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02 10:11:18 | 人氣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人生三境界:忍界、持界、悟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人生三境界:忍界、持界、悟界

忍界

人生有很多事,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話,需要忍。

人生有很多氣,需要忍。人生有很多苦,需要忍。

人生有很多慾,需要忍。人生有很多情,需要忍。

忍是一種眼光,忍是一種胸懷,忍是一種領悟,

忍是一種人生的技巧,忍是一種規則的智慧。

忍有時是怯懦的表現,有時則完全是剛強的外衣。

忍有時是環境和機遇對人性的社會要求,

有時則是心靈深處對人性魔邪的一種自律。

學會忍,是人生的一種基本謀生課程。

懂得忍,遊走人生方容易得心應手。

當忍處,俯首躬耕,勤力勞作,無語自顯品質。

不當忍處,拍案而起,奔走呼號,剛烈激昂,自溢英豪之氣。

懂得忍,才會知道何為不忍。

只知道不忍的人,就象手舞木棒的孩子,

一直把自己揮舞得筋疲力盡,

卻不知道大多數的揮舞動作,

只是在不斷地浪費自己的體力而已。

有所忍,必有所不忍。

明忍,始易明不忍。

是故忍界其實也是不忍之界。

持界

人只有兩隻手,能抓多少東西?

抓住一樣東西,就意味著放棄了更多的東西。

放棄和失去,其實始終是人生的大局。

不要以為得到了什麽,

其實人時時刻刻都是在失去,

失去時間,失去生命,失去更多的財富,

失去更多的機會。

不要抓得太緊。抓得越緊,丟失的會越多。

持到手的,莫要沾沾自喜。

未持到手的,也莫要灰心喪氣。

生命的旅程太短,世間的精彩太多,

持有什麽,不持有什麽,

都不是人生過程的關鍵,關鍵是選擇。

選擇,是人生過程中最精彩也最具有誘惑的課題。

而持有,只是選擇之後的一種隨機或必然的結果。

當選擇的命題被完成之後,

所選擇事物的結果於個體的生命來說,

雖然影響可能很大,

但已不是生命的個體所能完全左右的了,

所以也就無足輕重了。

畢竟,那已經脫離了生命個體的願望軌道,

而進入了事物發展規律的軌道。

人生關鍵的課題是選擇,

但人生最難的卻是人要不停地選擇。

有時候剛完成一個選擇,又得進行另一個選擇。

有時在開頭選擇對了,在第二步卻可能選擇錯。

有時一直都做了適合自己的選擇,

到最後一個選擇前卻走到了另一條不適合自己的道上。

是故,持界不是講持有什麽,

而是講選擇什麽,放棄什麽。

正所謂: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

我們應該明確我們不需要什麽。

畢竟我們心的欲望太大,而我們的手太少。

只有學會放棄,才能更好地持有。

放棄才是人生的大學問。

持界其實更是一種棄界。

悟界

當火會燙手,被教給小孩子時,

仍然會有很多被燙得縮回去的動作

在歷史中不斷被重復。

而沒有被教給的東西,也有很多被小孩子所發現。

人的悟性,是一種神奇的事物。

不同的悟性,同樣的環境,

同一個事件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結果。

心鶩神遊,不可預知,奇妙無比。

眼睛,心靈,表現,

人生的過程其實是不斷悟的過程。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可見,悟是一直到生命結束都在不斷進行的。

悟界不是指教別人的做秀和個人英雄的自我表現,

而是不斷完善自我心智的內修。

悟界更是一種自省和自律。

悟界更多的本意,是為了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

但是首先要通過改造自我或者主觀世界,

然後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地更好地改造客觀世界。

是故悟界不單純是一種心智的活動,更是一種言行的活動。

悟界也是一種做界。

台長: 若無
人氣(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