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9-17 10:38:25| 人氣16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和和機械- 和和秀磁浮雷射切鈑機 全國第1台

未上市股票撮合,0938-826-852 張R line- money826852

和和秀磁浮雷射切鈑機 全國第1台

和和機械在彎管機和金屬圓鋸機是亞洲第一大,全球前三,是台灣機械產業在世界競賽場中的隱形冠軍。除傳統機械,在2007年時就開始跨足光電產業,是全球第一家切入3D光纖雷射切管機的領域。

近期更和歐洲技術合作雷射應用設備,發展出全國第1台「磁浮」雷射切鈑機。採用磁浮列車的技術原理,在高速運轉中,機件幾乎沒有摩擦力、噪音,除速度比傳統雷射切鈑金更快,精度提升並降低損耗。這1台台歐技術合作的「磁浮」雷射切鈑機,將於此次2020台灣鈑金雷射應用展中展出。

和和另還展出9軸機械手臂雷射切割機,切割成型管件。11軸的全自動化雷射切管機及CNC自動化連線彎管機等高階自動智慧化機械,不因疫情影響而暫停前進的腳步。

董事長林志遠說,因為要深耕全球雷射切割的市場,和和投資10億在南崗工業區建置新廠,在光電產品線中又增加生力軍。預估新廠落成營運後的3年內,集團營收可成長20%以上。占地3,000坪的雷射應用研發中心,期望可帶動台灣產業上下游往前邁進。

台灣的產業界裡面有不少的隱形冠軍在世界競逐。以台中精密機械園區裡的和和機械為例,和和是一家40年歷史的金屬圓鋸機及彎管機公司,產業規模是全球前三大。產品發展的軌跡從手動單機到自動化連線系統,現更進步到機械可智慧運算最佳切割方式、建議最少廢料製程、無人化操作及跨國遠端監控等,從勞力密集的傳統機械提升至智慧自動化領域。

和和機械投資10億南崗建廠 三年後股票上市櫃

隱形冠軍、全球第二大彎、切管設備製造廠和和機械董事長林志遠今(3)日宣布,和和將投資10億元在南投南崗工業區建立國內最大鈑材雷射切割機製造基地,集團並規劃三年後股票上市櫃。

據了解,和和已成功併購俄羅斯當地一家雷射切割機龍頭廠,並計畫將技術移轉至國內,而南崗新廠占地3,000坪,預計2022年投產。

和和機械創立於1979年,公司資本額6億餘元,目前在台中精密機械園區、台中工業區及大陸張家港設有三處生產基地,兩岸員工約500人,去年營收近20億元,營運規模不大,卻是亞洲排名第一、全球第二大的彎管機與圓鋸切管機製造商。

全球知名汽車大廠豐田、本田、現代、通用等,如果少了和和生產的彎管及切管設備,許多如排氣管、油壓管等重要零組件,恐怕都將無法如期交貨,連帶影響汽車的組裝上市,其在產業供應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和和的客戶也涵蓋健身器材、航太、家具家飾及醫療、電動機車等,除了喬山、力山、岱宇、益張、中華汽車等,大陸電動機車九成以上也都是和和的客戶。

為了打世界盃,和和早在15年前就啟動海外併購計畫,並採取品牌雙掛名策略,共同經營聯合品牌,第一家併入集團旗下的英國彎管機製造大廠「Langbow」,讓和和成功打進英國市場,並在歐洲建立灘頭堡。

2016年,和和又透過入股方式,與創立超過60年的瑞典彎管設備老廠Herber結盟,讓和和的SOCO品牌與Herber雙掛名。透過這項結盟,和和進一步拓展瑞典、德國及東歐彎管機市場。

去年美中貿易戰火延燒,和和營收仍逆勢成長14%,其中大陸市場僅衰退5%。總經理羅嘉宇不諱言,主要歸功於集團分散產業與客戶的政策,去年汽車產業景氣不佳,但和和在航太、健身器材及醫療等產業,卻有大幅成長。

和和業績連續五年成長,去年在一片衰退的機械產業中異軍突起,以員工年終獎金發放為例,從基本的4個月到8個月,在業界一枝獨秀。

展望未來,林志遠說,和和看好電動車、醫療及鈑材雷射切割市場前景,預計2022年營收將挑戰30億元,並推動股票上市櫃。

市佔冠亞洲 幫法拉利「出氣」

這個是法拉利的排氣管,很漂亮吧?」像是把玩工藝品,和和機械董事長林志遠認真地將三個金屬片併在一起,一邊解釋,「我們用雷射切出來的。」作為亞洲第一大的圓鋸機及彎管機製造商,和和機械其實很深入你我的生活,隱身在你我熟悉的日常用品背後。

