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形這個概念是什麼時候出現的,我不太確定,大概是黎曼首開其風氣,黎曼是高斯的得意門生,一生貧病交迫,來不及接任正式教職,就一命嗚呼了.數學家苦命的不少,例如伽羅瓦,阿貝爾,羅摩奴闍等人,都是天份特高,福份特薄的幾位.
自從文藝復興開始,西方發生了天翻地覆的鉅變.在繪畫上,透視畫法運用消逝視點營造出前所未有的立体效果,一幅畫中只存在一個消逝視點,能產生非常逼真的圖像,至於是誰想出透視畫法,我也不太清楚,但可以知道,這種新穎的技巧快速催生了一種新的學問,數學家從中發掘出一種稱為畫法幾何的學問,或更一般意義的射影幾何.
射影幾何是第一種非歐幾何,創造出射影幾何的數學家們,可能沒有意識自己已經跨出了很關鍵的一步,事實上,在射影幾何問世之後相當時間,他們還在爭論第五公設的合法性.
射影幾何,顧名思義,它的基本概念是將一個立体投影到一張紙的表面,各位可以想像一台攝影機把外景曝光在底片上,那就是射影的意義.
如果反過來看,從底片投影回真實的景物,我們剛好得到一個由非歐幾何轉換到歐氏幾何的漂亮的例證,也就是說,所謂兩平行直線相交,在底片上投影法繪製的圖畫就可以一目了然.
回過頭來,我們談談流形,流形的概念基本你可以看作是沒有特定形狀的幾何物体,它可以是一個圓,一個球,一塊橡皮擦,一個阿米巴原虫的形体,唯一規範流形定義的就是這種幾何物体在局部呈歐氏空間性質.
於是,我們進入了分析(其初等形式即微積分)的世界.
”局部”這個概念源自微積分,在分析學裏,有很嚴謹的定義,我們拋開抽象的數學術語,所謂”局部”,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上一篇文章,我們提到最早的人類是從歐氏幾何開始研究幾何學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有限的經驗讓我們以為地球本身是平的,之所以會如此是因為相對於龐大的地球,我們生活在很”局部”的地表,在這個很小片的地表上,地面彎曲的程度很微小,幾乎可看做是平的,所以我們使用歐氏幾何來蓋房子造橋不會發生大問題,要是我們像小王子一樣生活在那麼小的星球,我們很容易發現不但很難蓋房子造橋,甚至走路都要小心撲空摔跤呢!
所以流形就是在每個”局部”,我們都會以為自己身在平地,一點也意識不到這個流形本身可能長得奇形怪狀.
至此,在龐加萊猜想中,流形,局部,歐氏空間,都得到了初步的理解,接下來,還需要討論”同胚”,”單連通”,”封閉”這幾個詞的意思,這樣,我們又從分析跨到了拓樸學.一個問題裏面包括了幾何,分析和拓樸,足見其牽涉之廣泛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