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9-28 12:06:02| 人氣2,3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干地支教學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我的註解...不難喔!!

 

 

                     中國曆法『天干地支』教學

 

 

天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背法~子醜寅卯   乘4 5味    深友虛害)

 

 

天干地支的對照表: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子 丑 寅 卯 未 申 酉   戌 亥

鼠 牛 虎 兔 羊 猴 雞   狗 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天干地支的算法:

 

天干的算法:

出生年次 ÷10-2=餘數.......此為  天干

 

例如:

民國100年次生

100 ÷10=餘0-2=-2    餘0是癸,那麼餘-1是壬,餘-2.....此為  天干~

 

民國101年次生

101÷10=餘1-2=餘-1     餘0是癸,那麼餘-1是........................此為  天干~

 

民國102年次生

102÷10=餘2-2=餘0       餘0...................................................此為  天干~

 

民國103年次生

103÷10=餘3-2=餘1     餘1......................................................此為 天干~

 

 

地支的算法:

出生年次 ÷12=餘數............此為 地支

例如:

101年次生

101 ÷12=餘5..................此為 地支~(年)

102÷12=餘6....................此為 地支~(年)

103÷12=餘7.....................此為 地支~(年)

故民國103年次生的天干地支為~年(年)....請看天干地支的對照法。

 

也即中華民國103歲次(公元2014年)的「天干地支為~年(年)」。

 

 

「公元年」轉換成「天干地支」的算法:

先將「公元年」轉換成「中華民國的年次」。

也即將公元年-1911年=餘年(這就是中華民國的年次)........此時其天干地支的算法與上述相同。

例如:

公元2014年的天干地支??

解:

先將「公元年」轉換成「中華民國的年次」。

2014年-1911=餘103........所以103年(這就是中華民國的年次) 

103年÷10=餘3-2=餘1     餘1.................................此為 天干~

103年÷12=餘7.........................此為 地支~(年)

故2014年的天干地支是~年(年)。

 

 

月的計算法:

以農曆月為準(陰曆月為準),從寅月開始算起(寅月乃農曆1月,又稱正月,又稱孟月;孟月乃農曆1、4、7、10等月,皆可稱孟月;季月乃每季的最後一月,也即農曆的3、6、9、12月。)。

 

月的地支算法: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子   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例如:

寅月:農曆1月。

卯月:農曆2月。

辰月:農曆3月。

 

以此類推!!

 

 

以兄弟的排行來計算月:

每3個月稱為一季,一年有四季(春季、夏季、秋季、冬季)。

春季:1、2、3月。夏季:4、5、6月。秋季:7、8、9月。冬季:10、11、12月。

兄弟的排行:伯(伯:正房所生的長男女;孟:偏房所生的長男女。)、仲、叔、季。

孟月:每季農曆的第1個月,也即農曆的1、4、7、10月。

例如:孟春是1月。孟夏是4月。孟秋是7月。孟冬是10月。

仲月:每季農曆的第2個月,也即農曆的2、5、8、11月。

例如:仲春是2月。仲夏是5月。仲秋是8月。仲冬是11月。

季月:每季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也即農曆的3、6、9、12月。

例如:季春是3月。季夏是6月。季秋是9月。季冬是12月。

 

 

暮:每季農曆的最後一個月。

暮春:農曆的3月。

暮夏:農曆的6月。

 
暮秋:農曆的9月。

暮冬:農曆的12月。

暮:日落的時後、老、每季農曆的最後一個月。

暮年:老年、晚年。

暮景:年老的景況。

 

 

 

日的計算法(農曆日):

初1()、初2、初3、初4、初5、初6、初7、初8、初9、初10、11日、12日、13日、14日、15日()....晦日(每個月的最後一日)。

 

蟾:月亮。

 

 

時的計算:

時~晚上23~1點

時~早晨1~3點

時~早晨3~5點

時~早晨5~7點

時~早晨7~9點

時~早晨9~11點

時~中午11~13點

時~中午13~15點

時~傍晚15~17點

時~晚上17~19點

時~晚上19~21點

時~晚上21~23點

 

 

古人將「一晝夜」劃分為十二時,「每時」共2個小時。

古人將十二時稱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

隅:音唸ㄩˊ 。

昳:音唸ㄉㄧㄝˊ 。

晡:音唸ㄅㄨ 。

 

十二時與地支的對照表

 

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食、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入、黃昏、人定

酉、 戌、   亥。

 

 

寅吃卯糧:形容入不敷出的情況(寅,是早上3點~5點;卯,是早上5點~7點、古時官廳點名都在卯時開始,故點名叫「點卯」,應名叫「應卯」、兩器的接筍,凸出的叫筍,凹入的叫卯或卯眼。)。

 

 

60甲子:古時後,年的計法,以60年為一個單位循環(稱1甲子),故俗稱60甲子。

 

6甲:指婦人懷孕。

 

花甲之年:60歲。

 

60甲子籤:乃天干地支中~陽干配陽支30組+陰干配陰支30組,共有60組,以此為籤號,故稱60甲子籤。

 

天干地支對照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癸......................天干

子 丑 寅 卯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地支

 

陽干:甲   丙  戊  庚  壬

陰干: 乙  丁  己  辛  癸

 

陽支:子   寅  辰  午  申   

陰支: 丑  卯  巳  未  酉   

 

陽干配陽支(如下)