不只排氣管,汽、機車各式由管子構成的零配件、桌椅家具的鋼管骨架、醫療輔具,乃至健身器材的握把等,只要與金屬管相關的製造,都需要用到和和機械的設備。

「管子太多了,安全氣囊裡也有,一台汽車大概有五、六○%都是管子,」林志遠解釋。

一九七○年從成大機械工程系畢業,先是捨棄中油工程師的穩定生活,跑到瑞典籍的貿易公司擔任銷售。

他在一次參加德國漢諾威展覽,見識到國外金屬切管的先進技術。業務嗅覺敏銳的林志遠,看到台灣自行車等大量應用金屬管類的工業正在起飛,管類成型的機器設備應該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金屬管子成型設備的市場不是那麼大,大概只有工具機產業主流的車床、切削機的一半,」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指出。

但和和機械卻成為利基小市場的隱形冠軍。

從西裝筆挺到黑手製造

在那大學生稀缺的年代,同學多半在響叮噹的公司擔任中高階經理人。同屆的風雲人物還有前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董事長林信義、前中華汽車總經理蘇慶陽等人。林志遠卻選擇放下外商公司副總經理的頭銜,和同學合夥創業,勇敢挑戰相對獨門的領域。

「出門從轎車到機車,出差是五星旅館變汽車旅館,過去外商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變成只有鐵皮屋的廠房,」成大機械工程系副系主任黃聖杰提起這位傑出校友,從西裝筆挺到黑手製造的創業路。

一九七九年,在台中北屯租了個小場地,雨太大淹水就會淹到膝蓋的鐵皮屋,連員工才三、四個人。「一個人要當好幾個用,自己要兼工程師設計畫圖,也要兼國貿人員寫信發電報,」林志遠捲起袖子就風風火火地做了起來。

作為台灣第一家圓鋸機廠,和和機械將第一個產品推出去參展,就收到來自各方熱烈的迴響。

「大家沒有看過這麼容易把管子切斷、切得這麼漂亮的工具,」林志遠說。

當時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德國和日本。在後頭追趕的和和機械,如果選擇代工、OEM(委託代工)是最簡單的路。但林志遠卻從第一台機器開始,就堅持以品牌名「SOCO」做百分之百的自有品牌,連貼牌生產都不願意接。

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機械設備,為什麼對於品牌要如此堅持?

「品牌」等於「品質」

林志遠認為,「我一定要有品牌,讓客戶認識這個品牌代表的品質,如果隨便貼上別人的牌子,品牌的價值不會跑出來。」

打歐美市場,就與當地合作的公司採雙掛名的方式,共同經營聯合品牌。在英、美分別與管類成型廠商Langbow和Haven合作,借力使力,讓和和機械成功滲透歐美。

顧客切了管子,需要彎曲,那就從圓鋸機,做到彎管機,和和機械繞著顧客的需求跑。

銷售策略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豐田、現代等汽車大廠的供應商,都是和和機械的客戶,大客戶雖然具有指標性,但是單一客戶佔總體營收,比率都不超過五%。地理區域來說,最主力的中國,營收份額也維持在四分之一以下。

研發經費佔營業額的一成,幾乎是台灣一般企業的兩倍,是和和機械維繫第一的憑藉。

服務員也有甲、乙、丙三級

就像許多傳統產業面臨「找不到人」的困境,機械相關背景的年輕人,紛紛往科學園區、往電子業跑,和和機械決定靠自己培訓。

「從現場作業員、組裝,到研發工程師,統統都要經過公司的培訓、考試,通過內部的認證才能夠上生產線,」林志遠解釋,「我們讓一個不夠資格的員工上線工作,不是很對不起客戶嗎?」

內部的認證制度,盤點了人才庫,也激發B咖人才,挑戰A咖的工作。

機器設備廠不單純只是生產製造,「服務」也是關鍵。

除了產品問題的排除,還要協助客戶針對如何操作設備進行教育訓練,包括如何編寫程式、畫設計圖。跟技術人員一樣,和和機械的服務人員也有甲、乙、丙的三級認證,需要通過乙級以上的考核,才具備海外銷售服務的資格。

「夠資格的人才能做」被強調放大,因為林志遠認為這樣「比較踏實」。在各個層面扎實耕耘,讓和和機械逐漸追上競爭者。

品質好、服務迅速,價格卻只要對手的七成。在成立二十五年後,和和機械甩開日本,在圓鋸機及彎管機的領域拿下亞洲兩成市佔,登上龍頭。

亞洲第一還不夠,要繼續向上,林志遠想辦法將所有的員工都納入智庫,「把整個公司的人都當作研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動腦筋。」他在公司電梯門口掛著信箱,員工有任何提案、任何新想法,都可以丟進去。

什麼都能提案,什麼都不奇怪。掃地沒掃好,該怎麼掃比較好,也可以提案。一個提案,獎勵五十元的便當,如果案子被採納,還另外有獎金。

從這個制度收割的創新點子很多。例如,由金屬片緊密排列的散熱片,傳統做法是像切蛋糕一樣,一刀一刀慢慢切;服務人員見到客戶的做法後,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自己設計出把許多刀片放在一起,像是切蘋果器一樣,做出一次就完成切割的機器?這個想法,不僅獲得落實,甚至進一步申請到專利。

