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那時代讀小學,大都經歷過養蠶,不知道現在學校裏還有沒有這樣的課程.
那時候,我很好奇,一隻肥肥的蠶寶寶,怎麼變成細長有翅膀的飛蛾呢?
曾經興起一個頗殘忍的想法,各在成蛹的第一天,第二天,直到最後一天,都剖開來看,在我幼小的心智裏,想像可以據此畫出每一階段的變化,這是件讓人很有興味的活動,感覺像在分解超合金變形金鋼的變形圖譜.
這就是一個小小科學家萌芽的苗,但苗終究只是苗,我的蠶還活不到成蟲,證明了我實驗天份的缺乏.
多年後,偶然遇上一本昆蟲學的書籍,才知道並沒有這種中間變形的階段.
蠶成蛹之後,先是化為一灘生命液,然後生命液慢慢凝固出新的蟲体,如果中間的時刻被剖分,只會發現一灘稠液,變形金鋼的分解圖譜純粹是一種幻想.
閉關中的蠶,究竟有什麼思想?有感覺嗎?知道自己是誰嗎?
似乎在這種不清不楚,迷迷糊糊的過程中,蠶羽化了,完全變態成另一種生命形式.
菩提達摩面壁九年也是這樣的過程嗎?
我望著刻下影子的石壁,默然良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