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李坤珊
《讓孩子安心做自己》想說的,
是許多小小孩的挫折、得意、憂傷、快樂、
氣憤、恐懼和勇敢。
是想說動大人們,
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小小孩。
真正持久的教養,
從愛出發;真正的愛,從了解開始…。
我是一個充滿缺點的小孩,我的爸爸媽媽從不隱瞞:
他們了解我的缺點。
但從那個了解裡,他們選擇了相信,
相信他們的女兒,會以她的優點,
去克服缺點帶來的遺憾,他們讓我安心當我自己。
我是一個滿是缺點的學生,老師們也從成績裡不隱瞞:
他們了解我只是個中等資質的學生。
直到在文藻外語專校的那年,
我的西 班牙文 老師江綺雯,在聖誕節前,
送我一本鍾梅音的《海天遊蹤》,
對我說:「李坤珊,你很有才氣,也很特別。
有一天,你會像這本書一樣,影響著許多人。」
我的老師,讓我看見「期望」的種子
是如何的在一個小孩的心靈深處,悄悄著床、發芽。
我是一個有著許多缺點的妻子,我的沅沅也從不隱瞞:
他了解我有許多事做得丟三落四。
但從那個了解裡,
他選擇了和我一起「不放棄」。
不放棄地,與我一次又一次的溝通;
與我從錯誤裡學習再出發。
他,讓我了解「家」的力量有多大?
家,它永不放棄你。
我也是一個糊裡糊塗的媽媽,
我的寧寧和小福也從不隱瞞:
他們了解媽媽老是忙得搞砸了事。
但從那個了解裡,
他們選擇了和媽媽一起學習長大。
我們一起認真的去認識彼此的喜怒哀樂、長短處、
去當彼此的支柱。
我的孩子,讓我看見生命,
因為彼此相愛,不再一樣。
不放棄的引領與盼望
花了47年的時間,我了解了一件事:
「失望,是人生的一部分。」
有人因為看見它,選擇了放棄對愛再有期望。
也有人因為看見它,
選擇了珍惜與心愛的人,在一起的此時此刻;
選擇了從不圓滿中,找到天堂…
我選擇了後者…,
因為那些生命中了解我的人,
滋養我成為選擇後者的媽媽、老師和妻子。
因著他們的愛,我相信教養的目標:
是讓孩子安心當他自己、是在孩子的心中種下
「相信自己」的種子、是不放棄的引領與盼望、
是讓孩子的生命因我們而不一樣。
而這一切,都只有在「了解」裡才有可能實現。
了解孩子的人格特質和特殊需要
每一個幼兒,
都帶著特有的人格特質和需要,來到這世界。
了解他的人格特質,你就會調整你的腳步,
給他時間,好好協調自己對外在環境的反應,
否則他會生活在壓力裡。
了解他的特殊需要,你就會想法子,
讓他的特殊生理和心理需要獲得滿足,
否則他會生活在羞愧裡。
你了解孩子的人格特質和特殊需要,
孩子就可以安心當自己。
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幼兒遇事會如何思考、如何感覺,
跟他的年紀有關係,也跟他的經驗息息相關。
了解他為什麼這樣想,你在向他說明事情原委時,
就比較能掌握要說什麼,他才能理解,才能學習。
了解他的感受是什麼,你在帶領他做選擇時,
就比較能引發孩子的共鳴,讓他聽的進去你的建議,
也讓他學習如何調節情緒,一輩子受用。
你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孩子就會相信自己的能力,
對未來充滿希望。
了解孩子的特殊長處和挑戰!
沒有一個孩子,是相同的。
例如,兩個同樣都有解讀社會行為問題的
亞斯伯格症小孩,一個比較退縮,另一個則易怒;
一個對事物的細節過目不忘,
另一個則對地理區域有著無限的熱情。
了解孩子的特殊長處和挑戰,
就會利用孩子的長處為出發點,
不放棄任何一個截長補短的可能性,
幫助孩子成就他自己。
我也鼓勵父母把生氣看成「正常孩子」的一部分。
洪淑青的二女兒是個脾氣挺大的小孩,
但她的脾氣來的快也散得快,
二女兒曾經告訴她:
「我只要哭一哭就好了,不然我會很難過。」
若一直壓抑孩子的情緒,時間一久反倒會讓它爆發,
所以允許孩子有情緒過渡的時間,
幫助孩子解決自己的情緒問題。
在「關愛」環境中長大的孩子,
能學會如何關愛自己和他人;
在「批評」環境中長大的孩子,
學會的是如何挑出自己和他人的缺點。
了解孩子需要看見世界的完美和不完美
每一個孩子來到這世界,都有他不同的使命。
我們只要多花點時間帶著他、陪著他,
經歷每一個失望和希望,
讓他在失望中學會忍耐,在希望中學會感恩。
讓孩子看見世界的完美和不完美,
孩子的生命歷程將會有所不同。
我們都愛我們的寶貝孩子,
要不要愛孩子,從來都不是個選擇,
但要如何愛他,卻是個選擇題。
這個選擇題,不會很容易,
每個孩子都不同,選項也自然隨之各異其趣,
但只要能用愛去了解孩子,
就能從眾多選項中找出最適合他的選項。
在這個共同基礎下,
我們有了一致的願望:
孩子,安心做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