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3-14 08:47:15 | 人氣1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善用「水桶理論」搞定人際關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每個人都有副無形的水桶與水杓,

當我們舀水到別人桶裡,

就能為別人增添正面情緒,

能讓自己水桶裡的活水高漲,

裝滿活水的水桶,則讓人生如同滿溢的「福杯」。

-------------------

關於情緒有個「水桶理論」,

你如果能越早了解,你的人生越能產生許多美好的事。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無形的水桶,桶裡的水不斷增減,

端視別人如何對待我們;

裝滿水時令人心情愉快,乾涸見底則令人陷入沮喪。

每個人也都有一只無形的杓子,

當我們舀水到別人的水桶裡,

以言行為別人增添正面情緒,

也會讓自己的水位高一些;

如果用杓子去舀別人的水,

以言行損害別人的正面情緒,

自己桶裡的水也會減少。

裝滿水的水桶就如同滿溢的福杯,

讓人思想正向、充滿活力。

水桶裡的每一滴水都會讓人更堅強、更樂觀;

空空的水桶則會讓人思想悲觀、精神委靡、意志頹廢。

這也是為什麼被別人舀水是一種痛苦的經驗。

所以說,我們每一刻都面臨一個抉擇:

我們可以為彼此加水,也可以互相舀水。

我們的人際關係、生產力、健康狀況、

快樂與否都深受這個選擇影響。

要為自己與別人的生活增添正向情緒,

須培養為別人加水的習慣。

但光是知道還不夠。就像很多生活目標一樣,

你必須擬定具體實際的計畫將美意變成美事。

以下提供五種最能奏效的策略與秘訣。

秘訣1》避免從別人的水桶舀水

就好像儲蓄必須從減輕債務開始,

你必須先減少舀水,才能開始把水桶裝滿。

有一位朋友聽了水桶理論後,決定實際測試看看。

首先他須努力減少從別人的水桶舀水,

他想到養成一個簡單的習慣,就是每次與人互動時,

都自問是在為對方加水或從他的水桶舀水。

他告訴我們,剛開始確實不太習慣,

但一段時間後他發現真的很有用。

他警覺自己將要說出負面的話,

立刻停住或改口說出較正面的話,

漸漸讓自己和周遭的人都感覺較愉快。

請回想你最近與別人的互動,

你是否拿別人當取笑的對象?

或是觸碰別人的傷口?

或是直接指出別人做錯了什麼?

如果是的話,下次試著在腦中按下「暫停鍵」。

當你成功地減少舀水的習慣後,

不妨鼓勵周遭的人也這樣做。

你的同事或同學是否經常喜歡批評或嘲笑別人?

你是否注意到他們會聯合起來,集體舀別人的水?

下一次當你看到這種現象時,不要做沉默的旁觀者。

告訴對方,不必要的負面言行只會讓問題更惡化。

不過,有些習慣性負面表現的人就是無法改變,

不論你如何努力都沒有用。

這種人用的是長柄杓子,而且堅持要不停地舀水。

如果你的身體力行無法打動他們,

只好盡可能與之保持距離,以保自身身心安康。

當你開始刻意地減少舀水,

接下來可以為你的人際互動打分數,

藉此追蹤自己的進步情形。

想想看你的整體表現是正面或負面的,

然後在你的腦中記下「+」或「-」,

必要的話也可以寫下來

(www.bucketbook.com有樣本可供讀者參考),

並牢記與人互動的 「黃金比例」

——維持五比一的正負比例。

秘訣2》盡量凸顯事物的光明面

每一次互動你都有機會凸顯事物的光明面,

從而為別人的水桶加水。

一個朋友最近便發現了專注光明面的力量。

她原本對自己的婚姻很不滿意,

幾個星期來一直想辦法要改變丈夫。

她抱怨丈夫很少陪她,丈夫立刻為自己辯護。

於是她又提起其他讓她不滿意的地方,

希望他能改善,導致兩人之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

顯然妻子說出對丈夫的失望根本無濟於事,

她警悟到這一點,決定嘗試一個實驗:

開始注意他的優點和讓她喜歡的地方。

這樣做有效嗎?

她自己也有點懷疑,但反正試試看也沒什麼損失。

幾天後她先生回到家時心情明顯變好,

兩人的互動也增加了。

然後丈夫的關注與體貼漸漸裝滿她的水桶,

正如她採取較正面的態度後

也讓丈夫的水桶得到挹注。

但最出乎意料的是她發現自己變得比較快樂了,

因為現在她的眼光專注的是正面而不是負面的東西。

這也使她在與人互動時表現出正面的態度。

幾個星期後,

她與丈夫開始將這新發現的能量散播給朋友與同事。

絕不要低估為別人加水的長期影響。

正向情緒會創造「人際互動的連鎖效應」,

深遠的影響可能是你看不見的,

但真真確確在發生。

每當你為一個水桶加水時,都會讓某種能量動起來。

所以,當有人為你的水桶加水時,

儘管欣然接受,絕不要不加理會,輕忽這個人的好意。

你只要說一聲「謝謝」,

讓對方知道你很高興獲得稱許或認可,

就能反過來為對方的水桶加水,

然後你才能與更多人分享這個新得到的能量。

秘訣3》多結交「最好的朋友」

很多小學生對所屬的運動、啦啦隊、合唱團

或其他課外社團非常死忠,

雖然那些活動可能不是很符合自己的興趣。

既然沒有來自父母的壓力,

在社團裡的表現又不是很出色,為什麼還能維持死忠?

原因可能與有些人對公司不太滿意

卻仍一直待下去一樣——

因為裡面有他最好的朋友。

仔細想想,

多數人會加入並繼續待在一個團體或組織,

都是因為最好的朋友的關係。

根據我們對優良職場的研究發現,

工作上擁有「朋友」、「不錯的朋友」、

「親近的朋友」還不是那麼重要,

影響最大的是「最好的朋友」。

工作上擁有最好的朋友的人比較少受傷害,

顧客滿意度與生產力也都比較高。

「最好的朋友」一詞確實有排他的意味,

但並不表示你一定只能有一個非常親近的朋友,

我們甚至建議你在職場、家庭、社交圈裡

同時結交多位最好的朋友。

良好的人際關係可以大幅提高生命的滿意度。

心理學家迪納發現

「快樂的人通常都有高品質的社交關係。」

反之,孤獨的人較容易有心理上的問題。

〈第894期「商周書摘」〉

http://www.bliayad.org/articles/pages/0346.htm

 

台長: 若無
人氣(1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悄悄話)
2011-03-14 12:22:1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