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27 19:59:31| 人氣2,11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意志與制度--讀《黃土地上的貝多芬:林克昌回憶錄》有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口述:林克昌
作者:楊忠衡、陳效真
出版社:時報出版
初版日期:2004 年 01 月 17 日

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名言:「自己的命運要由自己創造!」多麼壯志豪情的座右銘啊!閱讀完這本有血有肉的林克昌回憶錄,讓我對這句名言有了更深一層認識和除魅。是的,除魅,就是否定這句名言。

藝術家的形象總是像貝多芬那樣,要不低著頭皺著眉頭,緊閉雙唇,似乎在沉思著什麼;要不就抬頭望著遙遠的天邊──同樣要皺著眉頭──似乎大地以及他的命運都不被放在眼裡。意志,決定了藝術家的命運!然而這本回憶錄叫我們認識到藝術家的真實面,並不在於藝術家和凡人一樣也要為生活而苦惱,而是藝術家和我們的命運一樣,就像在迷宮中前進:不知何時會走到死胡同裡去。這個迷宮,就是我所謂的制度,廣義的制度,包括種族歧視、政治局勢及至不合理的官僚制度。

林克昌1928年出生於印尼的一個小甘榜(kampung, 小鄉村之意),家計並不優渥。在偶然的機遇下,林克昌的父親讓他向一個同樣貧困的外國樂手學習小提琴,打開了林克昌的音樂不歸路。由於林克昌在雅加達廣播樂團表現不俗,並獲得荷蘭東印度群島政府獎學金,有機會於1946年前往荷蘭著名的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深造。畢業後,雖然林克昌可以留在荷蘭發展,不回歧視華人的印尼工作,但是,正是華人受到歧視,林克昌意識到若他不依領取獎學金而需回國服務的規定,那在他之後的華裔就會更加難以申請到獎學金出國求學,於是林克昌只好放棄前去蘇聯向著名小提琴家歐依斯特拉夫(David Oistrakh)學習更精湛的小提琴演奏藝術。林克昌此時的命運可謂正踏入了迷宮的第一步。

由於印尼的排華運動越來越激烈,在受到種族歧視下而燒起的「祖國夢」使林克昌毅然於1959年登船回歸中國大陸。受夠了印尼的種族歧視,回到生活條件更差的中國,林克昌也默默承受了下來,但是,到了文革時期,西洋音樂成為了被批鬥的「資產階級玩意兒」。抱著回歸「祖國」,一同為中華民族打拼,遠道從印尼來到中國,卻淪落到被批鬥的地步,在林克昌極力的爭取下,周恩來才批準了他一家大小離開中國。時不予我,藝術家開始了其流浪的生涯。

雖然後來林克昌一家人偷渡入香港,同時他也有機會移民到美國,但卻因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使他選擇了居住在香港,並擔任了香港愛樂管弦樂團的首任音樂總監。音樂總監是一個樂團中最高的職位,有權決定樂團要上演什麼曲目。然而在1973年首屈香港藝術節,由於林克昌只演出中國曲子,例如丁善德的《長征組曲》和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立即受到英國政府的指責,並被解聘。此地不宜久留,林克昌一家人又搬到了澳洲。然而,堂堂一位進入1954年的羅馬國際小提琴大賽前三名的小提琴家,並擔任過音樂總監的大人物,在澳洲的雪梨交響樂團僅能擔任小提琴手,並坐在最後一排的最後一個位子。雖然大家喜歡說「音樂無國界」,但是,演奏這無國界音樂的演奏家可是「有國界的」呢!

1991年林克昌之妻石聖芳女士,應林懷民邀請來台指導雲門舞集,讓林克昌有機會踏上台灣這塊土地,並在國立藝術學院任教。然而,台灣重視教育文憑而非教學經驗的制度,不承認歐洲的演奏文憑,使得林克昌於65歲時被迫退休,沒有工作即沒有居留權,林克昌得離開台灣了。雖然台灣樂界儘力協助林克昌留下來,但這已是後話了。

黃土地──堅守在中華民族區域;貝多芬──自我、固執、試圖以毅力克服命運的左右。然而,這位黃土地上的貝多芬可說是在迷宮中跌跌撞撞前進著的,而且不是依他所設想的途徑,而是在迷宮般狹窄的通管中連跌帶撞的前進。石聖芳女士抱怨過,林克昌的際遇是他「百無遮攔」的個性而「自掘墳墓」。然而,決定這位黃土地上的貝多芬之命運的,對於我而言,更是那冷酷無情的制度:種族歧視迫使他離開印尼而遇上中國文化大革命、種族歧視也使他在香港這塊黃土地上依然得抱著白人的音樂大腿;也因為在印尼的排華制度下,更強化了林克昌的中國認同,而踏上正要沸騰的文革以及選擇留在香港而非美國。台灣只接受美式文憑制度,也迫使林克昌無法在其晚年安定地居留。制度,處處都是制度,個人的意志再強,也只有當意志和制度能取得一致時才有可能,讓我試著安慰林克昌先生一句聽起來十分令人心痛的話:「別問我認為這個決定對不對,我的生命中已經有太多抉擇點不堪回首。」(142頁)不,不是你的抉擇不堪回首,在這樣的時代下、在藝術家對自我期許的堅持下,你已做出了最好的抉擇。

台長: 日曬的11樓
人氣(2,11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翔泉
自己的命运不能自己创造,而是性格决定个人的命运。但如果不是海峡另一边那时“文革”的动荡、疯狂的冲击,而是生活在一个已步入文明的国家,音家们要如此颠沛流离吗?日本、韩国出色的音乐家很多,在欧美都有机会(市场)上台给人们优美的音乐欣赏。林克昌大师和他的三个兄弟是阴差阳错生在印度尼西亚,被埋没在中华大地。
2010-01-04 06:24: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