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沒教的事》表達與應對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
嗯,對呀…口語表達太「可愛」
詩人李進文有天接到某知名高中的學生來電:
「請問你是李進文嗎?」他心想:
「應該在別人的名字後面加個『先生』
或『老師』吧?」但還是答了「我是」。
高中生問他:「聽說你詩寫得還不錯,
我們想請你當評審。」聽到前半句,
李進文楞了一下。
讀名校未必懂禮貌
事後回想,詩人不禁笑了起來:
「你來邀我當評審,沒讀過我的詩,
也要有禮地裝一下嘛。」
表達尊重,該有更好的措辭。但他也納悶:
這麼好的學校教出來的孩子,
怎麼連基本的應對禮貌也不懂呢?
「五年級」世代的李進文回想,
在沒有手機、電子郵件的年代,
他和同學邀文壇前輩到校演講,總是戒慎恐懼,
「要先寫信,還要親自拜訪、確認」,
麻煩中卻多了儒雅餘韻。
「現在溝通方便了,語言禮節也省略了。」
懂得表達自己的意見,是公民素養的基礎;
合宜地說話與應對進退,拿捏分寸,由小學起。
在大學任教卅年的散文家廖玉蕙
在課堂上總是鼓勵學生發言,
去年開學第一堂課,她請一位學生說說對某文章的評析,
但他訥訥不能言,不論她怎麼引導、鼓勵,
同學推他、拱他,廖玉蕙形容,
這學生「東扭西扭,半個小時過去,
他就是說不出來。」
說話課學校沒這堂
臨下課前,她跟學生約法三章:
「下次上課,你第一個發言喔。」
結果,沒下次,這名學生退選了。
會說話,能如實、得體地表達自己,
在重視溝通、講究行銷的年代,已是重要競爭力;
但是,在我們的傳統文化及教育體制裡,
很少重視「說話」這一課。
在家,小孩子的美德是「有耳沒嘴(台語)」;
在學校,盛行的「紙筆考試」壓抑了許多基本能力,
包括起碼的口語表達、應對禮節。
學說服這都要訓練
「我都跟朋友說,你們以前在玩的時候,
我都在葡萄架下練演講呢。」
花旗銀行個人消費金融總經理管國霖日前建議社會新鮮人,
說和寫的能力是很多年輕人都缺乏的;
「在現代只會做事是不夠的,還要會包裝,
要能說服別人,這些都要訓練。」
美國不同機構的調查也顯示,
企業對大學畢業生最不滿意之處,
首推「極差的書寫及表達能力」。
廖玉蕙指出,
外國教育方式是鼓勵學生充分地表達自我,
說話、報告,是重要的訓練;
中國大陸年輕人的伶俐口才,早給世人深刻印象。
「跟對岸學生一比,
台灣學生說起話來真是太『可愛』了。」
無厘頭應對失準頭
她曾經規定,上台報告不能一直講「對啊,對啊」,
也不能拿「然後」當發語詞。
結果學生不斷笑場,少了這些口頭禪,話都說不順暢了。
經常在校園演講的學者洪蘭也感嘆,
「我們太少訓練孩子培養正確表達自我的能力了」,
她憂心,面對全球化、兩岸人才競爭,
「我們可能輸的,就在這點:
我們許多孩子說不出自己的想法,
也相對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影像媒介中成長的孩子,
說話或許多了「無厘頭」式的隨興與創意,
但應對的分寸卻失了準頭,
他們還在尋找適切的語言表達自己。
宅孩子難面對真實
教書卅年的廖玉蕙觀察,
「這一代的學生比起卅年前,當然活潑多了,
但是害羞、靦腆的學生仍占大多數」。
她揣測,現代孩子對電腦飛快打字,
真實情境中,話一出口,
無法 delete、也不能換個身分重來。
面對詢問,很多孩子成了「省話一哥」,
只會答「還好啊」、「沒有啊」,
這類「無可無不可」式的答話走天下。
即使是求職,面談主管問「對某某工作有興趣嗎?」
仍是:「還好。」
專家建議,不如回答「我的專長是xx,
但是任何領域我都願意試試看」。
後者的說詞就漂亮多了。
太直率得罪人不知
一位國立大學的教授說,研究助理常替他得罪人,
對邀稿或演講邀約,助理會直統統地回答:
「怎麼這麼晚才來約?」
「都快下班了,你不能明天再說嗎?」
不管對方是誰,就是「直率到底」。
直到有人 向 教授抱怨,他才知情。
教授感嘆:應對進退得從頭教起,
否則進了職場要吃大虧。
但是他也懷疑:說話的措辭、應對的分寸,
不是從小就該學到了嗎?
說話修鍊術
散文家廖玉蕙認為,懂得說話,
這是現代人必學的一門科際整合的課,
起碼包括:對環境的觀察、對人性的理解、
專業知識、自信、足夠的語彙、邏輯清楚;
還要用對方能懂的語言、能考量說了的後果。
多說
●從小可以培養:
父母可以讓小孩說一遍剛剛讀到的故事,
或者每天把今天高興的事有頭有尾地描述,就是很好的練習。
父母可以多反問:為什麼呢?練習思考與表達。
● 教室中練習:
給孩子發言的機會,互相討論;
不只是辯論、演講比賽的選手才必須學會表達。
多聽
●利用科技:
作家的有聲書、網路下載名人演講影片
(包括馬丁路德 金恩 博士的演講都有網站可原音重現)。
● 現場聽演講:
看名家的臨場反應與措辭。
廖玉蕙盛讚評論家王德威的演講,
若謄寫下來就是搖曳生姿的散文。
多充實自己
●專業素養:內容比技巧重要。
●了解聽你說話的人:用他們能接受的語言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