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三的時候,系上有一個老師
他是教經濟財務方面的
大部分的學生都不喜歡他
頭微禿,身材微胖
他學佛,教師室裡擺滿了宗教東西在他桌上
我一年級時他是教外系
聽朋友講他們都不太喜歡他
或許大學生本來就對一些怪老師反感吧
我對他沒什麼特殊好感或反感
趕他報告的時候會罵幾句
平常時候並不會像其他人一樣打招呼都不打
*
或許是學佛的關係吧?這老師總是面帶笑容的
每次去他那邊問報告成績,總會看到那些塑像
水晶,佛珠,念珠,一本本的經書
還有他去朝拜跟師父合照的東西
進去時還可以聞到明顯的檀香味
不喜歡那味道的人總是深呼吸後才進去,然後站在門邊或窗口
重點問到之後就馬上拔腿就跑
我從小就習慣這些,所以並沒有什麼排斥感
雖然有的時候看到他的笑容會覺得有些假,有些變態
可是那也只是促使我基本動作回應他微笑
不至於討厭
*
主題來了(不好意思)
大三時,我和同學選修了他的一門『財政學』
一開始只有個位數的人選,這樣根本開不成
另一個年輕男老師開的人數卻直達百位數,還得抽籤抽中了才能上
於是這老師開始來教室跟同學推薦去選他的課
他說來上他的課必過,而且可以學到什麼什麼什麼的好知識
朋友們奔相走告,一些缺學分又只想上營養學分的人就去選了
人數突破十位數
我們這一窩女生也有人提議去選
說反正年輕男老師的課太難中標,不如去拿這個跟通識課沒兩樣的系學分
又聽說『財政學』這門課以後會變成必修,會換成另一個超嚴的老師教
於是我們決定率先選他,這樣大四會更輕鬆
終於上課了,人數寥寥無幾,恰好過了開課人數門檻
看了實在會替這老師感到難過以及心酸
*
上課沒幾天,老師開始叫人起來唸課文,然後他解釋之後就畫本章重點
叫到我的時候,我也就唸了
唸了一小段,老師喊停,然後他笑笑的對我說:
「某某某,聽妳這段課文,我感覺妳的組織能力應該不好喔?」
我愣了,乾笑了幾秒,回問一句「真的嗎」,然後坐下來在心裡咒罵
老師在台上用誠懇的語氣說要多來上課之類的話,同學們在悶笑
下課後,我埋怨著:「最好是這樣就說我組織能力不好啦!」
好友們說他是念佛的耶,說不定看得出來妳原本的真面目
最好是啦,我是妖孽喔?
*
『組織能力?什麼是組織能力?』
雖然朋友們後來都當玩笑說說,可是我心裡還是不由自主的訥悶
『我真的組織能力不好嗎?』
我說了這件事給智多星聽,媽也只是安慰我幾句
我不明白的是,唸課文跟組織能力有什麼關聯?
回想了一下,那次唸課文我是唸的不好
不順就算了,還會多唸一個字少唸一個字
幾句話說完還會頓一下才接下去唸
這樣就能夠知道我組織能力不好嗎?我不懂
然後,組織能力又是什麼?
是把很多雜亂的東西分類別好?
還是能馬上從幾句話中知道對方要表達的重點?
好吧,我真的不懂?
*
如果一直不明白,這個回憶會一直一直待在我的腦裡
當時或許因為丟臉而有些埋怨
但現在我發現自己組織理解的能力似乎也不如我所想的好
可能老師說對了吧?
也或許因為他這麼一講,這幾年來我就不知不覺朝著這樣的路去走?
我想等我回去母校之後,會找個機會解答的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