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黃梅調 從小受母親的影響,對黃梅調也是情有獨鍾,我的母親什麼電影都不愛看,偏愛黃梅調電影.她是瘋狂的凌波迷,凌波主演的片子,每部必看,看完還不過癮,一定要買電影原聲唱片回來,一放再放,不斷地回味. 黃梅調電影全盛時期,拍片馬不停蹄,產量驚人,我母親可樂了,天天沉浸在電影情節的喜怒哀樂中,連隨手的塗鴉都是電影裡的人物;不僅母親大人,在當時,許多人正是如此對黃梅調電影癡狂著迷。在長達十年的黃梅調風潮中,一共出產五十多部黃梅調電影,但最膾炙人口的幾部仍集中在"梁山伯與祝英台"緊銜的前後年間。黃梅調第一片-貂蟬是大導演李翰祥初試啼聲之作,一推出即大受歡迎,首開風氣!第二年江山美人上映,則更上層樓,奪得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然而真正達到巔峰的是李翰祥第四部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不僅大賣,連映加映,遲遲下不了檔,還連奪金馬獎,亞洲影展等多項大獎。看來"四"還真是強棒呢! 但在梁祝之後,影壇接踵發生異事,黃梅調女王林黛自殞,影迷最愛的古典美人樂蒂離世,如日中天的梁兄哥凌波嫁作人婦,以及黃梅調大師導演李翰祥自立門戶,物換星移之下,黃梅調片漸趨勢微,最終隱没於新興武俠風潮之後。 黃梅調電影的興起,形成男女明星間,陰盛陽衰的現象。黃梅調片本較抒情古典,通常以女性角色為主,男演員似乎都是陪襯性質,加上凌波反串普受歡迎,更讓男演員苦無發揮之地。也因為如此,一九六零年代整個黃梅電影潮間,也是女明星當道的黃金時期,林黛、樂蒂、李麗華、凌波等,都是此時閃耀的巨星。 黃梅調電影的大盛連帶也讓電影黃梅調插曲風行一時,有些至今仍傳唱不輟。然而大部份為人所耳熟能詳的曲子,卻是集中在"梁山伯與祝英台"與"江山美人"二片當中。江山美人裡的"扮皇帝","戲鳯"人人朗朗上口,尤其是"戲鳯",詞曲均俏皮動人,最受歡迎,歷久不衰,堪居黃梅調流行曲之首。 而梁山伯與祝英台則更為人驚嘆了,全片用了大量的插曲及串場合聲,不論配樂,合聲,男女主角的對唱,曲曲動人,支支動聽。梁祝的全片插曲多達二三十首,每首都是上乘之作,不論編曲與填詞,都深蘊古典文化之美,無怪乎能得到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獎。梁祝音樂的成功,也是造就電影轟動的原因之一。而幕後擔綱詞曲的二位大師李雋青與周藍萍,實功不可没。 李雋青博學且有著深厚的國學底子,所作之詞往往流洩其博古貫今的學涵,及古文詩賦的造詣,是當代首席的作詞家。他曾為近百部的電影插曲填詞,也包括少部份的黃梅調電影,但他所參與的幾部黃梅調片,均是賣座強片,包括貂蟬、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花木蘭等。相信看過江山美人及梁祝的人,對這二片插曲的歌詞印象應該十分深刻。尤其梁祝的詞曲份量相當重,幾乎佔了全片的三分之二,李雋青巧妙地將各式對白皆化作一句句辭美同韻的黃梅調曲,難怪有人感念,看完梁祝後,不知不覺連談吐也變優雅了。 周藍萍也是一代作曲大家,細看台灣一些經典雋永的老歌,不難發現多為周藍萍之作。