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22 11:39:38| 人氣2,10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陳譽齡鋼琴獨奏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位老師我一定要介紹,她是我在暑假前每個星期六固定去上課的其中一位老師。她是一位音樂治療師,也是一位演奏家。擁有雙碩士學位的她原可在美國輕鬆的就可以有工作做,但她放棄在美工作的機會,選擇了回台灣為台灣的人民服務。
曾獲堪薩斯市交響樂團residence指揮Timothy Hankewich盛讚「演奏非常細膩,且具有豐富音樂性」的鋼琴家陳譽齡,不只擁有精湛的琴藝,更是一位擁有美國(國家)音樂治療師證照委員會檢定合格之專業音樂治療師(Music Therapist-Board Certified)。獲選為Pi Kappa Lambda榮譽協會會員的她,返國後便致力於推廣「音樂治療」。除了在長庚紀念醫院復健科從事音樂治療臨床工作,更多次受邀擔任音樂治療演講與工作坊的講師,在音樂治療方面,有十分卓越的研究及論文發表。為了喚起國內大眾對於「音樂治療」領域有更多的注意,他即將在今年的7月份於台北、桃園舉行兩場鋼琴獨奏會,並將音樂會的收益,捐贈給「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音樂治療基金」。希望能透過她的音樂會,凝聚愛樂者的心,並將這股力量,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兒童。
以下的文是取自【大紀元3月21日訊】自由時報
http://www.epochtimes.com/b5/5/3/21/n858752.htm
是陳老師將她的治療經驗寫出一篇文章。

兒童音樂治療 快樂中學習

文╱陳譽齡
 小宇是一個溫柔的六歲小男孩,第一次來上音樂治療課。在和治療師玩響板手夾手的遊戲時,露出靦腆的笑容,真是人見人愛。他因為發展性語言遲緩和注意力缺乏的問題,被轉介接受音樂治療。
經過評估之後發現,小宇的聽覺敏銳度、聽辨力、聽知覺的仿做能力和小動作的控制力都很不錯,需要加強的則是視覺注意力、主動性和自信心。

 利用「看譜演奏」的概念,音樂治療師為小宇設計了需要視覺和動作整合的治療活動,包括看不同的顏色敲旋律鐘、看節奏卡擊鼓,和讀數字敲音磚等。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一步一步拉長小宇專心注意的時間。利用小宇聽覺的優勢,演奏樂器的同時立即給予聲音的回饋,不僅帶給小宇正向增強,也幫助小宇自我修正,更是一項整合聽覺、視覺、動作三種感官的訓練。

 在治療的過程中,音樂治療師要掌握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要隨時觀察小宇的反應,並根據其反應調整治療內容。一方面藉由增加困難度,逐步增加他的挫折忍耐力;必要時,則要減低難度,或是變化表現方式,讓小宇不因為挫折感而分心,或失去興趣。

 小宇的媽媽說,現在小宇變得很活潑,每天都很快樂,常會主動和媽媽玩起自創的音樂遊戲。他就像是一個聲音的探險家,常觀察身邊的生活環境,找到任何能發出聲音的物件,就哼哼唱唱、敲敲打打。

 音樂豐富了小宇的聽覺經驗,更幫助他更有自信的去認識這個世界。

 動機是學習的開始,沒有比好玩多變化的音樂活動,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音樂治療師和小宇都很期待每次的上課,因為小宇還有許多未知的潛力等著開發,還要一起吹吹直笛,訓練小宇的口部肌肉控制;一起玩玩鋼琴,進一步提升小宇視覺注意力的廣度。孩子不會永遠是小蝸牛,或許音樂治療就是打開學習之窗的那根魔法棒!
(本文作者為長庚紀念醫院桃園分院復健科音樂治療師 )

(http://www.dajiyuan.com)
3/21/2005 2:03:14 AM
以下的文取自醫學報導
http://www.cgmh.org.tw/new1/200512/4_1.htm


