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
只要孩子看得見媽媽或爸爸,就叫做陪伴的誤解。
但所謂親子陪伴,應是隨時關照孩子內心的需求。
這種普遍教養者的迷思,應盡快改善。
自從遷居至一個小鎮後,我便拒絕購買電視頻道。
因為通常有質感的節目都在半夜播出,
由於正是睡眠時間,曾經在看與不看之間做拉鋸戰,
最後以健康為考量,只能放棄午夜的好節目。
現在若需要資訊,我就會選擇聆聽收音機的廣播節目。
聽廣播節目的好處是不浪費時間,
而且可以邊聽邊完成手上的事。
若聽到不錯的資訊,我會趕緊拿紙筆抄寫下來,
輕鬆地為自己增添常識。
由於沒有電視的聲光干擾,
反而能夠專心聆聽專家的說法,
長期下來我累積了不少思考的材料。
相反的,如果選擇看電視節目,
可就要杵在椅子上,任演出的節目內容耍弄著。
嚴格來說,台灣電視節目的製作,
普遍而言是不負責任的,取巧不經大腦的。
大部分的節目毫無深度可言。
怎會有人願意把黃金時間,像是著了魔似的,
被一群不長進的節目製作,牽著鼻子走呢?
卻不利用可貴的時間,
去做增進親情的活動或投資個人的身心成長計畫,
例如,閱讀、聽音樂、一起品茗等等。
走筆至此,忽然記起一天,我漫步在這小鎮上。
走在一排排的屋簷下,看見了這個有趣的畫面。
一個家庭在堆滿物品亂糟糟的客廳裡,
五個人並肩坐在靠牆的沙發上,
整齊劃一的動作引起我的注意。
他們每個人身體動都不動的,手端著碗扒飯吃。
眼睛全都注視著對牆的電視機,不論大人或小孩,
他們一致的動作讓我十分驚訝。
一位名廣播節目主持人說得好:
「觀察一個人的生命層次,就看晚上八點,他在忙什麼。」
在這個電視與電影的時代,大家幾乎都失去了讀書的習慣。
不閱讀,就學的學生作文能力自然低落。
不閱讀,造成社會人士不思考。
法國哲學家伏爾泰說:
「讀書多而思考少,你會覺得自己懂得很多;
讀書多而思考也多,你會清楚看到自己,其實懂得很少。」
台灣不讀書的人口眾多,
若延伸伏爾泰的說法,是既不閱讀又不思考,
怪不得滿街都是「自以為是」的物質追求者。
我親眼看見一個年輕媽媽,
下班把女兒接回家後,便盯著電視的連續劇。
就像女兒不存在似的,任憑她喧鬧。
女兒難得與母親相處在一起,
回到家當然希望媽媽是她一個人的。
「媽媽,我要吃糖。」小女孩吵著要吃糖,
但是兩眼直盯電視節目的媽媽,
聽不見也沒有理會女兒的吵鬧,
小女孩就自顧著打開糖罐,沒有限制的享受零食。
這一幕真人真事的演出,說明一般人認為,
只要孩子看得見媽媽或爸爸,就叫做陪伴的誤解。
所謂親子陪伴,應是隨時關照孩子內心的需求。
這種普遍教養者的迷思,應盡快改善。
許多父母抱怨,孩子長大後不願意與我們說話。
其實是做父母的,在他們還小的時候,
率先示範了不跟孩子說話的樣子。
生活裡可以與孩子對談的話題很多,但不一定要扯上電視。
電視時間太多,吸取一些膚淺而虛假的人生百態,
會使孩子弄不清人生價值的真諦。
有質感的親子互動,應該是利用輕鬆的時間,
陪他們天馬行空地胡言亂語。
生活創意,就是從這裡開始培養。
我喜歡安東.艾伯特這位十九世紀的畫家,
描繪「晚安故事」的一幅畫。
畫中一位母親擁著一雙兒女,躺在床上一起閱讀。
男孩表情非常開心地,專注的看著刊物。
小女兒則依偎在母親的懷裡,享受著母親身體的溫度,
這溫暖是一種被愛的感覺。
閱讀習慣是培養出來的,如果生活中常出現,
如「晚安故事」畫中的寫景,
相信能夠造就出一個生命有安全感又愛閱讀的孩子。
十二歲以前的孩子,特別要陪伴他們閱讀。
孩子也許喜歡反覆聽一樣的故事,
此時聰明的父母應該如何面對?
在此提供一個方法,可以試著玩故事。
藉著他們關注的或喜歡的角度,
輪流扮演故事裡的角色,陪他們玩不一樣的遊戲。
在有趣的互動過程,以及多變的故事情節中,
趁機討論彼此的心得。
如此的互動,不但能增加孩子的創意,
也是最好的心靈交流時刻。
舉一個實例,
幾位家長希望我能協助他們,檢測孩子的壓力來源。
這些孩子的父母大都是海外歸國學人,
表面上十分乖巧的孩子,對於教養者的要求從不敢有二言。
我觀察到屬於高知識分子的教養者,
對孩子的態度通常也採取高壓策略。
說、演故事是我常用來探索孩子壓力來源的工具。
前半段時間我與孩子們共讀一本童話故事,
爾後一起聽同樣的音樂故事。
大家都熟悉內容後,我開始為遊戲甄選角色。
「誰要演野狼?」「老師選我、我、我……」
每個人都搶著演這個角色。
我們玩了兩回一樣的故事遊戲,
接下來的心得分享時間,是遊戲後重要的探索。
於是我問了兩位小朋友,一位年紀小但個頭高大,
性格憨厚樣子老實的小福,
另一位是長得斯文皮膚白皙,才小學一年級的男孩。
我問他們為什麼要選擇野狼來演?
小福說:「因為野狼被抓後可以休息睡覺。」
探詢結果原來他每天放學後,必須十全大補,疲累於補習班的奔波。
那斯文的男孩,以極度激動的手勢與聲音回答我,
他說:「因為野狼可以生氣、罵人、說髒話。」
原來孩子的母親,平日動不動就修正他的行為舉止,
並限制孩子不准那樣不准這樣。他們在旁的母親個個表情失色。
乖孩子不如聰明的孩子。不吭氣,
是孩子情緒受到壓抑的表現,
也是為了扮演父母心中想要的乖孩子形象。
聰明孩子必須學會說話,才不致像那一位斯文男孩,
突如其來歇斯底里的情緒。
當然事後與家長協談,他們願意為自己的孩子,
調整平時的教養態度與觀念。
演故事可以帶出孩子的真實情緒,老師與家長應經常善用。
孩子的成長記憶,是依靠生活點滴的經驗累積而成。
因此陪伴閱讀時,不能用敷衍草率的態度,
隨性唸一本故事就算了。
常有故事媽媽,喜歡在說故事的時候,
趁機為孩子說明人生大道理。
孩子生活經驗不足,無須向他們說教。
太早說道理,只會徒增孩子一連串的「為什麼」。
所以說故事唯一要做的就是,以孩子簡單的心靈高度,
來交換彼此的閱讀心得就可以了。
閱讀可以培養思考能力,思考可以增加判斷事物的能力,
而人生價值的選擇,就必須依靠思考後的判斷。
閱讀與人生有著密切的關係,
讓孩子從小就喜歡閱讀吧!
教養小撇步
乖孩子不如聰明的孩子。
不吭氣的孩子,是情緒受到壓抑的表現,
也是為了扮演父母心中想要的乖孩子形象。
【聯合新聞網/本文摘錄自寶瓶文化「做到的爸媽請舉手」】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223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