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餐廳服務25年的老服務生
家裏有一個臥病在床的妻子
外頭有個自己不愛的女友.......
每每遇上挑三撿四的奧客
這個人生劇本
非常的不合服務生的意
門一開
忍不住的去罵創造他的上帝
這個故事的創造者
”劇作家”
今天看了一步很有趣的電影
用劇作家與劇中人創造出一種很微妙的關係
劇作家之於劇中人
猶如上帝般
筆下要生即生,要死即死.....
劇中人之於人生
對未來未知的可能性
忍不住的屢屢開門通往上帝的家
請求他給他個美好的未來
happy ending 對句作家來說並不是個有張力的好劇本
有意無意的讓服務生不停的遇到麻煩跟挫敗
但畢竟他是主角
劇作很願意給他空間
其他來找劇作家的角色顯得就沒有好下場
無禮的行為下
直接就是”賜死”
很諷刺的黑色幽默
雖然節奏不怎麼明快
但對於人生的無可奈何倒是比喻的非常搞笑
不是那種刻意的搞笑
反正就是黑色幽默你會意過來時
忍不住微笑
當人生掌握在一個平凡的劇作家身上
你也演不出什麼好劇本
以為衝擊之下
會找到美麗的果實
但惹火了上帝或是上帝決定放棄你
呵呵
就會跟服務生一般
電影囉
有機會可以去租來看
好像逝去年金馬參展的片
服務生之死’waiter”
以下是別人寫的
(果然我對大學學的東西有點忘掉了,寫不出這種如美學課本中的出來的文字)
一齣如同「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被創作出,充滿現代性的角色──服務生艾德加,彷彿就是現代主義底下的大眾。一個小人物、缺乏個人意志,被操控的無能者,而其角色也永遠只是一個服侍者──太像服膺上帝的子民了!現代主義不就是從基督教精神而來的嗎?韋伯如是說。
同樣的,由於作者的亂加竄改,劇本呈現不連貫性,因此,妻子可以無故消失,或是莫名其妙便捲入不能承受的糾紛,又如同後現代主義觀點下,那些電視劇的破碎性。一種失焦的人生,卻同時又被一種強有力的精神力給束縛,於是,小人物只能向神──編劇控訴。
但有趣的是,神──編劇也會不甘其擾。神是無法同時滿足自己的意志,又同時滿足人的期望。因此,神與人天生應該是衝突的,而不會是妥協的。在如此焦慮的情況下,神最終只能給予角色最後的審判──殺掉不想要的角色,並且,打上「END」。只有世界結束了,神才不會被干擾,而剛才的一切,只是神的一場遊戲。
於是,又回到老問題──存在主義的問題形式。只是,現在問及存在,和70年代不同,之前是重新思維,如今卻是迷惘。而存在會是永遠的問題,如果從現象學來看的話。
文章定位:
人氣(133) | 回應(1)|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