周藍萍不僅擅長作曲編曲,也親任樂團指揮,梁祝一片裡有不少氣勢磅薄的管弦樂團演奏,所以音樂的展現比其它的黃梅調片要來得豐富,周藍萍細膩的編曲,或急或許,或樂或悲,每一絲樂音都成功地牽引著觀眾的心緒,隨其迴蕩起伏。他的匠心獨運,使梁祝裡的每首插曲都像注入靈魂般,生動流轉於電影屏幕內外,即使跳脫電影,那些插曲依舊能跨越時空,至今傳唱不歇。 黃梅調電影鼎盛時期,女星也成為主流,由於邵氏公司所拍的黃梅調最賣座,旗下的女星也順理成章光耀影壇,林黛、樂蒂、凌波,各具頭銜,分領風騒,林黛人稱黃梅調女王,早期的黃梅調,的確由她獨霸。樂蒂是公認的古典美人,她的氣質堪稱任何一位古代美女,所以是詮釋黃梅調片溫婉女子的不二人選。凌波是突然竄紅的,她和前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她雖是女性,卻以反串角色迷倒眾生。然而凌波的橫空出線,對林黛及樂蒂的聲勢造成不少的衝擊,原本梁祝一片是以祝英台為主軸,樂蒂是唯一的主角。但沒想到當時默默無聞,臨馬上陣的凌波竟將所飾的梁兄哥,強烈展現出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君子之風,加上凌波親唱黃梅調插曲,韻味和以往由男歌者幕後代唱,大不相同。銀光幕上的梁兄哥,一舉一投足都讓人為之沉醉,瞬間擄獲萬千影迷的心。凌波把梁山伯演繹得太好了,意外成了梁祝裡的主角,祝英台反而變成了次要。大批影迷瘋狂進戲院看梁祝,也大多衝著梁兄哥而來。而觀眾看黃梅調似乎也變成非凌波不看。 談到黃梅調電影,除了邵氏三金釵外,不能不提李翰祥導演。因為李導演是港台黃梅調電影的先驅,也是黃梅調電影導演中的第一把交椅。李翰祥為藝術本科生,特長於電影美學,是故導演起著重華麗佈景及古典視覺的黃梅調片時,總能適切發揮。貂蟬是他的投石之作,江山美人益臻成熟,到了梁山伯與祝英台,則是攀上巔峰,不論聲光景物人,均至真善美境界。雖然趕拍成片的梁祝,不乏部份時空及劇情矛盾之處,但瑕不掩瑜,無損其藝術價值。史上幾部叫好叫座的黃梅調電影均系出李門,所以稱其為"黃梅調電影大師"一點都不為過。 從民國五十二年第一部黃梅調電影問世起,黃梅調電影走過風光,走過低潮,最終走進歷史的迴廊,雖然黃金時期僅五六年,但已在台灣的電影史上留下不朽的地位,因為黃梅調電影改變了人們對電影制式格局的觀念,原來電影也可以呈現精緻的美感,這在後來的武俠片,可以看出影響。爾後電影的發展,更加多元;然而,黃梅調也離人們愈來愈遠,即使後來有同名片重拍,但都呈現新時代的元素,再也沒有古典黃梅調的影子了。 時代不斷在前進,許多事物都難以重現,衹能成為追憶。黃梅調電影亦是如此,當年開創黃梅片江山的英雄巨星們,除了凌波偶爾登台重現梁兄哥風采外,餘多作古。而值得慶幸的是,過去那些經典黃梅調片,透過還原科技,不僅重現原片的色澤,也讓電影原聲帶清晰地保存下來。 黃梅調片是許多老一輩人珍貴的青春記憶,哼唱黃梅調卻不是老一輩的專利,相信即使再過數十或數百年頭,歌壇裡的流行曲一波換過一波,戲鳯,訪英台等經典黃梅調曲,依舊詠唱不朽,它不再是一個插曲,而是文化發展的一個標記,相信它也將永遠流傳於世世代代。-稀客 .(背景音樂:戲鳯 男女自唱:稀客
戀戀黃梅調
從小受母親的影響,對黃梅調也是情有獨鍾,我的母親什麼電影都不愛看,偏愛黃梅調電影.她是瘋狂的凌波迷,凌波主演的片子,每部必看,看完還不過癮,一定要買電影原聲唱片回來,一放再放,不斷地回味.
