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2-18 08:28:14 | 人氣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不讓孩子「成年」 只會累死父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是否提早學習--->提早挫敗--->提早放棄?

現在的國一英文已經有此現象了…
中國成語「揠苗助長」不正是古有明訓嗎?

作者:洪蘭出處:天下雜誌421期

一位朋友響應政府就業輔助計劃請了兩名年輕人,
但是這兩個人遲到早退,遇事則推,
而且擺明瞭反正是短期就業,「我不想學」,令他大搖其頭。

另一位朋友說他兒子國立大學畢業四年了,
還沒有正式工作,每次去上班就抱怨工作跟他志趣不合、
跟同事合不來,動不動就辭職,
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爺家中住」,
也令他煩惱不已,
完全是張岱在《自道小康》中所說的
「功名耶,落空;富貴耶,如夢;
鋤頭耶,太重;忠臣耶,怕痛;之人耶,有用沒用」。

假如國家栽培出來的學生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企業界不能用,
我們要這些學生做什麼?

為什麼現在有這麼多年輕人沒有上進心?

最近有研究指出現在幼稚園教得太早,
在孩子大腦還未發育好之前,
教以前一年級才學的東西,使學習變成挫折。

是否提早學習--->提早挫敗--->提早放棄

的確,任何事情超越能力就變成壓力,
既然是壓力,當然不會主動去做,
逼急了,孩子會採取逃避的態度,
就像大人碰到壓力會逃避到酒精中,
孩子碰到壓力便逃避到電玩中,
恐懼學習的孩子就愈來愈多了。

尼采曾經寫過一篇論文談主控力(the will to power),
其實,人都想控制他的環境,
連兩個月大的嬰兒都希望做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實驗者在嬰兒搖籃上裝了一個動作感應器,
他只要頭一動,搖籃上的走馬燈就會動,
嬰兒發現這個祕密後就會不斷的轉動他的頭,
看著會動的燈高興的咯咯笑;
控制組嬰兒睡同樣的搖籃,也有著同樣的走馬燈,
只是沒有感應器,不能自己控制走馬燈的動,
但是走馬燈仍會動,設定好了每一分鐘轉一下。

結果這組嬰兒就安安靜靜的躺著,
不會去動他的頭,也不會笑。

因此主控力是個強烈的動機,驅使孩子去探索。

如果什麼都是別人安排好了,自己不需用大腦,
只要跟著做就好的話,孩子會很快失去動機,
變成叫一下,動一下的木頭人。
我們看到凡是注重學業成績和升學率的國家,
如日本、韓國,都有很多啃老族的青年,
對人生不抱希望,也沒有自主謀生的動機。

孩子並不會長大就自然變成大人,他需要教導與角色模範,
如果每天把孩子關在補習班,他是沒有機會學習這些的。

上週我去台東的太麻裡,
發現香蘭部落的孩子做完功課後
會去一間中間可以升火的小木屋,
是部落提供男孩們談心的地方。

在那裡,孩子透過部落的其他男性角色模範,
學習如何做大人。

「成年」在所有動物中都是大事,
遲遲不讓孩子「成年」只會累死父母。

目前的教育好像愈來愈不符合時代的需求,
我們該認真審慎的去思考,
為什我們的教育會製造出不知人生目的為何的大學生呢?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圖文來自網路 如有侵權請告知 我會馬上刪除!

 

 

 

 

台長: 若無
人氣(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