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0-28 09:22:14 | 人氣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欲望 無形無色的隱沒於每一個起心動念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口述/ 楊蓓

文字整理/ 陳健瑜

欲望是什麼?無形無色不可捉摸,

卻在人的每一個起心動念裡。

欲望就像一面鏡子,

可以讓你看見自己在玩什麼把戲!

永遠覺得自己不夠好

欲望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人總認為自己不夠好。

將「不足」埋藏在心裡,比較就開始了。

為了讓自己更好,

我們會想去抓取財富、學位、榮耀等看得見的東西,

以為擁有得多,就可以證明自己夠好。

可是,當我有十塊錢,別人卻有十一元,

這個我仍會為了少了一元,回頭打擊自己:

「你看,我就是不夠好。」

於是,又墜入不夠好的惡性循環。

念小學的時候,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削鉛筆。

當時還沒有削鉛筆機,只能用刀片慢慢削,

一天大概需要用到三、四枝筆,

所以我的鉛筆盒也只有三、四枝筆。

可是班上有些同學的鉛筆盒一打開,

哇!滿滿的一盒,每枝筆都削得好美!

當時的我脫口而出:

「你有好多鉛筆,昨天晚上削了多久呀?」

「我一天才用幾枝筆而已,不用每天削啦!」

同學一面說,

一面細數每枝筆的圖案花色,我心裡很羨慕。

不過,隨即想到每晚得照顧這麼多筆,

恐怕太累了,就沒把想要說出口。

從這個小例子就可看得出來,

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滿盒的鉛筆不只是筆,也是自我價值的滿足。

意義已經不同。

人活著的基本需求,

如吃飽穿暖、有水用、有空氣呼吸;

說穿了不難,可是生活往往很複雜。

我經常問學生,如果三十元吃一餐,

怎樣讓自己吃飽?

「不能太貴的泡麵」、「大碗滷肉飯!」、「

兩個大饅頭?」臺下總響起一陣討論,

顯然很少面臨餐費短缺的抉擇。

我又問,一餐可花三百元,又會吃什麼?

「可以吃豪華小火鍋囉!」各式想法紛紛冒出來,

每一種都是吃得好一點。

吃好不只滿足需要,本身還夾帶著欲望,

當一個人吃一餐飯可以花三千元的時候,

他就可能選擇魚翅、鮑魚大餐;

除了彰顯「付得起」的能力外,

還包括一種自以為擁有的價值,

而這種認知讓他覺得自己比別人來得更好。

落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偏偏整個社會相當助長這樣的觀念,

在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殷盼下,

急著跟人比較、追求所謂的成功,

這些觀念很容易與看得見的「成就」結合;

當功成名就變成此生唯一的意義,人很容易迷失。

從19世紀末工業社會開始,科技慢慢發展,

到現在進入數位化的資訊時代,

科技發明不斷助長人類對於物質文明的需求,

所有的技術汰換得很快,不斷發出警語:

你不夠時尚、不夠新潮!

這種刺激與「我不夠好」的意識形態結合,

人的欲望變得無窮盡。

「手機有超過一支的,請舉手。」

有一次我在課堂上隨口問,結果那班四十八位同學,

超過2/3的人,身上帶有兩支以上手機。

「因為其中一支是最便宜的啊!」學生解釋。

我說:

「為什麼不能從頭到尾都用那支最便宜的呢?」

手機、電腦、時尚、名牌等,

都抓住人們害怕不夠好的恐懼,刺激更多的消費。

這就讓我想起女兒念高中時,

女孩子流行把瀏海梳成一片貼在額頭上,

上頭還別個夾子。

有天,女兒也這樣打扮,我實在看不慣,便說:

「以前老人家都告誡我們,

頭髮不要蓋住印堂,很晦暗。」她直接回我:

「我們班每個人都這樣啊,

如果我沒有跟她們一樣,才奇怪。」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來時尚就是這麼來的,

或許我不能比別人好,

但至少要跟別人一樣,不能落伍。

欲望無法獲得滿足,

在於人們對自己瞭解得不夠深入,

對於生命到底該何去何從這件事感覺迷惘,

也因為迷惘,只好跟著環境走。

譬如現在覺得雙眼皮、長睫毛才美,

那麼單眼皮的女孩就會思考,

是否也該去動刀,割雙眼皮以迎合大眾。

我很喜歡《心經》裡的一句話「遠離顛倒夢想」。

這個世界真的是顛倒夢想,今年年初有幾天特別冷,

鄰居牽狗出門散步,不僅替狗穿了衣服,

腳上還套了鞋,我當下傻眼,

如果狗穿鞋子成了習慣,以後牠沒鞋穿,

會不會不敢出門呢?

