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大牛轉寄來的商業週刊特輯:聯考狀元今安在?
一邊看,一邊百感交集。
我不是聯考狀元,但是我是在台灣的教育體制裡存活的很好的孩子。
我曾經有過很不快樂的國中時代,很快樂的高中時代,
很競爭的大學時代以及很波折的研究所時代。
我想來談一談我的第一名,以及第一名過後。
第一名,是我從小的庭訓,父親從來不掩飾他對我名列前茅的要求。
父親家道中落,在半工半讀的苦日子中建立家庭,
他極盡所能的供應我們姊妹的學習,同時也對我有著非凡的期待。
學校考試,演講比賽,才藝競賽,
我如果拿了第二名回家,最怕的就是看到父親失望的眼神。
父親只要一句:你有能力,為什麼做不到?就夠我哭濕枕頭套了。
我唸書、考試、比賽,無一不是拼盡全力,
家裡各類第一名的獎狀連框堆起來,大概也有半人高。
我希望父親覺得他的心血沒有白費,
我要證明我的確是他心目中的第一名。
國中時代由於父母不諳分班之道,一開始我沒能進入「人情班」,
等後來進入人情班後,又因不明原因遭到老師的欺凌,
之所以沒有和父母說,
原因之一就是不希望父親發現我在學校的窘境,
要到進入北一女中,日子才算苦盡甘來。
在高中我由於社團活動太多,成績總是不上不下,
不過一個比賽慣了的人,自然深諳衝刺之道,
我的數學不好,但是最後還是考上了父親一直希望我讀的系所:
台大法律系。
不用考數學的大學時代,我把法律書籍、諸子百家之說,鑽研的透徹,
我認真上課,下課還去夜間部旁聽,勤奮的做筆記,組讀書小組。
當然,每學期書卷獎的的報償是:研究所的榜首和律師考試的及格。
父親感到很滿意,他期望的事情,我都做到了,
而且做的比他想像的快、好。
我的第一名到此,可說是發揮到了極致!
社會對一個法律人的要求,不就是這樣嗎?我還要什麼呢?
然而就在這個時刻,我突然累了,迷惘了,
在上了研究所一年的課之後,
我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我感到我不是學術的料子,
我根本不想碰書。
我不顧眾人反對的談起千夫所指的戀愛,
一邊開始當律師,做婦運,一邊又去教補習班,
我很想要知道自己到底要些什麼。
我在實務裡感到挫折,但是學術圈又讓我覺得厭倦,
我急得像熱鍋裡的螞蟻,那些第一名沒有教我面對人生的選擇。
(陳大牛後來告訴我,那段時間的我,脾氣暴躁,無愛心無耐心,簡直面目可憎)
我可以工作到半夜,然後跑去漫畫王看雜誌書籍,
去復興南路吃宵夜,去凱悅的夜店跳舞,去KTV唱歌到早上。
我的生活看似刺激多彩,但是我的內心非常惶恐空虛。
我沒有辦法面對不想讀書的自己,這太陌生了,而且我不知道,
不想讀書,我該做些什麼。?
公費留考是我轉移空虛的產物,突然看到教育部的公告,
留學科別是我的本行,
我重拾書本,老老實實念了幾個月,又讓我考過了。
放榜到出國只有一年半,手忙腳亂的準備考托福出國,
勉強回學校把論文寫完,我離開台灣。
父親很驚訝,這超過他的規劃,他的第一名,沒有包括出國這件事。
這也不是我計畫的事情,我只是,想要逃避不熟悉的自己。
沒想到,出國以後,我過去的生活法則整個解體。
不要說沒有第一名了,根本 you are nothing at all!
生活上,學業上,我完全是個不進入狀況的落後生,
每天在痛苦中掙扎。
我過去所念的書,叫做「台灣法律」,
我的第一名是用「我不懂台灣法律以外的任何東西」換來的。
美國法,大學從未接觸,要念博士,
完全不知道原來學術殿堂如此浩瀚深廣,
我過去做的婦運是運動,沒有理論基礎。
我是一個二十六歲的幼兒,在美國法學院和大人們搏生存。
我來美國,本來是想逃避現實,不料掉入更可怕的挑戰漩渦,
然後,我經歷的嚴重的感情傷害,健康危機。
起先,我還是不敢告訴家人,因為,
我不習慣在他們面前,我不是第一名。
我痛苦到失眠,焦慮,看諮商師,吃抗憂鬱劑,
然後,我終於做了重要的決定:決定讓第一名消失。
我承認了我的無助,而我的朋友們,
我的貴人們(請容我包留一點誰是我的貴人的隱私),
在這個時刻,拉了我一把,讓我沒有往下沈,
讓我有勇氣向自己坦承我感情的失敗,
我學業的壓力,我過去的學術底子不夠,需要時間補強,
承認我不是第一名,第二名,什麼名都不是,而且,已經不是很久了。
我很幸運,我的父母妹妹在我谷底的日子,給我極大的力量,
父親的態度更讓我感動,
他說他早就不再想第一名的事情了,他只希望我能健康平安。
然後陳大牛把我撿了回家,我在他的細心照料下,解體的生活慢慢重建。
大學畢業八年,我在這八年來,所學會最大的事,
就是不再看重那個第一名。
其實,早在好多好多年前,就該開始學了,
因為世界上,沒有全面完美這件事。
第一名那麼多年,當然在我的性格裡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
我偶爾還是會在意負面的評價,
我做事還是有龜毛的習慣,喜歡給自己大的壓力,
對於不敬業不專業的人,我要很勉強才能與之共處。
第一名留下的後遺症,包括心理上、健康上,
我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但是,沒有人比我自己更清楚知道,我確實改變了:
我繼續唸書,因為發現放手以後,唸書是使我快樂的事;
我希望教書,但是在哪裡教,教什麼,我隨遇而安;
我想替台灣做點事,但用什麼方式,在什麼位置,我都願意嘗試。
更重要的是,現在,我有勇氣把這些寫下來,貼在網站上,和你們分享。
附註:聯考狀元今安在?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