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19 08:49:51 | 人氣2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金剛經》的心靈世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聖嚴法師開釋

一共有四個層次:
(一)淨化人心
心靈環保便是人心的淨化,
由人心的淨化,
推展到社會環境及自然環境的淨化,
始能落實、普遍、持久。

所謂「心靈環保」,是一個現代的名詞。
其實,佛教很早就主張,要把我們的心清淨,
必須將煩惱心淨化,成為智慧心,
這就是心靈的環保。

心靈的世界包括心理的活動和精神的活動。
如果我們的心理環境或精神環境常常困擾我們,
心靈就不健康了。
為了保護我們的心靈環境,
變得有智慧、清淨、自在,
就必須從人心的淨化做起。

(二)發菩提心
人心的淨化,必須放下自私自利,
確信利人便是利己,
故當如《金剛經》所鼓勵的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什麼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呢?
這是《金剛經》中非常重要的一句話,
就是要發成佛的無上菩提心。

要發成佛的心,必須先學菩薩的精神,
菩薩的精神就是「以利他為利己」,
菩薩發願並不是急著想要自己先成佛,
而是希望先度眾生。
諸位一定聽過地藏菩薩發的願: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就是菩薩精神,
是以利益眾生來利益自己,
也就是不為自私自利,只為利他。
這種觀念正是我們現在的社會,
以及永遠的人間社會所需要的。
如果人人都能不為私利,而致力於利他,
這世界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紛爭了。

利他行,並不等於做濫好人。
必須智慧與慈悲兼顧,
方能使我們的世界真正的淨化。

(三)保護初發心

發了無上菩提心,
應當知道如何時時保護此一「初發心」,
是故《金剛經》說:「云何應住?」

這個「住」和前面的「住」不同。
前面提過的「住」是「在乎」,
這裡的「住」是不要離開、不要退心、不要忘掉。
要住於無上菩提心,
不要忘記自己最初所發成佛的願心。
要時時提醒自己,
不可忘記自己是一個發願成佛的人,
如果能夠這樣,便能時時以利他為利己。

(四)降伏煩惱心
住於無上菩提心者,
必須知道如何處理心猿意馬的虛妄煩惱心。
《金剛經》說:「云何降伏其心」,
如何使我們心猿意馬的煩惱心、妄想心、
自我執著心平伏下來、化解開來呢?
這就是《金剛經》的內容,也是最重要的主旨。

本文摘自《福慧自在:金剛經生活》

 

 

 

 

台長: 若無
人氣(2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悄悄話)
2012-03-07 20:56: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