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20 01:36:44| 人氣7,0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door No.71〕大友克洋的《蒸氣男孩》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然很難不帶著當初對《阿基拉》深深著迷的過往回憶而走進戲院去看《蒸氣男孩》。
懷念的過往回憶,懷念的大友克洋。尤其是這麼多年沒再看到其新作品了。
他的畫好像有一種特殊的質素,總讓我覺得不那麼的日本(更不美國),而這種氣質大約正好擊中我某部分的,細微的偏好,因此在看《蒸氣男孩》的時候,也常常能跳脫出來,欣賞那畫功。
但那種「跳脫」其實是有點出乎我意料的。是對於「劇情」的一種不夠投入,或難以投入。關於科學的力量/人文的反思,這樣的主題,當然是很一般的。但一個很「一般」的主題還是有很多作品能找到有意思的切入點,做漂亮的詮譯。《蒸氣男孩》的時代背景設定在工業革命初期的英國,也運用了一些符合那個時代的科幻想像,我應該是很愛那調調的(請見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cafebird/3/4414997/20031114165221/),但我卻不太能感受到那我本來期待著的「有意思的切入點」。
關於男孩的祖父與父親之間的理念衝突,原本就沒有絕對的對錯,但雙方的衝突點始終難以造成一種戲劇張力(從蒸氣城中跑出兒童樂園的那畫面似乎本來要更具荒謬感的)。而身為主角的男孩,夾在兩者之間,似乎比較在意的是父祖兩人的生命安全,而不是「理念」上的衝突。這或許比較接近實際的人性,但這主角也因此而顯得有些平板而缺乏更鮮明的個性,去引導觀眾跟著他的矛盾進而思考這個大主題。
我印象比較深的其實是在蒸氣城拖著龐大的身軀走向自我毁滅的時候,所有人目瞪口呆仰頭盯著那難以想像、超乎尋常經驗的畫面時,那種「親眼見識到了」某種力量的展現時的眼神(特別是史蒂文生),那種「人類一旦見識過了,便不可能停止的將前撲後繼去追求那種力量」的一瞬間,那在激動中夾雜著渴望(誓死也要打開潘朵拉盒子?)的一瞬間,好像在蒸氣城毁滅的那一刻,以一種「永難磨滅的經典畫面」的形象留在當時圍觀的所有人們-那些立場、個性、思考方式都很不一樣的人們。而彷彿埋下了一個隱喻,關於在那(工業革命)之後的,人類科學進展的各種不同面向。

PS1.看電影時偶爾會覺得片中人物的表情及情緒,和配音出來的感覺有些微的落差(例如:驕蠻的史卡雷特明明應該是在大聲喊叫的,但配音聽來卻過於平和,而搭不上那畫面中的表情),這樣的技術上的小瑕疵不知是影片本身的問題,或是戲院的問題?
PS2.講到戲院,學者影城在片尾還在跑幕後人員名單時竟就把片子切掉了,後來聽說那段的背景圖片放了很多是關於小男孩長大後的畫面,觀眾應該可以從中多得到一些電影所要傳達的關於「後來」的訊息。而戲院方面竟擅自就把這部分切掉,既不尊重創作人,也等於讓觀眾看到的是「不完整的」電影,很糟-劣劣劣。(其實很多戲院都有這毛病)

2005.04《Steam Boy》

台長: min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