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如果你到印度,可以入內祈禱世界和平......老兒敬邀
兩岸和平的第三條路--「六一九反軍購要公投」的契機
黃武雄,「六一九反軍購要公投」發起人
尋求兩岸永久和平,爭取台灣的主權「真正」獨立,這兩件事是當前台灣的主流願望,不幸也是不易解套的兩難。這個兩難使台灣的政治前途蒙上陰影,使台灣的社會詭譎不安。
幾十年來執政者的思維是依賴美國「保護」,近年更大幅度向右傾斜。最近以出售國有土地、釋股、舉債進行六千億軍購,來拉攏美國右派,即為一例。這樣的策略固為情勢所迫,但循此發展下去,台灣不只處處受制於人,國格盡失,美國及各邦交國對台灣勒索壓榨,更將變本加厲。而更悲觀的是,這些債留子孫的付出與羞辱,並無法換得台灣的安全,反過來卻把台灣推向火山口,我們的前路越走越窄,怎麼辦?
「六一九反軍購要公投」便是要舉國上下先拋棄藍綠恩怨,拋棄族群情結,一起來思考:這幾十年來執政者這樣的思維對不對?思考台灣除了向右投靠,依附美國,或聽任中國擺佈接受一國兩制,放棄國家主權之外,有無第三條出路?我們真的毫無想像力,真的只能在這兩條失去自主性的路線之間二選一?抑或我們可以回歸原點,一齊來發揮想像力,共同思考第三條出路:台灣往何處去?藉軍購案要求公投正是為了創造這樣的新場域,發展第三條路的新論述。
讓我先拋磚引玉,把問題釐清,再提出第三條出路的一種可能,供大家思辨與修正。
在戰略上執政者長年的思維是,兩岸因統獨立場各殊而分趨兩極,只好由美國居中保台,聽任其從中取利。我們有無可能改弦更張,發揮高度的政治智慧,反過來,讓台灣在中美兩大強權之間,尋求平衡點,而搖身一變,變成兩個強權之間的緩衝國?
進入新世紀,中美兩大強權之間的矛盾與競爭勢必加劇。中國極力反對台灣主權獨立的原因有二:一為中華民族沙文主義的遺緒仍根深蒂固,二為疑慮台灣主權獨立之後變成美國的附庸國,而與中國敵對。
如果我們只看到對岸中國張牙舞爪,口口聲聲不放棄武力侵台,而義憤填膺的忘了去分析它的思維,我們最後只有被迫戰爭,犧牲無數年輕人最最珍貴的生命。
另外,以今日台灣所堅持的路線,中國在前述的疑慮中也只能不斷以武力恫嚇。兩岸問題不似兩個個人之間的爭執,面對強者霸道,弱者固然可以無懼其淫威,展現威武不能屈的氣概,但國家之爭,則因為我們犧牲的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生命安全,而是其他無數人—尤其年輕人可貴的生命。
嚴肅面對中國頑強反對台獨的心理,並非懦怯。反過來唯有如此才能尋找出路。對台灣來說,由於中國的沙文主義毫無妥協的餘地,所以台灣才轉向親美,尋求美國保護。但對中國而言,則因台灣長年「依附美帝」,中華民族的沙文主義才愈為強固。
對於中國的沙文主義,我們無能為力,只有寄望於時間,期盼中國內部經濟與社會結構的轉型會有助於鬆動沙文主義的教條。我們能做的是:先解除其附美仇中的疑慮,然後對內對外承諾三十年(甚或五十年)維持現狀。在這三十年內讓台灣朝向「永久中立國」的理想發展:提出裁軍,以作為兩岸經濟文化正常交流的前提,並保留給中國於三十年後尚有統一的可能,亦即三十年後由台灣人民自決,選擇「成立永久中立國」或「與中國統一」。在三十年內,台灣因裁軍並放棄軍備競賽,得有大量資源投入社會重建,而成為台灣自漢人移民以來首次出現的太平盛世。三十年間,台灣對內可致力發展社會民主,對外則協助推動世界和平。對內因把統獨爭議留給下一代決定,雙方支持者不致因歷史情結而對壘分明,而且「永久中立國」的理想取代原本帶有右派色彩的台獨,將有利於消解「民族主義者」的相互抗頡,進而慢慢消弭族群衝突。在這種氣氛中才可望凝聚共識,把心力放在社會民主的發展,釋放台灣的社會生命力。至於對外,一方面爭取以「過渡時期台灣」加入國際組織,會比今日容易,另一方面因「永久中立國」的理想有助於世界和平,較易於獲得國際愛好和平人士的支持,也可能因而逐漸贏得中國內部開明人士的認同。相對於今日台灣外交完全受制於美國右派,甚至公開支持美國毫無正當性的親伊戰爭,「永久中立國」的定位,將轉而樹立起台灣在國際間的愛好和平的形象,而利於台灣打開國際的生存空間。
上述提出的方案,遠非完美無缺,但它試圖開始第三條路的思維。相對於目前一昧依附美國右派的路線,它有更多的轉機。兩岸戰爭無論如何要避免,年輕人的生命高於任何偉大的政治理想。「六一九反軍購要公投」的社會民主運動,目的在於創造一個新時機,透過公投論壇,吸引更多有識之士發揮想像力,參與思考,共同尋求台灣的出路,把台灣從亞洲的火藥庫變成一座和平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