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壽
年輕人不能靠別人打前鋒,自己動都不動,
年輕人要有自己主張、自己的判斷、
找到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初衷,
這樣才能激發自己無可救藥的熱忱!
讓我先說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年輕人的故事吧!
他,在士林夜市旁長大,
十六歲還是淡水商工餐飲科學生時,
就在亞都飯店巴黎廳當學徒。
今年三十六歲的江振誠(Andre Chiang),
如今是國際餐飲圈表現最出色的台灣人之一。
去年他所主掌的新加坡Jaan par Andre餐廳,
名列知名的「英國⋯⋯聖貝勒格利諾」
全球五十大餐廳之第三十九名。
他身上傳奇無數。二度被《時代雜誌》封為
「印度洋最偉大的料理」、
餐飲指南《Relais and Chateaux》將他列為
「0六年全球最佳一百五十位主廚之一」、
Discovery 選他為「0六亞洲十大最佳青年主廚」。
江振誠從來沒有念過大學,
但卻在競爭激烈的法式料理中,從臺灣出發、
一步步站上國際頂尖的法式料理舞台,
他走過的路,充滿荊棘,
卻是一路跟隨內心熱情的追尋夢想之旅。
但,請恕我直言,台灣的「江振誠」們真的太少了。
環顧周遭,我看到更多年輕朋友,
對未來感到迷惘失去方向者,
比比皆是,我的痛心更甚。
因此,我想對年輕人說一些重話:
很多人即使讀到大學、拿到碩士、博士,也是白讀,
因為並非自己的天賦所在、天命歸屬,
未能發揮真正的潛力與熱情,
結果在職場與生活都得過且過,浪費生命。
年輕人應具備的能力
在過去在各種場合演講,我不斷強調:
年輕人要懂得傾聽自己,清楚自己的天賦何在;
也要學會觀察,下精準的判斷;
面對世俗的潮流,要有勇氣提出主見;
更重要的是勇於嘗試,甚至挑戰自己極限,
為生命創下更大的格局。
對我來說,這是任何時代、任何地方的年輕人
都必需具備的五大基礎能力。
「傾聽」自己內心的能力
「傾聽」,是與自己深刻對話,了解自己的能力。
特別是年輕人必須能夠分辨
「興趣」和「能力」之間的不同。
也許有人覺得興趣就是他的能力及優勢,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你可能熱愛音樂,卻缺乏成為音樂家的精湛技巧,
因為音樂涉及音感、聽力及基本節拍觀念等,
甚至創作的天分,也需要後天的學習苦練。
再譬如美術,你必須對顏色、形狀、布局等很敏銳,
否則做不了好的畫家;
再如你想做外科醫生,除了醫學知識訓練外,
必須具備靈巧的雙手,
外科醫生的雙手必須能在開刀的關鍵時刻,
靈巧地在人體內部操作複雜的器械;
更別提廚師要有出色的味覺、嗅覺,
甚至藝術涵養等。
如果你有興趣又有能力,兩項優勢相輔相乘,
也許可以達到最適天賦的最佳結果。
但在這之前,你要學會傾聽你的內心,
到底你真正喜愛的是什麼?
哪方面是你真正可以發展施展的領域?
「判斷」的能力
現在社會充斥各種看似酷炫的流行,
很容易讓年輕人迷失。
好比在很多職業學校,「調酒」變成很熱門的選課。
年輕人大都覺得花式調酒可以將酒瓶往上甩,
可以手伸到背後接瓶子,非常酷帥,
幻想著「調酒師」未來應該也是搶手的工作。
但如果有位年輕小伙子帶著這項技藝到真正的職場,
我想除了幾個以酷為號召的Pub與夜店外,
在真正的餐飲行業中可能一點用都沒有。
因為如果他只學會A瓶酒加幾盎司、
B瓶酒加幾滴之類的小技倆,
一直停留在「求其技,沒有深思其藝」的層次,
可能連真正的品酒能力都付之闕如。
再拿廚師傳統的盤飾來說,
「刻花」的確是門大學問,
但比起在食材上刻花、雕龍,
用相對軟度材質的蔬果做各種造型,
這些對三義的木雕師傅簡直只算是雕蟲小技。
對於一個廚師,
如果苦練後能將一個蘿蔔雕成一尾生動的龍,
卻無法讓人品嘗到一道真正美味的好菜,
實在也是本末倒置的事。
好的廚師要對食材的特性、口感充分掌握,
對烹調的技巧十分純熟,對顧客的期待也完全了解,
更甚最好有美學涵養…。
而刻花、雕龍只具妝點性質的技術。
因此,年輕人要有能力判斷
哪些能力是真金不怕火煉,能夠保證你的未來,
不怕被潮流起落淘汰。
也要了解,工作能力不等於生活能力,
更不是每個人都要跑第一名,
心中要建立一套明晰的價值觀。
拿出「主見」的能力
現在的年輕人,看似表面上很多選擇,
但碰到像人生志向、選擇念什麼科系、
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這一類「關鍵選擇」時,
其實茫然失措、隨波逐流的多,
胸有定見、勇往直前地少。
為什麼?
