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ypaperimg.pchome.com.tw/newroot/c/a/carolechy/content/20041021/13/1241831167.jpg)
既要抓得緊,又要放得開。當你領悟了這個自相矛盾的悖論,你也就舉足可登智慧殿堂之門。
——☁利山大·辛得勒 美
人生的藝術,在於進退適時,取捨得當。因為生活本身即是一種悖論:一方面,它讓我們依戀生活的饋贈;另一方面,又注定了我們要對這些禮物作最終的奔絕。正如先師們所說:人生一世,緊握雙拳而來,平攤兩手而去。
人生是如此的神奇,這神靈的土地,分分寸寸都浸潤於讚美之中,我們當然要緊緊地抓住它。這個我們是知道的, 凋謝了的美,逝去了的愛,銘記在我們的心中。痛苦的是,回想起那種美正閃爍其華之際,我們卻視而無睹;當那種愛正娓娓傾訴之時,我們卻不曾作出回報。
最近的一件事重重的啟發了我,使我頓悟了一個真理。當時,由於我心臟病發而入住了醫院 ,一天早上,我得去接受檢查,坐在輪椅上的我穿過院落,一出病房,迎面的陽光震撼了我全身,當時,我所有的感受就只有太陽的光輝,多麼美好的陽光啊,她是這樣的溫煦,明亮,輝煌!我留神的看了看,是否還有人欣然沈醉於這金光燦爛之中?沒有,人人都來去匆匆,大都目不斜視,只盯著地面。我想到自己也確是常常如此:總是沈溺於瑣細甚至令人壓惡的事情之中,而對於大自然中出現的美景則全然無動於衷。這一經歷所導致的頓悟,其實與這經歷本身一樣,是極普通的:生活的饋贈是珍貴,只是我們對此留心其少。
由此可知,人生真諦的是:告誡我們不要只是忙忙碌碌,以至錯失生活的可愛、可敬之處。虔誠地恭候每一個黎明吧!擁抱每一個小時,抓住寶貴的每一分鐘! 執著地對待生活,把握生活,但又不要抓得過緊,鬆不開手。人生這枚硬幣,其反面正是那悖論的另一要旨:我們必須接受“失去”,並學會怎樣放開兩手。
這種教誨確是不易領受的。尤其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滿以為這個世界將會聽從我們的使喚,滿以為我們全心投入所追求的事業都一定會成功。然而,生活的現實仍是按部就班地走到我們的面前——於是,這第二條真理雖是綬慢的,但也是確實無疑地顯現出來。
我們在經受“失去”中逐漸成長,經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在失去娘胎的保護來到這個世界上,開始獨立的生活;然後又要進一系列的學校學習,離開父母和充滿童年回憶的家庭;結了婚,有了孩子,等孩子長大了,又只能看著他們遠走高飛。我們要面臨雙親的離世和配偶的亡故;面對自己精力逐漸的衰退;最後,我們必須面對不可避免的死亡——我們過去的一切生活,生活中的一切夢,都將化為烏有!
但是,我們為何要臣服於生活的這種自相矛盾之中呢?明明知道不能將美好永久保持,我們為何還要去造就美好的事物?我們知道自己所愛的人早已不可祈求,為何還要使自己的心充滿愛戀? 要解開這個悖論,必須尋求一種更為寬廣的視野,透過通往永恒的窗口來審度我們的人生。一旦如此,我們即可醒悟:盡管生命有限,而我們在世界上的“作為 ”卻為之織就了永恒的圖景。
人生決不僅僅是一種作為生物的存活,它是一些莫測的變幻,也是一股不息的奔流。我們的父母通過我們而生存下來,我們也通過自己的孩子而生存下去。我們建造的東西將會留存久遠,我們自身也將通過它們得以久遠的生存。我們所選就的美,並不會隨我們的湮沒而泯滅。我們的雙手會枯萎,我們的肉體會消亡,然而我們所創造的真、善、美則將與時俱在,永存而不朽。
不要枉費了你的生命,要少追求物質,多追求理想。因為只有理想才賦予人生意義,只有理想才使生活具有永恒的價值。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