人類文明的改變,往往從微不足道的地方累積而來。

狗沒有自主性,因為牠被人豢養;

換一個角度看,人也被社會豢養,

我們的行為也常受制約;

例如,沒化妝不敢出門。就像鬼喜歡吃香灰,

其實是人只燒紙灰給鬼吃,

鬼沒別的可吃,只好吃灰,

於是香灰成為鬼唯一的糧食,便開始計較量的多寡,

當人間燒王船,整船整船送上,於是鬼界眾生興奮,

「唉呀,有大餐吃了。」

欲望的形成就像是替狗穿鞋、餵鬼吃灰一樣,

新的刺激一進來,就想要得更多,膨脹到最後,

我們不知如何回頭面對內心真正的需要。

我這個人活了大半輩子,到底想幹什麼?

我在佛教道場工作,發現很多人進入宗教,

都是在遭逢困境或者邁入中年之後。

那是因為人生走到一個階段,碰到了一些事情,

隱約可觸摸到心裡頭的不踏實。

前半生抓了這麼多東西,並沒有更快樂或更平安,

這時才會去想,到底什麼地方出了差錯?

現在很多人退休得早,一退休就開始遊山玩水,

想在人生後半段去追尋、補償前半生沒做到的事,

可是前面沒做到的,真的是自己想做的嗎?

其實也未必這麼清楚,可能過去忙碌時,

羨慕別人可以四處遊歷,

而這種想要也根植於比較之上。

如果我們能探索生命根本的意義,

去思考「我這個人活了這輩子,到底想幹什麼?」

也許會對自己的欲望有比較多的認識。

生命是怎麼一回事?

人即使面對死亡關口,仍會以在世時的擁有,

作為價值的證明,

包括頭銜、送葬隊伍或風水塔位等。

因此我很佩服聖嚴法師選擇的後世處理方式,

植存於土裡,找不到骨灰,化做春泥更護花。

我想這是對現代人的棒喝,不管你一生追求得再多,

最後也不過跟自然合一,不必為肉身作任何的眷戀,

重點在於為人間留下了什麼。

欲望其實是個頑皮的老朋友

對於人的存活,如果沒有深刻省思,

就容易隨波逐流,

而欲望貫穿人從生到死,

應當將欲望看成一面反思生命的鏡子。

人不可能沒有欲望,

光看你要跟欲望黏在一起,被它牽著走,

還是當成一面鏡子,去看它照出了什麼。

舉個例子,天氣熱的時候,

我最常有的掙扎是出門要搭公車或計程車。

早點出門,我就可以坐公車,節能減碳又省錢;

可是如果出門得晚,就只好坐計程車。

可是,夏天等車很辛苦,下車還得走路,

相對而言,小黃一招,舒適多了。

當我想搭計程車時,就會找理由說服自己,

「大熱天,計程車司機沒載到客人也挺辛苦。」

而有時節能減碳觀念戰勝的時候,

我又會給自己附加優惠,

「多走幾步路,流汗有助於新陳代謝,

對身體很好啊。」

總之,怎樣都有裡由,於是我見到自己的欲望;

人為了自己的舒服,合理化很多事,

這實在非常有趣。

一天當中這類事情層出不窮,欲望是人的好朋友,

只要不被它牽著鼻子跑,就會發現它非常調皮,

總想辦法捉弄你。

因此,我不會把欲望當成敵人,去壓抑或打擊它,

只會把它養得更壯大,

而是應該把它帶在身邊,看著、想著、認識它,

如此一來,生活多了許多樂趣。

在與欲望周旋、互動的過程中,

可以看見自己到底在玩什麼把戲。

面對欲望,不要急著去消滅或批判,

就像夢想與虛榮難以分辨,

也許你的夢想是虛榮養出來的,

就像你渴望蒐集各家設計師的作品、

想炫耀你的擁有,那是虛榮;

可是你也因此期許自己成為設計師,

而這又成為你的夢想。虛榮未必是一件壞事,

應該反思:「我為何這麼愛?自己究竟怎麼回事?」

培養出覺知能力,從中長出自主性,

才能擁有真的自由。

《張老師月刊》2010年10月號

 

台長: 若無
人氣(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