十年下來,累積了兩千多件提案,平均每個工作天,都有新點子冒出來。從管理提案到技術改良,包羅萬象。

整個公司的人都是研發

大家願意提想法,是因為公司的目標透明、明確。公司一年開兩次大會,營業額多少不是祕密,獎金福利也不是黑箱。

年初的大會設定今年目標,明白揭示如果達到目標,年終獎金會是多少。年中的時候再開一次,檢視半年來目標達成度到了幾成;如果追加目標,那麼獎金還會再增加多少。清清楚楚地告訴全體員工,公司要往哪邊努力。

與和和機械有技轉合作的工研院南分院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主任洪基彬觀察,林志遠本身的特質,帶動了公司不同於一般傳產公司的企業文化。

印象中冷硬的廠區,有條不紊、整潔有序,牆上還掛著畫,有些是林太太畫的,有些則是他自己畫的。

「這是我的爸媽,一看就曉得是農夫嘛,」林志遠介紹著自己座位旁的畫作,出生於高雄農家的他,講起話來不脫農家子弟的樸實,沒有花俏絢麗的管理,就從人與人的關係和需求出發。

除了員工餐廳,還有一大間和室,讓員工午休時可以去睡午覺。熱愛登山、親近大自然的林志遠,把辦公室內的會議室都以台灣高山命名,辦公區的牆面是冷杉、鐵杉的圖樣。工作時也像是在雪山、奇萊、阿里山裡頭腰繞盤旋。

「不創業,社會會萎縮,」三十二歲就創業的林志遠鼓勵年輕人,「創業才能激發很多東西,創意都是很辛苦的時候才會蹦出來。」

從高材生到黑手工程師,從鐵皮屋到台中精密機械園區挑高、明朗的廠辦,不從眾,林志遠闖出不一樣的路,台灣也因此多了一家隱形冠軍。

公司簡介

台灣和和機械創立於1979年,以雷射切割機、 切管機、彎管機和管端倒角機爲公司的營運主軸。超過30年的技術經驗和研發能量累積,目前金屬管棒材切管機和彎管機的市場佔有率和規模是亞洲第一,全球前五大廠。

臺灣和和機械從事生産管材類加工機械已有30多年歷史,技術力量雄厚、開發力量強。在臺灣同類行業中率先於1995年通過 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也是爲數不多能自己開發編寫CNC彎管機數控軟體的公司之一。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和中國大陸設有分公司,具有年生産較高階彎管機等機床設備2000多台能力。産品銷售覆蓋歐、美、東南亞各地。

爲了因應全球化布 局,和和機械不僅在臺灣擁有2座生産基地,在大陸張家港市有和和機械(張家港)有限公司生産基地及20多個分公司,馬來西亞分公司、英國分公司,加上全球約40個代理商的市場通路。我們相信及秉持的信 念是,和和機械的品牌形象 不只是一家機械製造工廠,而是提供客戶服務的 企業。

如何創新價值及增進 研發能量,和和機械展現了其獨 特的人本精神,把最核心的公司價值回歸到 “人本的關懷”。先 重視員工關係,建立起公司的願景、 使命及責任感,不論是CEO還是基層員工,都能受到人本的關懷,讓這些很開心在工作 上的員工,去贏得顧客的信任,推動顧客滿意,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 標。唯有重視最基本的人文,才能讓員工發揮創意,創造出最符合市場需 求及環境保護的機器設備。

做爲CNC金屬加工設備的領導廠商,和和機械憑藉著豐富的制 造經驗及研發能量,且和世界各國的合作夥伴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因爲和和機械傾聽客戶 的聲音,落實創新價值,提供了先進的機器設計,人性化的操作介面及功能,迅速服務創造客戶滿意。展望未來,和和機械不僅是亞洲第一,更要把臺灣精品推向世 界第一。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52579072   訂閱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查詢最新營業狀況請至 財政部稅務入口網 

公司名稱

和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Google搜尋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SOCO MACHINERY CO., LTD.) 國貿局廠商英文名稱查詢(限經營出進口或買賣業務者)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SOCO MACHINERY CO, LTD.

資本總額(元)

479,862,490

實收資本額(元)

479,862,49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47,986,249

代表人姓名

林志遠

公司所在地

臺中市南屯區春社里精科東路3號  電子地圖 

登記機關

臺中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068年08月28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08年11月07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CB01010  機械設備製造業

CB01030  污染防治設備製造業

CE01010  一般儀器製造業

CN01010  家具及裝設品製造業

CP01010  手工具製造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H703100  不動產租賃業

H703090  不動產買賣業

H701010  住宅及大樓開發租售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台長: bucky0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