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關係學教師提出五個黃金守則以評估長期婚姻成功的遠景。
當你要選擇一個終身伴侶時,絕對沒有人想作錯誤的選擇,
然而當離婚率高達百分之五十時,
你便知道很多人在選擇他(她)的伴侶時犯了嚴重的錯誤。
當你問很多訂婚的情侶們為甚麼要結婚,
他們一定會回答說:「我們相愛啊!」
我相信這是人們在約會階段所犯的第一個錯誤。
選擇終身伴侶絕對不可只以愛為基礎,
這也許聽起來不太正確但其中有深奧的道理存在。
當其它成份都對時,愛就會來臨。
愛,不是結婚的唯一基礎,但它是維繫一段好婚姻的結果,
讓我再說一遍:
你不可以只用愛來營造一個終身的關係,你需要更多。
如果你有心要尋找並擁有一個終身的伴侶,這裡有五個問題要問你自己。
問題一:我們有共同的生活目標嗎?
為何這個這麼重要? 讓我這樣講:
如果你已結婚20或30年,那是一段和另一個人生活很長的時間關係。
你們計劃如何走過這段時間呢?一起吃飯,跑步?
你必須和他(她)分享更深更有意義的事情,你們必須有共同的生活目標。
在一個婚姻裡有兩種情形會發生:
你們可以一起成長,或者各自成長。
當你知道有百分之五十的人是各自成長的時候,
你便需要知道要使婚姻成功
你必須知道在生活底線上,你要的是甚麼,
然後嫁(或娶)一個和你一樣的人。
問題二:和這個人分享我的感覺與思想時,覺得安全嗎?
這個問題和你們關係的品質有關,
“覺得安全”
意思是說你能開誠佈公的和這個人溝通嗎?
好的溝通基礎是信任,相信我不會因為表達自己的感覺與思想而遭到處罰或傷害。
不要害怕對他表達感覺與思想,對自己誠實點 !
確定你要結婚的對象是你在情感上覺得很安全的。
問題三:他(她)是個值得敬佩,很特別的人嗎?
這個問題的意思是 他(她)是個高貴而敏感的人嗎?
你怎麼測試他(她)呢?
這裡有些建議:
他們是否以一般的基礎作為個人成長的方法?
他們是否認真的改善自己?
我的一個老師對”好人”下了一個定義,
那就是個~~~~~~常力爭上游並做正確的事的人。
所以問問你的另一半:
他(她)如何利用他(她)的時間?
他(她)是個唯物主義者嗎?
通常一個唯物主義者不會將改善品格列為第一優先的。
基本上這個世界有兩種人:
一種是致力於個人成長的人,另一種則是尋求舒適生活的人。
那種將舒適的生活列為目標的人,
會把個人的享受擺在第一位。
在與他(她)走上紅地毯以前,你必須要知道這點。
問題四:他(她)如何對待其他人?
促進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給予"的能力。
所謂的給予,是他令人快樂的能力。
看看這個人是否很喜歡的給予或只是個要求的人
想想看,當他對那些他不需要對他們好的人是怎樣的情形?
例如:侍者,公車司機,清潔夫等?
他如何對待父母和兄弟姐妹?
他懂得感激嗎?
如果他對那些給他東西的人都不懂得心存感激的話,不要期望他會感激你。
問題五:婚後我是否希望改變這個人?
有太多人犯了這個錯誤,就是希望在婚後”改善”他的配偶,
我的解釋是:
可能某人在婚後……回復了真性情,一切也變得鬆懈,
如果你無法完全接受他(她)現在的樣子,你就還沒有準備好要結婚。
一個人的時候﹐自由自在﹐無拘無束﹐自己愛在甚麼時候做甚麼便做甚麼﹔
而兩個人相處時﹐多多少少也有需要互相遷就﹐這種情形做成一方對另外一方周遭的控制權減低﹐故有時候﹐我們會想藉著控制對方﹐來令自己的控制權回升。
表面上這是個乾淨俐落的捷徑﹐而控制對方的辦法就是抓緊每個機會﹐提出批評﹐令他∕她自覺不如﹐然後要對方放棄他∕她的意願﹐去跟從自己的想法或做法。
通常我們挑剔對方時﹐還美其名是為對方著想﹐其實可能是要對方更好管而已。遇到不好欺負的對手時﹐少不免會吵架或冷戰﹐總之到了最後大都變成看誰比較強﹐便能令對方屈服。
這樣的婚姻﹐到頭來要比獨自的生活還要累﹐我禁不住要問是為了甚麼﹖
總結來說,墜入情網是種很美的感覺,但當你醒來時發現手指上的戒指,
你一定不希望是因為你沒有作好準備而讓自己身陷痛苦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