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4-14 09:27:37 |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四念處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當代南傳佛教裡,

尤其是二十世紀的緬甸及泰國佛教,

四念處可以說是最被推崇與重視的禪法。

在今日許多的南傳佛教寺院、禪修中心裡,

四念處的修習為禪修者們的核心功課,

它甚至被宣稱為邁向解脫與涅槃的唯一道路

the sole/only way

另外,四念處作為原始佛教學修法

要三十七道品之一,相較於四正勤、

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而言,

其所獨具的特徵在於:

它是三十七道品中唯一被《尼柯耶》明確指出

實際禪修方法的項目。

換句話說,三十七道品中,

只有四念處明確地指出一位比丘

在實際生活中應該如何實踐禪修練習。

因此在學習佛教實踐方法,尤其是佛教禪修時,

對四念處禪修的練習可以說是必要且實際的。

念的對象包含整個人與他的全部經驗領域。

它們從身體與其功能延伸到感受,以及認知、

思想的過程與內容。有志於此方法者,

應在進到日常經驗領域時,

仍持續地修習經中提到的四種隨觀

或念的四個對象。

一、身隨觀

(一).入出息念

身隨觀從「入出息念」開始,

它是「念」的練習,

而非印度瑜珈「呼吸法」般「呼吸的練習」。

在佛教的修行中,

並無「屏息」或任何其他對呼吸的干涉。

只有對它的自然流動安靜的「單純觀察」,

以一種堅決與穩定,但輕鬆與安適的注意,

即不勉強或緊張,注意呼吸的長或短,

但不刻意去調節它。

呼吸一直與我們同在。

因此,我們可以也在日常工作的空閒時間

將注意力轉向它。

雖然我門也許無法做到這種練習的最高注意,

即使這種短暫與偶然的修習,

也能為顯而易見的幸福感、

自足快樂與安定奠定基礎。

這種心的喜悅情況,

以及注意力的敏銳與自然,

將隨著反覆練習而逐漸增長。

入出息念在「安定」身心不安

或煩躁是非常有效的。

它也是進一步到達初步專注與禪定的簡單方式,

被用來當作其他修行的前行,

或便依此方式而修行。

根續傳統,入出息念雖然主要是修止的主題——

導致禪那的業處,然而它也可用在修觀上。

因為在作為「單純注意」對象的呼吸中,

可清楚地觀察到無常之海鼓盪,它連續起伏。

入出息念

也將對身體真實本質的一般了解做出貢獻。

在呼吸明顯的短暫性中,我們認知身體的無常;

在沉重、短淺與緊張的呼吸中,

或在呼吸器官的疾病中,

我們開始覺知和身體相關的「苦」;

在現起為風大的呼吸中,

身體的本質受到無我過程的催化而益發明顯,

換言之,身體中「並無任何恆常的實體」。

某些器官的有效功能依賴呼吸,

反之,呼吸也依賴活的身體,

由此可看出身體的條件所制約的本質。

因此,入出息念有助於真正地了解身體,

並從這了解中離欲。

(二).身姿勢念

在人們例行生活中,

一般運用這個練習的首要目的,

是增加他對行、住、坐、臥時

瞬間身體行為的覺知。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一直完全覺知姿勢,

是既不可能也不可取的,

然而練習覺知姿勢還是有許多實際的理由。

藉由把注意力導向姿勢,

將可限制行動的緊張匆忙;

並可避免不必要的身體疲勞

與隨之而來的心理疲勞,

並防止心控制身範圍的縮減。

受節制的身體動作,是內心鎮定的必然表現。

對於念處的究竟目的,

姿勢正念將帶來身體「無我」本質的最初覺知,

並將導致從內在出離它。

在修行的過程中,

人們將不帶感情地看待姿勢,

就如再看實物大小玩偶的自動動作般。

玩偶肢體的動作將引起完全的疏離感,

就如絲線木偶戲給人的感覺般。

以這種超然客觀的態度觀察姿勢,

身體的習慣性認同將開始消解。

在嚴格的禪修訓練中,

身體姿勢的覺知形成全天修行的起點,

每次禪修者不去注意其他禪修的對象時,

其注意力就必須轉向身體姿勢。

尤其透過嚴格修行所發展出的敏銳覺知,

姿勢也將提供一個觀察現象剎那生滅的機會,

並以先前提過的方法觀察身體本質。

(三).正知

正知延伸到身體的一切功能:

從行、住、坐、臥,到觀看、彎曲、伸展、

穿衣、進食、排泄、說話、清醒與入睡等。

練習正知教導我們謹慎與有目的地行動:

1.為了實際目標

2.為了在佛法上進步的目的

3.為了逐漸融合日常生活與心靈修行

4.為了深入洞見身體的「無我」過程,

藉由在日常經驗中看到它

5.為了最後從身體離欲。

(四).四界(四大)差別

這個修行持續分解身體

致更具「無我」特質的成分,

藉由縮減它至四個物質的主要表現形式,

它們都具有無生命的共同特性。

結果同樣是無染、捨與出離,

以及加強覺知身體「無我」本質。

這個解析身體至四界的「界差別」練習本身,

在佛教傳統中一直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

因為它能很有效地破解身體

看似緊密與堅實的假象。

它牽涉到兩個重要主題——腹部動作與呼吸。

對禪修者而言,

身內風大的典型特色與功能將變得很明顯,

如後來的巴利佛教注釋文獻所闡述,

它們不只是演繹、抽象思考或推測,

而是奠基於實際的禪修經驗。

在精進的修行當中,

其他三大元素也會愈來愈明顯。

(五).小結

身隨觀包含二種修行:單純注意與正知。

這些練習有個共同特色

——它們導致對於身體的「出離」,

衍生自對它本質的觀察與真實了解。

對於對象而言,出離是給予主宰與自由。

這也適用於身體的情況,

此處身體無須勉強苦行去確立新對它的主宰。

超越苦行與縱欲兩端導致中道,

簡單、實際與不勉強的正念、

正知之道,帶來自由。

遵循這條「滅除苦、憂的唯一道路」,

行者的身體會變得輕盈與柔軟;

