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24 17:50:22 | 人氣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沒有一個不變的「我」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聖嚴法師開示

      在我們的生命過程中,

心中諸多的煩惱現象,

總是圍繞著「我」在打轉。

為了「我」,總是覺得不滿足、不自在,

經常渴望、渴求著身外之物,

不時的埋怨、懷疑、嫉妒、貪求、瞋恨,

而造了種種業。

等到必須受報時,往往又不希望受報,

就像欠了債卻賴帳不還,因此又造了更多的業,

這就是佛教所說的「五蘊熾盛苦」。

 

所謂的「五蘊」:

色、受、想、行、識,

就是我們身心的組成,也就是構成人身的要素,

可以分成精神和物質兩個部分。

物質的部分叫做「色」,

它是形狀、形態的意思,也就是身體的物質現象。

其餘四種都屬於心理、精神現象:

其中「受」是感受的意思;

「想」是在感受以後所產生的認知;

「行」則是在認知產生之後,

興起應該如何處理、如何反應的決定。

這三種屬於心理層次。

 

而第五蘊叫做「識」,識是我們生命的主體,

是從出生到死亡、從此生到來生,

是整個生命過程中的主體。

當我們的身體和心理兩部分互相組合、影響之後,

就會產生行為、動作,

行為發生以後,就會形成一種力量,

我們稱之為「業力」,

也就是我們的意識本質。

行為包括身體、語言、心理三方面,

因此「識」就是由身、口、意的行為所造成,

並餘留下來的一股力量。

我們現在造了意識的因,帶著這些意識,

有可能在這一生就接受果報,

也有可能到來生才受報。

 

一般人以為「識」就是「靈魂」,

但「靈魂」是持續不變、永遠相同的,

而「識」卻不斷地變化著。

只要繼續造業,無論是善業或惡業,

識的成分都會隨著改變,當我們接受果報時,

識的成分也會隨之不同。

所以,接受果報的同時就在造因,

造因的同時又會接受果報,如此循環不息,

識的內容因此經常在變化。

 

  本文摘自「 真正的快樂 」一書

  

   

 

 

台長: 若無
人氣(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