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解讀〕
睡得好不好,其實有主觀感受與客觀意義,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李信謙指出,目前睡眠醫學的客觀檢測仍有些局限,因此患者對睡眠的主觀感覺在睡眠的評估上仍很受到重視。
李信謙指出,所謂「睡眠障礙」,除了入睡困難、睡眠中斷、過早醒來等之外,在主觀上對於總是睡不飽的感覺,也是很重要的評估指標。睡不飽的檢測,有人會以深度腦波等來測量,但仍無法完全解釋臨床症狀,目前仍未確定生理上哪一個指標能反應出睡不飽的機制與問題。所以何謂好的睡眠?睡多久才算足夠?全都因人而異。有研究以人類的壽命來統計,發現平均每天睡眠大約6~8小時的人,壽命最長。但針對此一發現的解釋仍有許多爭議,且是否每天睡得足夠就能活得最久,也沒有定論。
<自我評估1>
李信謙表示,如果每天都覺得睡不飽,但是不是真的沒睡飽,可評估下列問題:
1. 周一到周五都覺得沒睡飽,白天昏昏欲睡,但一到假日睡足了就覺得精神很好,那可能平時真的睡得不夠。
2. 睡眠周期是否一直被干擾而中斷,或者想睡的時間卻不能睡覺,例如晚上該睡覺了卻得熬夜工作。
3. 是否有嗜睡症狀,很多疾病都可能以嗜睡症狀來表現,所以要多加注意。
4. 睡眠史,通常一個人從青少年到60歲所需的睡眠大致相同,之後才會逐漸減少(但仍因人而異),如果從每天睡8小時突然必須降到5個小時,可能會覺得不足;另外,每個人所需的睡眠時間,也與家族史有關,如果全家人都是長睡型的,所需的睡眠可能就會比較長。
<自我評估2>
美國史丹佛大學睡眠醫學中心研究員、新光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江秉穎指出,如果懷疑有嗜睡的問題,可先做日間嗜睡自我評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ore, ESS),了解自己白天打瞌睡的情況是否嚴重。
※日間嗜睡自評量表
說明:請根據最近一段期間的生活常態來評量,在下列場合中可能會打瞌睡或睡著(不單是覺得累)的頻率為何,圈選出各種情境中最適合你的數字;假使最近沒有經歷這些情境,請試著推想有這些情況時會如何。
0=從不曾打瞌睡 1=偶爾會打瞌睡(大都能維持清醒)2=很可能打瞌睡(大半)3=經常會打瞌睡(很少能維持清醒)
1. 坐著閱讀時 0 1 2 3
2. 看電視時 0 1 2 3
3. 在公眾場合安靜坐著(如在戲院或會議) 0 1 2 3
4. 坐車連續超過1小時(不包含自己開車)0 1 2 3
5. 在下午躺下休息時 0 1 2 3
6. 坐著與人交談時0 1 2 3
7. 午餐後安靜坐著時(沒有喝酒的情況下)0 1 2 3
8. 在車子裡交通停頓幾分鐘時0 1 2 3
總分:
說明:8分以下為正常,8~10分是灰色地帶,10~12分是輕微嗜睡,12分以上是嗜睡。
<就醫檢測>
李信謙表示,除了睡眠自我評估、日間嗜睡自評量表等之外,最好也就醫檢查,可做必須整夜睡在睡眠生理實驗室進行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藉助精密的電生理儀器,在睡夢中連續監看、記錄受檢者身體的神經、呼吸、運動、口腔、消化、心臟血管等系統的運作,找出睡眠期間身體的各個系統是否發生功能異常,尋找出發生障礙的真正原因。
此外,還可做白天進行的「多次睡眠潛時檢測」(MSLT),看患者在安靜的環境下入睡的傾向;或睡眠維持清醒度測試(MWT),看患者維持清醒的能力如何。若真有猝睡或嗜睡症等,可及早藥物治療,並避免從事開車等危險性的工作,及後續可能引發的問題。
至於生理時鐘異常的人,江秉穎說,檢測時可用一種戴在手上有如手錶的24小時記錄儀Actigraphy,來記錄24小時晝夜變化以及清醒與睡著的時間,看看睡眠相位是否異常、及睡眠的狀況;睡眠日誌也是重要的參考依據,但小心不要反而形成睡眠的壓力。如果要調節生理時鐘,可以就醫以光照治療、褪黑激素或安眠藥等的藥物輔助來改善。
〔中醫解讀〕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睡不飽也有改善的方法。長庚醫院中醫內科部主任楊賢鴻指出,在人體五臟六腑中,肝及心與睡眠比較有關,而不同的臨床症狀代表了不同的病因,必須用不同的藥物來改善。
楊賢鴻表示,不同的病因造成不同的睡眠型態,其間有很大的差異。例如:
<肝火旺>
容易有脾氣不好、煩躁、耳鳴、口乾、口苦、頭痛等症狀,並導致睡眠困擾,可用龍膽瀉肝湯來改善。
<心氣虛或心血不足>
容易緊張、憂鬱、對事物提不起勁兒、體力不好、精神差,且有睡不飽、睡覺時想東想西等睡眠障礙,可用天王補心丹來治療。
<有睡不飽、睡不好等症狀>
如果是年紀較大的女性,且還有貧血等的患者,可用歸脾湯來改善;如果有胸口悶、肝氣不順等症狀者,可用柴胡疏肝湯來治療;如果伴隨有心悸問題,則可用炙甘草湯來改善。
不過楊賢鴻表示,在睡眠困擾的背後,常有不同的壓力存在,如果是可見的壓力,例如生活上或工作上的壓力,可以想辦法避開或改善;但有些壓力是自己沒有感覺卻實際存在,甚至影響生活及睡眠的,就得把它找出來並設法避免及放鬆。他說,放鬆的方法每個人都不同,有些人可用音樂來放鬆、有些人可用緩和運動、靜坐、太極拳等,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去開發出屬於自己的放鬆方式。
不過,楊賢鴻說,作息正常是改善睡眠障礙最重要的一環,有些人熬夜成了習慣,白天睡得再多還是會覺得疲累,因為夜間11點至午夜1點,氣的運行在膽經,午夜1點至3點則走肝經,肝與睡眠有關,肝膽互為表裡,膽氣不足則人易恐懼、沒有自信並影響睡眠品質,因此建議最好在夜間12點以前一定要入睡,才不會白天總是精神不濟。改善了生活作息,再依體質搭配藥物,就能使白天神清氣爽、精神奕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