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是這樣的,美國一直以來的儲蓄率都很低(當然也不是如一般以為的那麼低,原因是美國人有一些儲蓄是隱藏在各類退休基金,而美國一般不將這類未來所得列入儲蓄項目),其意義乃表示可用以再投資的資本缺乏,為了補足此缺口,需要引入外資來填補.過去十年,狂飆的美股和堅挺的美元隱藏了低儲蓄率的危險,美國經濟仰賴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入來平衡不斷大量消耗的財富.
當美元持續下跌(其原因,各方普遍認為是雙赤字所造成,這邊就不再贅述),持有美元資產就變得缺乏吸引力,於是外資紛紛自美國資本市場外逃,其中也包括美國本土的大型企業機構,這自然造成美國本地資本挹注減少,部份工廠可能關閉,失業率促使消費市場不振,進一步惡化經濟.
因此美國前財長魯賓認為美國的財政政策問題出在未有效控制赤字,因為根本源頭在於美國政府未有效控制赤字,結果為了支付累積發行的公債利息,必須再舉更多新債,同時小布希總統推動減稅方案,又使聯邦政府雪上加霜,大量舉債的結果,可以想見市場未必吸納得了如此巨量的美國公債,而實際上,可能透通公開市場操作,以印鈔票的方式為聯邦預算找錢.
通常,普通的國家如果依照美國的作法,早已發生超級通貨膨脹,美國能經過長期擴張,到如今才反映實際的經濟体質,實在是佔盡了便宜,關於美元這種特殊的地位,經濟學家們已討論很多.
市場的胃納有一定的限度,即使是美國也不例外,印鈔票的作法只是造成物價上揚,這一方面由匯率貶值,進口貨物漲價來反映,一方面,從貨幣數量說的觀點,通貨膨脹始終是一種貨幣現象,市場上東西就那麼多,更多的錢,均分到每樣貨物,只是使每樣貨物的標價上升而已.
有人問我要擴張景氣不是應該採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嗎?為什麼有人主張美國經濟要靠美國人增加儲蓄來拯救,而不是更加增加消費幫產品找買主呢?
問題是寬鬆的貨幣政策也有它的限度,當貨幣數量大到一個程度時,再多的貨幣已無法產生貨幣幻覺,這就是所謂流動性陷阱,所以葛林斯潘才會開始升息預防通貨膨脹的發生.
長遠來看,美國人民需要多增加自己的儲蓄,才能一方面填補美元貶值,資金外逃所留下的投資資本空缺,另一方面減輕未來美國政府的社會負擔,避免掉進阿根廷那樣子的慘局,但我個人認為美國政府持續在世界點燃戰火,花費大量軍費才是真正可能使美國跌進萬劫不復的財政黑洞.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