秋•夫差內傳》裡面的記載:「吳王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江中。」即吳王夫差把伍子胥的屍體裝在鴟夷之器里投江,因此,「鴟夷」也成為了伍子胥的代稱。

 

據此,唐人司馬貞的《史記索引》解釋說:「鴟夷子皮,范蠡自謂也。蓋以吳王殺子胥而盛鴟夷,今蠡自以有罪,故為號也。」

 

也就是說,范蠡改姓名為「鴟夷子皮」,一方面是紀念朋友和對手伍子胥,另一方面是在越王勾踐面前謙稱自己是越國的罪臣。

 

伍子胥和范蠡的關聯

伍子胥和范蠡本均是楚國人,二人皆因為出國政治昏暗,官府腐敗便另謀高就,伍子胥投靠的是吳國,范蠡投靠的則是越國,從此本無交集的兩人便變成了敵對關係,各扶其主。

 

伍子胥是一個悲劇人物,從小文武雙全,甚有謀略和膽識,但因楚太子的污衊,他的父親和兄長均被楚王所殺,而一代忠烈伍子胥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報,被迫出逃吳國,得吳國公子相助,不僅收留了伍子胥還為他報了殺父之仇,於是伍子胥便死心塌地的留在吳國報恩。

 

范蠡則是因不滿楚國政治腐敗,且一身學識不被重用,灰心之下攜友人文種投奔當時廣納賢士的越國,成為勾踐手下。勾踐是一個剛愎自用的人,不聽取范蠡意見情意攻擊吳國,遂落下會稽之辱,只能忍辱成為吳國奴僕,向吳國求和保國。

 

而伍子胥預見勾踐的反逆之心,屢勸吳王夫差應斬草除根,不應收勾踐,但夫差不聽取其意見。遂在這段時間內,范蠡一直為勾踐準備復國之事,出謀劃策,投夫差所好,迷惑他的心理,還獻絕世美人西施動搖他,使其荒廢朝政。而伍子胥深知吳國將滅,遂先將兒子托福給齊國友人,自己則再勸說,後被小人誣陷,被夫差所殺。

 

一切如伍子胥預料,其死後十年,吳國滅,越國復出,而范蠡也因「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離開越國,後憑藉超群的理財能力成為天下聞名的富翁。傳聞范蠡曾在齊國找到伍子胥的兒子,不僅贈其錢財還教其致富之方,使其成為富甲一方之人。

 

 

范蠡的商業模式

 

范蠡賣馬

范蠡可謂是成功的商人,不僅擁有強大的經濟頭腦,還帶動了經濟的發展和貨物流通。他從政治上功成身退,棄官從商,幾度成為富翁,又散盡錢財支助眾多需要幫助的人。隱退後的范蠡四處經商在山東一帶經商的傳說甚多,其中以范蠡賣馬出名。

 

范蠡從商之前一直在吳越一帶居住多年,如今退隱便到了齊國,深知吳越戰事不斷,需要好馬,而且南北馬匹價格懸殊,,北方馬匹健碩又便宜,若能將北方馬匹運送到南方,能為吳越提供很好的作戰馬匹,這不失為賺錢的生意。

 

但時逢兵荒馬亂,盜賊橫行,加上路途遙遠,運輸費用很高又有被劫風險,實在不好運送馬匹。經過多方調查,范蠡得知齊國有一巨商為姜子盾,常運貨至吳越,且早買通沿途強盜,故他的貨物通常很暢通無阻,不會受到盜賊襲擊便到達目的地。

 

於是范蠡便張貼告示在他家門口說道自己馬隊剛開業可免費幫人運輸貨物至吳越,姜子盾見此,怎會放棄這免費的勞動力呢,便找到范蠡要求合作。

 

故他們倆便這樣合作,一個免費將貨物送到吳越,一個則將馬匹順利送到吳越,可謂是雙贏的合作。范蠡賣馬這也是他退隱後賺到的第一桶金,也開創了商業發展的另一種模式。

 

 

 

台長: 詹翔霖副教授095526899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