黃梅調電影全盛時期,拍片馬不停蹄,產量驚人,我母親可樂了,天天沉浸在電影情節的喜怒哀樂中,連隨手的塗鴉都是電影裡的人物;不僅母親大人,在當時,許多人正是如此對黃梅調電影癡狂著迷。
在長達十年的黃梅調風潮中,一共出產五十多部黃梅調電影,但最膾炙人口的幾部仍集中在"梁山伯與祝英台"緊銜的前後年間。黃梅調第一片-貂蟬是大導演李翰祥初試啼聲之作,一推出即大受歡迎,首開風氣!第二年江山美人上映,則更上層樓,奪得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然而真正達到巔峰的是李翰祥第四部黃梅調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不僅大賣,連映加映,遲遲下不了檔,還連奪金馬獎,亞洲影展等多項大獎。看來"四"還真是強棒呢!
但在梁祝之後,影壇接踵發生異事,黃梅調女王林黛自殞,影迷最愛的古典美人樂蒂離世,如日中天的梁兄哥凌波嫁作人婦,以及黃梅調大師導演李翰祥自立門戶,物換星移之下,黃梅調片漸趨勢微,最終隱没於新興武俠風潮之後。
黃梅調電影的興起,形成男女明星間,陰盛陽衰的現象。黃梅調片本較抒情古典,通常以女性角色為主,男演員似乎都是陪襯性質,加上凌波反串普受歡迎,更讓男演員苦無發揮之地。也因為如此,一九六零年代整個黃梅電影潮間,也是女明星當道的黃金時期,林黛、樂蒂、李麗華、凌波等,都是此時閃耀的巨星。
黃梅調電影的大盛連帶也讓電影黃梅調插曲風行一時,有些至今仍傳唱不輟。然而大部份為人所耳熟能詳的曲子,卻是集中在"梁山伯與祝英台"與"江山美人"二片當中。江山美人裡的"扮皇帝","戲鳯"人人朗朗上口,尤其是"戲鳯",詞曲均俏皮動人,最受歡迎,歷久不衰,堪居黃梅調流行曲之首。
而梁山伯與祝英台則更為人驚嘆了,全片用了大量的插曲及串場合聲,不論配樂,合聲,男女主角的對唱,曲曲動人,支支動聽。梁祝的全片插曲多達二三十首,每首都是上乘之作,不論編曲與填詞,都深蘊古典文化之美,無怪乎能得到金馬獎最佳電影音樂獎。梁祝音樂的成功,也是造就電影轟動的原因之一。而幕後擔綱詞曲的二位大師李雋青與周藍萍,實功不可没。
李雋青博學且有著深厚的國學底子,所作之詞往往流洩其博古貫今的學涵,及古文詩賦的造詣,是當代首席的作詞家。他曾為近百部的電影插曲填詞,也包括少部份的黃梅調電影,但他所參與的幾部黃梅調片,均是賣座強片,包括貂蟬、江山美人、梁山伯與祝英台、花木蘭等。相信看過江山美人及梁祝的人,對這二片插曲的歌詞印象應該十分深刻。尤其梁祝的詞曲份量相當重,幾乎佔了全片的三分之二,李雋青巧妙地將各式對白皆化作一句句辭美同韻的黃梅調曲,難怪有人感念,看完梁祝後,不知不覺連談吐也變優雅了。
周藍萍也是一代作曲大家,細看台灣一些經典雋永的老歌,不難發現多為周藍萍之作。周藍萍不僅擅長作曲編曲,也親任樂團指揮,梁祝一片裡有不少氣勢磅薄的管弦樂團演奏,所以音樂的展現比其它的黃梅調片要來得豐富,周藍萍細膩的編曲,或急或許,或樂或悲,每一絲樂音都成功地牽引著觀眾的心緒,隨其迴蕩起伏。他的匠心獨運,使梁祝裡的每首插曲都像注入靈魂般,生動流轉於電影屏幕內外,即使跳脫電影,那些插曲依舊能跨越時空,至今傳唱不歇。