「唱快」的銀髮人生——談銀髮族的音樂治療

桃園分院復健科音樂治療師 陳譽齡

桃園分院二樓成人復健區,一如往常的,穿梭著前來做復健治療的阿公阿嬤和他們的照顧者,而轉角處的一對母子吸引了我的目光,兒子正對著罹患中風的媽媽輕唱著「茉莉花」,好一幅溫馨的畫面。趁著治療課的空檔,我邀請這對母子進入音樂治療室,在現場的鋼琴伴奏下,我們又一連唱了「望春風」、「四季紅」等等媽媽熟悉的歌曲,媽媽的心情似乎有些激動,兒子說應該是鋼琴的聲音讓媽媽想起了曾經在合唱團裡的快樂時光。兒子高興地發現,媽媽生病後就不大願意說話,但是在歌曲的引導下,媽媽很自然的就開口了。媽媽不僅表現了美好的歌聲,還可以正確回答歌名,並主動表達想再唱一次的意願,我們也試著討論歌曲的內容,讓她發表意見,有時媽媽也會拿著手搖鈴跟著節奏拍打,兒子說希望待會上語言治療課的時候,媽媽能有一個好心情。

 隨著科技的進步,醫藥的發達,人們已經從關心自己壽命的增加,到想要追求一個有品質、有尊嚴的晚年生活。於是,音樂治療在銀髮族的健康管理上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利用聆聽、歌唱、詞曲討論、樂器敲奏、律動、欣賞、即興創作,和音樂紓壓等方式,音樂治療關心的是年長者生理、心理、甚至是靈性上各個層面的提昇。此外,在復健醫療團隊裡加入音樂治療,不僅能增加年長者參與復健的動機,增進復健的功效,尤其音樂治療對於年長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能讓艱辛的復健過程變得較為人性而有趣。

 銀髮族的音樂治療包括以下功能

 音樂治療超越限制:音樂治療強調其幫助的對象是人,也就是從人本的角度出發,關心個體的整體健康,而不單著眼在一個人的疾病上。因此,音樂治療不只是看個體缺少什麼,更重要的是從個體擁有的優勢去開發。有些年長者可能因為身體機能的退化,逐漸無法負荷一些樂器的重量,但是肢體的限制並不會阻礙他們參與音樂活動,因為他們可以歌唱,可以欣賞,可以創作,不僅在音樂活動中繼續發揮所長,同時也轉移他們對自己肢體限制或病痛的注意力。同樣的,年長者即使認知功能出現障礙,例如失智或失憶,但在音樂治療的臨床研究發現,「規律的擊鼓」是末期阿茲海默症患者極少數能主動完成並具有意義的活動之一。

 音樂治療改善口語溝通能力:音樂治療對於失語症可以運用旋律式音調治療法(Melodic Intonation Therapy)、音樂性質的語言刺激(Musical Speech Stimulation)、及節奏式的語言提示(Rhythmic Speech Cueing) 等技巧,基於大腦可塑性模式,利用病患未受損之司音樂功能的右腦,帶動司語言功能左腦的復健。這些技術可以誘發失語症患者自主性的語言,並修正其說話不流暢等情形。

 音樂治療幫助正面情緒引導:音樂治療的研究顯示,聲音的刺激會先傳導至大腦掌管人類情感的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再傳至主管認知,執行決策的大腦皮質。因此,音樂對於人的情緒影響是很直接的,可以利用音樂來引導個體的正向情緒。

 音樂治療激發生活動機:年長者們最常抱怨的一句話,就是說自己老了,沒用了。用這樣的心態去面對人生,容易導致憂鬱和失去生活的動機。尤其對應年輕時的意氣風發,更是失去自信。隨著身心功能的退化,有時甚至連日常生活起居都需要幫助,年長者有時也難有自己選擇的機會,如吃什麼,什麼時候睡覺等等,減少了自主的權力。因此,在音樂治療中,我們很重視的是給予年長者們很多自己做決定的機會,這包括了要不要參加活動,要敲什麼樂器,要唱哪首歌等等。

 音樂治療促進人際互動:人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都希望生活中有一份歸屬感。而年長者由於受限於行動的自由,尤其容易覺得孤獨。音樂是每個人都擁有的共同經驗,有了同樣的歌曲記憶,年長者們很容易能融入一個團體的氣氛中。音樂合奏也創造了一個自然的互動環境,在你敲我唱,你舞我伴的情境下,感受到關懷和支持,獲得歸屬感。

 還記得小時候,母親把我們抱在懷裡輕哼著搖籃曲時,那種被愛而溫暖的感覺嗎?當我們的父母,或是我們自己逐漸年老時,何不讓我們同樣的用音樂來彩繪我們的人生晚霞,在音樂的陪伴下,擁有一個身心健康、快樂、富足的「唱快」人生!

台長: 愛夢想的女孩
人氣(2,10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演出節目 |
此分類下一篇:2007朱宗慶打擊樂團兒童音樂會【豆莢寶寶的淘氣旅行箱】
此分類上一篇:2007故鄉親子名曲音樂會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