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

丙子、丙寅、丙辰、丙午、丙申、丙戌

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

庚子、庚寅、庚辰、庚午、庚申、庚戌

壬子、任寅、任辰、任午、任申、任戌

 

共30組

 

陰干配陰支(如下)

乙丑、乙卯、乙巳、乙未、乙酉、乙亥

丁丑、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

己丑、己卯、己巳、己未、己酉、己亥

辛丑、辛卯、辛巳、辛未、辛酉、辛亥

癸丑、癸卯、癸巳、癸未、癸酉、癸亥

 

共30組

 

陽干配陽支(30組)+陰干配陰支(30組)=60組籤號......故稱六十甲子籤。

 

六十甲子籤的籤號順序: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甲子(第1籤)、甲寅(第2籤)、甲辰(第3籤)、甲午(第4籤)、甲申(第5籤)、甲戌(第6籤)

乙丑(第7籤)、乙卯(第8籤)、乙巳(第9籤)、乙未(第10籤)、乙酉(第11籤)、乙亥(第12籤)

丙子(第13籤)、丙寅(第14籤)、丙辰(第15籤)、丙午(第16籤)、丙申(第17籤)、丙戌(第18籤)

丁丑(第19籤)、丁卯(第20籤)、丁巳(第21籤)、丁未(第22籤)、丁酉(第23籤)、丁亥(第24籤)

戊子(第25籤)、戊寅(第26籤)、戊辰(第27籤)、戊午(第28籤)、戊申(第29籤)、戊戌(第30籤)

己丑(第31籤)、己卯(第32籤)、己巳(第33籤)、己未(第34籤)、己酉(第35籤)、己亥(第36籤)

庚子(第37籤)、庚寅(第38籤)、庚辰(第39籤)、庚午(第40籤)、庚申(第41籤)、庚戌(第42籤)

辛丑(第43籤)、辛卯(第44籤)、辛巳(第45籤)、辛未(第46籤)、辛酉(第47籤)、辛亥(第48籤)

壬子(第49籤)、任寅(第50籤)、任辰(第51籤)、任午(第52籤)、任申(第53籤)、任戌(第54籤)

癸丑(第55籤)、癸卯(第56籤)、癸巳(第57籤)、癸未(第58籤)、癸酉(第59籤)、癸亥(第60籤)

 

雷雨師百首籤詩的籤號順序: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1)    甲乙(2 )甲丙(3) 甲丁(4) 甲戊(5) 甲己(6) 甲庚(7) 甲辛(8 )甲壬(9) 甲癸(10)

甲(11)  乙乙(12)乙丙(13 )乙丁(14)乙戊(15)乙己(16)乙庚(17)乙辛(18)乙壬(19)乙癸(20)

甲(21)  丙乙(22)丙丙(23)丙丁(24)丙戊(25)丙己(26)丙庚(27)丙辛(28)丙壬(29)丙癸(30)

甲(31)  丁乙(32)丁丙(33)丁丁(34)丁戊(35)丁己(36)丁庚(37)丁辛(38)丁壬(39)丁癸(40)

甲(41)  戊乙(42)戊丙(43)戊丁(44)戊戊(45)戊己(46)戊庚(47)戊辛(48)戊壬(49)戊癸(50)

甲(51)  己乙(52)己丙(53)己丁(54)己戊(55)己己(56)己庚(57)己辛(58)己壬(59)己癸(60)

甲(61)  庚乙(62)庚丙(63)庚丁(64)庚戊(65)庚己(66)庚庚(67)庚辛(68)庚壬(69)庚癸(70)

甲(71)  辛乙(72)辛丙(73)辛丁(74)辛戊(75)辛己(76)辛庚(77)辛辛(78)辛壬(79)辛癸(80)

甲(81)  壬乙(82)壬丙(83)壬丁(84)壬戊(85)壬己(86)壬庚(87)壬辛(88)壬壬(89)壬癸(90)

甲(91)  癸乙(92)癸丙(93)癸丁(94)癸戊(95)癸己(96)癸庚(97)癸辛(98)癸壬(99)癸癸(100)

 

天干地支60年.各年年份的名稱對照表: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古月令(古月的時節):

 

月皆以農曆計算(陰曆計算),地區乃依中國大陸。

 

1月:正月、端月(端乃開始)。

2月:花月(花朝節在2月2日)。

3月:梅月(梅花開)、麥月(麥子熟)。

4月:桐月(桐花開)。

5月:蒲月(菖蒲草,端午節避邪用。)。

6月:伏月(盛夏天氣熱,動物皆在陰涼處不出;伏乃不動。)。

7月:荔月(荔枝產期)。

8月:桂月(桂花此時盛開,香氣濃厚,故稱桂月。)。

9月:菊月(菊花開)。

10月:陽月(10月依然有溫和的陽光,花草依然茂盛的開著,就像春天一樣,故有小陽春之稱。)。

11月:葭月(葭乃於此時初生之蘆葦草;葭音唸家)。

12月:臘月( 臘乃於歲終時合祭眾神的祭祀)。

 

 

 

 

 

 

 

 留籤詩給我的方法(E-MAIL)

 

 

 

 

 

 

 

 

 

 

 

 

 

 

 

 

 

 

 

 

 

 

 

 

 

 

 

 

 

 

 

 

 

 

 

 

 

 

 

 

 

作者:郭國益

 

 

法號:旱地生蓮

 

 

職業:解籤師、註籤師

 

 

 

 

 

 

 

 

 

 

 

 

 

 

 

 

 

台長: 解籤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