黃梅調電影鼎盛時期,女星也成為主流,由於邵氏公司所拍的黃梅調最賣座,旗下的女星也順理成章光耀影壇,林黛、樂蒂、凌波,各具頭銜,分領風騒,林黛人稱黃梅調女王,早期的黃梅調,的確由她獨霸。樂蒂是公認的古典美人,她的氣質堪稱任何一位古代美女,所以是詮釋黃梅調片溫婉女子的不二人選。凌波是突然竄紅的,她和前二者不同之處在於,她雖是女性,卻以反串角色迷倒眾生。
然而凌波的橫空出線,對林黛及樂蒂的聲勢造成不少的衝擊,原本梁祝一片是以祝英台為主軸,樂蒂是唯一的主角。但沒想到當時默默無聞,臨馬上陣的凌波竟將所飾的梁兄哥,強烈展現出風度翩翩,溫文儒雅的君子之風,加上凌波親唱黃梅調插曲,韻味和以往由男歌者幕後代唱,大不相同。銀光幕上的梁兄哥,一舉一投足都讓人為之沉醉,瞬間擄獲萬千影迷的心。凌波把梁山伯演繹得太好了,意外成了梁祝裡的主角,祝英台反而變成了次要。大批影迷瘋狂進戲院看梁祝,也大多衝著梁兄哥而來。而觀眾看黃梅調似乎也變成非凌波不看。
談到黃梅調電影,除了邵氏三金釵外,不能不提李翰祥導演。因為李導演是港台黃梅調電影的先驅,也是黃梅調電影導演中的第一把交椅。李翰祥為藝術本科生,特長於電影美學,是故導演起著重華麗佈景及古典視覺的黃梅調片時,總能適切發揮。貂蟬是他的投石之作,江山美人益臻成熟,到了梁山伯與祝英台,則是攀上巔峰,不論聲光景物人,均至真善美境界。雖然趕拍成片的梁祝,不乏部份時空及劇情矛盾之處,但瑕不掩瑜,無損其藝術價值。史上幾部叫好叫座的黃梅調電影均系出李門,所以稱其為"黃梅調電影大師"一點都不為過。
從民國五十二年第一部黃梅調電影問世起,黃梅調電影走過風光,走過低潮,最終走進歷史的迴廊,雖然黃金時期僅五六年,但已在台灣的電影史上留下不朽的地位,因為黃梅調電影改變了人們對電影制式格局的觀念,原來電影也可以呈現精緻的美感,這在後來的武俠片,可以看出影響。爾後電影的發展,更加多元;然而,黃梅調也離人們愈來愈遠,即使後來有同名片重拍,但都呈現新時代的元素,再也沒有古典黃梅調的影子了。
時代不斷在前進,許多事物都難以重現,衹能成為追憶。黃梅調電影亦是如此,當年開創黃梅片江山的英雄巨星們,除了凌波偶爾登台重現梁兄哥風采外,餘多作古。而值得慶幸的是,過去那些經典黃梅調片,透過還原科技,不僅重現原片的色澤,也讓電影原聲帶清晰地保存下來。
黃梅調片是許多老一輩人珍貴的青春記憶,哼唱黃梅調卻不是老一輩的專利,相信即使再過數十或數百年頭,歌壇裡的流行曲一波換過一波,戲鳯,訪英台等經典黃梅調曲,依舊詠唱不朽,它不再是一個插曲,而是文化發展的一個標記,相信它也將永遠流傳於世世代代。
-稀客 .(背景音樂:戲鳯 男女自唱: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