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1-08 10:05:19 | 人氣25|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孩子最怕家長說的十句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專家認為,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

他們希望得到支援和理解。

每一句鼓勵的話語都會使孩子信心倍增,

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

足可以使他們的尊嚴受到極大的傷害。

輕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

對他們的能力表示懷疑,是非常可怕的,

“傻、呆、笨、壞”,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嚴厲的判決,

無情地將他們變成了一個家庭或學校的“另類”,

在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的同時,

他們的心靈世界也會變得一片灰暗。

孩子最害怕家長說以下的話:

 

◎ 最怕語錄之1 “傻瓜、沒用的東西。”

◎ 錯誤之處

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用難聽的話語數落孩子。

◎ 這樣做的壞處

智力再愚鈍的孩子也能體會出這類話包含的“惡意”,

心靈會受到莫大的傷害。

此外,尚年幼的孩子還可能信以為真而自暴自棄,

最後喪失自尊自信。

◎該怎麼做

不論孩子再怎麼不對,事情再怎麼完成得不好,

也絕不能貶低孩子的人格,用侮辱性的話語數落孩子。

孩子犯錯誤不要緊,

重要的是讓他記住犯錯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

同時,這是建立孩子自信的好時機,

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最怕語錄之2  “你簡直是個廢物。”

◎ 錯誤之處

同樣是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讓孩子自信降到最低點。

◎ 這樣做的壞處

智力再愚鈍的孩子也能體會出這類話包含的“惡意”,

心靈會受到莫大的傷害。

此外,尚年幼的孩子還可能信以為真而自暴自棄,

最後喪失自尊自信。

◎該怎麼做

當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

某些家長會大聲呵斥,“笨蛋!木腦瓜!”

這種做法會對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嚴重的傷害。

正確的做法是就事而不就人提出批評。

呵斥和嘲笑不是一個好家長應該拿來對待孩子的態度。

 

◎最怕語錄之3 “你可真行,竟能做出這種事情。”

◎ 錯誤之處

用一種諷刺和輕蔑的態度對待孩子,

讓孩子感覺父母的蔑視,容易造成自卑。

 

◎最怕語錄之4 “住嘴!你怎麼就是不聽話呢?”

◎ 錯誤之處

沒有冷靜下來,就用粗暴的語言對孩子發脾氣。

◎ 這樣做的壞處

孩子對人的情緒是十分敏感的。

因此,你發脾氣,也一定會影響到他的行為和情緒。

但是,他還弄不清,你為什麼發脾氣。

也就是說,在很多你發脾氣的時候,

他雖然停止了你所不期望的行為,

但他並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 該怎麼做

換個角度想想看

1、        你發火對孩子到底有沒有用?

有用。它阻止了孩子正在進行中的不良行為。

緊急時刻,你的一聲吼也許能夠讓孩子避開危險。

2、孩子除了感到害怕,還學到了什麼嗎?

是的,他學到了這樣幾點:

(1)除了他自己以外,還有別人存在,

別人也是有脾氣的。他要學著尊重別人。

(2)情急中,每個人都會發火。

(3)這種情緒表達有可能給彼此的關係帶來緊張的氣氛,

事後,父母往往會通過一定的行為來消除緊張,修復關係。

3、你發火對你自己到底有沒有用?

也有用。讓你積攢的情緒得到迅速的宣泄,

之後,你的頭腦很快會理智起來。

有不少父母,剛吼到一半,

就已經知道自己很過分了。

 

◎最怕語錄之5 “我說不行就是不行!”

◎ 錯誤之處

太過於嚴厲和專制,把話說死又不給理由,

讓孩子沒有還口的餘地。

◎ 該怎麼做

嚴格要求並不是什麼壞事,但凡事都有個“度”。

實際上,

老說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母親大多屬於完美主義者。

她們批評的“弦外之音”是:孩子呀,你還沒有盡力呢。

而家長的完美主義對孩子心理上的最大危害是:

漸漸剝奪了他們的自信。

要知道,孩子都需要以心理上不斷地作出自我肯定,

來獲取前進中必不可少的原動力。

有的時候家長意識不到自己的做法會讓孩子心裏多麼不快,

過於嚴厲的媽媽只是孩子最不歡迎的家長的一種。

 

◎最怕語錄之6 “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的便好了。”

◎ 錯誤之處

威脅恐嚇類言語。

類似的話還有“若不好好做作業我就關你禁閉”、

“你不乖就讓你去喂狼”等。

◎ 這樣做的壞處

這類虛張聲勢的威嚇和言過其實的表揚一樣,

同樣會讓孩子喪失對父母的親熱和信任。

◎該怎麼做

父母要取信于孩子,對孩子要講真話,講實話,

不要亂許願,承諾要兌現。

父母對孩子要寬容,要體諒。

要允許孩子有缺點,給孩子自省改過的空間。

這兩點能夠使父母在孩子心裏樹立起權威,

而又不讓孩子感到害怕。

 

◎最怕語錄之7 “求求你別在這樣做好嗎?”

◎ 錯誤之處

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對象進行溝通。

◎ 替代語言

“媽媽愛你,但媽媽不喜歡你這樣做。”

◎該怎麼做

身為父母,總免不了有時候會責備孩子。

這個時候,

最重要的是要將事情本身與做事情的人分開

——這樣,你的孩子會知道自己做了一件不好的事,

但這並不意味著自己是個不好的人。

在批評孩子的同時告訴他“媽媽愛你”,

這樣做也能提醒你自己,

批評孩子的目的是幫助他分清對錯,而不是處罰他。

如果能這樣想,

你也就更容易在孩子的錯誤面前保持冷靜了。

其實,同樣的意思,家長用不同的語言和口氣說出來,

就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最怕語錄之8 “你若考了一百分,我就給你買……”

◎ 錯誤之處

把孩子當作“彈簧”,

認為只有多給些壓力,才能迸發出更多的力量。

◎該怎麼做

把孩子當作“彈簧”,不是很妥當。

人都有惰性,適當的壓力有助於前進,

但壓力過度容易導致孩子失去信心,

甚至自暴自棄。

有些父母擔心表揚會讓孩子產生驕傲情緒,

認為嚴格要求更重要,

實際上對孩子任何一次進步及時給予讚揚

是十分必要的。

孩子特別反感家長對他說:

“你本來還能做得更好、考得更高……”。

 

◎最怕語錄之9 “你做這種事,真讓我傷心透了。”

◎ 錯誤之處

誇大自己的感受,以“威脅”孩子,

容易讓孩子產生負罪感。

◎ 該怎麼做

要讓孩子自信,

媽媽自己首先要表現得非常自信和堅強,

避免說一些模棱兩可的話,

或問其他的人“我這樣做可以嗎?”。

每位媽媽都應牢記,

孩子們總是那麼好學而又非常容易被感動,

他們期待媽媽的指導、鼓勵,

但他們更希望媽媽能相信自己的能力,

讓孩子建立自信心的關鍵在於媽媽。

 

◎最怕語錄之10 “你又做了錯事,簡直是壞透了。”

    錯誤之處

因為一件事沒做好,

就否定孩子的一切,貶低孩子的人格。

    類似表達方式

“你又把飲料弄潑了,你不會好好拿杯子嗎?

你怎麼就這麼笨?

    該怎麼做

這些會給他們帶來羞愧感,

孩子還會因此懼怕受到懲罰,

要知道學齡前兒童出現各種狀況是常見的事,

必須記住,孩子們不是故意要這樣做的。

(資料來自太平洋女性網 如有侵權請告知以便刪除)

 

 

 

台長: 若無
人氣(25)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悄悄話)
2010-01-08 17:58:1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