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11 09:58:53| 人氣99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客家年俗之正月半掛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想特別的客家年俗應屬正月十六【掛紙】

掃墓.客俗稱「掛紙」,一般係於清明掛紙,惟客屬正月半掛紙。

掃墓是我中華民族流傳孝道之一。慎重追遠,民德歸厚,木本水源,藉祭祀以朔人纇之祖,以窮生命之源。

孔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人子者敬奉父母、晨昏定省,不敢逾越,此生事之以禮。死守制,行古式三獻告別登天大禮,送親柩登中天,是為死葬之以禮。

客家於正月半掛紙,有兩種傳說,一謂客家人勤勞,利用開春時提前掛紙。因為「清明前要蒔田(耕種插秧),清明後要種豆」。正是農忙緊工時節,古時祖墳星散掛紙要好幾天,是一個極宕的「鬼頭路」。

另一說謂:客族男人多出外作「頭路」,有的要一年半載才回來免得清明節時再往返,耗工又增加所費,乃提前掛紙云。

所謂「掛紙」
就是祭墓上香前,要將漬有雞血的銀紙或黃古紙用小石塊壓在墓碑頭叫「磧紙」。以示送錢給墳裡的祖先用另一些銀紙撒在墓龜上,以示「重屋」之意。古時住的「土塏茅茨」屋頂蓋的是茅草,一年要添一層新茅草叫「重屋」。

「后土」磧的是金紙,祭墓時先拜后土,再拜祖墓。「后土」職司保護作用。

《禮記》祭法篇:「共工氏之霸久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

掛紙包含有兩層意義

一為「巡墓」即帶晚輩去認識祖先的墳。一則不致數典忘祖,再則古時墳墓多為無墓碑,日久恐被其它新墓覆蓋破壞。二為「補墓」即割除蔓草,修補墳墓。無論巡墓或補墓,都是孝道表現。

正月半掛紙的日子快到了
記的哪天年初二時爸媽還囑告我要回苗栗掛紙
我當然會回去掃墓






台長: cancer
人氣(99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同言客味 |
此分類下一篇:【客家年俗之正月半掛紙】番外篇

堂号
宗族聯繫,非常重要的節日
吾 >>> 非常注重也 !
2007-09-19 16:53:39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