原因之一是過去從父母、學校到教育體制
甚至整個社會環境,疏於培養孩子自主的空間,
鼓勵他們勇敢探索、思考和選擇,
以及為自己負責的機會,
造成孩子成長後,很難找到自己的「真愛」。
對比國外的年輕人,念完「高中」滿十八歲後,
等於宣告制式學習的結束。
很多歐美大學生在申請大學時,
刻意選在遠離家鄉、甚至是不同國家的大學,
目的就是為了拓展視野。
很少人像台灣大學生,一直念到大學或研究所,
都待在同一個地方,直到臨畢業了,
才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生涯。
放在國際的水準來看,這樣都已經慢人家太多了。
長久以來,台灣整個教育系統,
把「休學」看成非常嚴重的事,通常是生病、
遭逢家庭重大事故等,學生才會休學。
很少學生像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
哈佛大學念到一半,二十歲就休學,
和他的夥伴躲在車庫不眠不休撰寫程式。
雖然哈佛幾乎已是每位莘莘學子心目中的真理聖殿
(剛好哈佛的校訓就是「真理」,拉丁文VERITUS),
他就是覺得學校已經不足以教我了,有勇氣說:
「夠了,我要先停下來,我要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
我要強調我絕不是鼓勵大家休學,
而是學校本身不是青年庇護中心,
如果學校經不起考驗,不具備競爭力,
或不合適於你自己,你能不能拿出主見,
選一條可以完全實踐自己夢想的道路?
「實踐」與「學習」的能力
七零年代初期因為工作關係,
我開始顰繁出入歐洲,
我看到一大堆歐美的學生,
用非常低廉的五塊美金一天,到歐洲自助旅遊。
我曾看過一大堆年輕學生在歐洲各大美術館裡,
或靜坐幾小時畫素描、或對各項展覽抄寫記錄心得。
就像呼吸有深有淺,
這些年輕人從傳統的教室走出來,拋開書本,
展開他們自發性的「深學習」。
八零年代,
我看到經濟成長後的日本青年人做同樣的事情。
甚至到了九零年代,
我漸漸看到很多韓國青年學生走同樣的路。
綜合過去幾年在世界各地的觀察,
我發現每個國家經濟到了一定階段,
都有會求知若渴的年輕人,背包一揹,
帶著滿腹的好奇心,走上探索世界(自己)之路。
可是,同樣經濟成長過程中在旅遊路上
我卻很少看到台灣青年。
台灣的年輕人在這場探索世界的旅程中,彷彿缺席了。
當然,在交通旅遊這麼便捷的今天,
台灣年輕人是有出國,也有修學旅遊,
也有到各國民宿體驗生活,
甚至這幾年還流行打工渡假(working holiday)。
去紐西蘭摘奇異果、剪羊毛,這些磨練,
也許讓語言流利一些,或生活能力強了,
但這樣打工渡假,跟之前我在巴黎、倫敦、
慕尼黑美術館、博物館看到年輕人,
大規模深入的學習,這是有差別的。
很多台灣年輕人是跨不出大門的,
沒有企圖心也沒有勇氣。
願意背著背包到世界各地「深學習」的台灣年輕人,
可說是鳳毛麟角,那種挑戰極限的野心太弱了。
對世界「好奇」的能力
法律及父母是外在的限制,
但如果台灣年輕人真對世界還有求知欲、
還有好奇心,
他們還是會想辦法克服困難出國。
但是,我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在於:
台灣年輕人對世界沒有好奇心。
沒有好奇的原因出在我們的學校及社會教育,
非常缺乏「世界公民」的觀念,
也就是對整個世界現勢概不關心。
從遠的政治面說起:
一九七一年,台灣失去在聯合國席位,
之後,中美斷交,長達近四十年的孤立與被排斥,
多數台灣人民形成了對國際社會的嚴重疏離。
照理說有視野的政府,
在國際政治處處碰壁,走不出去時,
更要積極運用不同的管道接觸世界、了解世界,
尤其重要的是,讓青年學習與世界同步。
但正好相反,我們整個教育系統
對於國民世界觀的養成付之闕如,
當然也無法教導出對自己以外世界產生好奇的年輕人。
國際觀是種心態,有能力接觸到國際資訊,
還要能與世界連貫,才不會只用狹窄的心態看問題。
曾有偏遠學校學生寫信來邀我去演講,
說他們是偏遠地區的大學,從來得不到名人的青睞。
我去了,說:「我真的要來罵你們,
我無法想像才跟台北差幾百公里,
你們就認為是在偏遠地區!」
如果對世界沒有好奇,即使住在台北市中心,
如果心態不改變,都是在世界的偏遠地區。
反觀美國很多孩子,十八歲就被踢出家門,
自己獨立料理生活,打工讀書;
在英國也有「GAP YEAR」的傳統,
政策性鼓勵年輕人不要待在學校,去國外闖一闖,
在海外學習或擔任志工一整年;
在德國,十五歲的職校中學生,
暑假要自己寫履歷、學習應徵工作,
並由僱主來打分數;
到了高二,更有大量高中生
飛到美國及其他國家等高中,做交換學生。
想想,假使台灣也有許多高二學生曾到美國、
歐洲等地待一整年再回來,
那他的英文以及對世界的了解認知,
會有多大的幫助!
對於他日後是否要出國留學
或對未來學習做出更正確的選擇,絕對是重要的參考。
所以我要對年輕人說一句重話:
如果你沒有自信、沒有希望、
不想離開自已的舒適圈,
只要待在游泳池裡划船,而不願挑戰大海冒險。
你等於在二十幾歲就斷送掉你自己的未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