即使身體生並與疼痛,

他內心的安穩也不會受到影響。

二、受隨觀

「受」是對任何觸的第一反應,

因此那些渴望主宰心的人需要特別地注意。

在「緣起」的法則中,

佛陀藉此宣示有因有緣的「純大苦聚的生起」,

「觸」是「受」的主要條件(觸緣受),

而「受」則是「愛」的潛在條件,

從而導致更多的「取」

(「受」緣「愛」,「愛」緣「取」)。

因此,這是痛苦緣起的關鍵,

因為在這點,「受」可能引發各種愛欲情感;

同理,行者也可能由此打破無明的鎖鏈。

在接收「觸」時,

他若能暫停與中止「受」的環節,

並在它顯現的第一階段,

讓它成為「單純注意」的對象,

則「愛」與其他情感將無法生起。

它將停在「樂」、「苦」

或「捨」的單純表述上,

讓「正知」有時間進入

與決定要採取何種態度或行動。

再者,若他在「單純注意」中

注意到「受」生起,逐漸消逝,

然後再讓位給其他「受」,

他將從自己的經驗中發現,

一點也不需要被情緒反應給牽著走,

因為它將啟動一個新的痛苦鎖鏈。

「受」在內心相續中的這個關鍵角色,

讓我們不難理解為何「觀受」在佛經中,

有如此的重要性。「單純注意」的簡單機制,

將證明是使難以理解的感情世界,

更容易受到指導與控制的適當方式。

這在日常生活中,

在遭遇自己與他人的感情時尤其重要,

對於它們,我們需要一個快速、

簡單但又有效的處理。

三、心隨觀

心在此也同樣被放在「單純注意」的明鏡前。

這裡觀察的對象是心或意識,

總之,

是在它於特定剎那呈現自己時的情況與程度。

為了這個目的,經典給了心有益或有害,

以及開與或未開發等對照狀態的各種例子,

例如心有貪、嗔、癡與心無貪、無嗔、無癡,

以及心專一與心不專一。

在一般調心的層次,

觀心的主要利益

在於它是一種有效的自我檢視方式,

能提升自知之明。

透過立即面對當下的心情或心境,

而「單純紀錄」心境。

這個方法允許觀察的簡單事實說話並影響心,

相較於以內省的方法進入自我辯護

或控訴的內在爭辯,

或積極地尋找「隱藏動機」會更健康與有效。

這種自我檢查導致對自己誠實,

它是內在進步與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

在多數例子中,

人們小心避免太貼近審視自己的心,

以免看見自己的過失或缺點,

因而妨礙他的自滿或對自尊造成嚴重傷害。

但若在某種情況下,不得不注意自己的過失,

他則傾向儘可能倉促掩飾那不可原諒的真相。

因為這種態度,

他將無法制止這些不受歡迎特質的重現與成長。

另一方面,人們的善良特質,

尤其那些還很微弱的,

在它們出現時也應受到完全的注意,

那將鼓舞它們發展。

它表達了要注意與回顧人們的善良特質,

這同樣經常受到忽略。

「觀心」改善這兩種疏忽。

觀心有助於處理禪修期間的阻礙與其他干擾。

例如,對於噪音生起嗔心,

單純標示「心有嗔」經常能平息惱怒,

以不帶感情的自我檢查狀態,

取代情緒性的不安狀態。

這種過程也會把注意力從擾亂轉開,

並改變心的方向——從外在轉向內在對象。

四、法隨觀

藉由規律練習這四種觀的最後一個:

法(在此指心所對境),即思想的內容,

將逐漸以佛法的思想形式呈現出來,

表現出佛陀教法的實際與解脫意義。

從《念處經》及《注釋》中,

可以發現其練習與五蘊、六入、四聖諦皆有關。

例如:「在此苦諦是安住於入出息之念,

領先此念並造成它的渴愛是集諦,

兩者皆不發生是滅諦,

以悟苦、斷集、取滅為目標的清淨道是道諦」。

這是一個關於在日常生活中,

如何能夠與應該

運用「法隨觀」的非常清楚的說明,

只要環境允許我們小心

與徹底地注意任何發生的事,

無論大或小,都應想到它和四諦的關係。

如此,我們將能更接近這個法則——

「生活應該和修行合一,

而修行則應該成為活潑的生活。」

這麼一來,原本非常「饒舌」

只考慮物質與心理的貪愛或排斥,

卻對解脫洞見的語言非常沉默的普通經驗世界,

將變得愈來愈能「清晰表達」

與召喚真實的法音。

整個四念處:隨觀受、心與法,

是處理人們心理部份,

一如觀身,匯集於法的中心思想——「無我」。

念處提供的指導,

不只導致深入與透徹地了解真諦,

且藉由透過練習的可見實證,

僅僅只是「立即看見」(現觀),

便可帶給生命轉化與超越的力量。

(摘自 向智尊者著 《正念之道》)

 

台長: 若無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