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苦口婆心,孜孜不倦的運用三寸不爛之指打了千篇一律的字,終於沒有白費力氣,在尚和這齣「玉琳國師」裡有了回報,押韻的唱帕多了,硬要說唱帕的問題,就是用七字仔唱長短句,聽起來就很怪,反而四句聯用變調仔唱,七字仔硬唱長短句。
「玉琳國師」是源自星雲法師著作「再世情緣」,1992年中視製播成八點檔,由楊慶煌和況明潔主演,3年前有重播過,所以土豆網現在看得到。以玉琳國師唐、清兩世為故事,唐代的玉琳是醜陋的在家居士,珍格格最後愛上他的美心,而不計較外表;清代是主幹,從迫婚到國師到玉琳得道,珍格格苦苦追尋仍然一場空為結局。
連續劇更改原著並不多,只是加入吳良輔這個奸角,而「玉琳國師」似乎因為時間關係,只挑他中意的片段演出,而且思維要用跳的,上半場還好,下半場遇到順治、封國師,然後就去行腳,之後遇到山賊,講了母親云云就皈依?順治為什麼要出家?玉琳就因為師兄講話就去行腳?最後遇賊時,岩頭又怎麼找到他,也沒有交待。
原著的玉琳是精通佛法,對師兄玉嵐(岩頭)也沒有不敬,珍格格則是厭惡佛法的活潑千金女,兩者擦出的火花才會引人入勝。到了三小時的歌仔戲,對前世交待少,只有珍格格看到醜玉琳昏倒,然後玉琳要求變漂亮?完全沒有讀通佛法裡「外表只是臭皮囊」,所以前世玉琳是不通佛法;這世的玉琳唾棄濟公式的師兄岩頭,還跟他對著幹,還要跟他比評,爭取師父好感,更是沒有出家人的四大皆空之心,所以這世佛法也是不通,那又怎麼渡化珍格格跑香?也就有所謂貪嗔癡會用女人和金錢去誘惑玉琳了。
結局最扯,大家都出家,就因為玉琳佛法厲害?原著裡珍格格只能遠遠看著玉琳傳佛法,就令人一陣心酸,遠比她出家的場景令人感動,最後玉琳在法王寺一年了,還有人不知道他是誰?
演出這種佛教戲,會有基本觀眾的出家人,大概50~100左右吧,今天大概坐了七成滿,出家人也不多,只是「玉琳國師」這樣挑片段,觀眾要跳躍思考的戲碼,小編實在沒什麼慧根,根本不知道其主幹是什麼,要告訴觀眾是什麼,只當折子戲欣賞,大概也是傷害戲團吧。
真要演出「玉琳國師-再世情緣」,有兩條路:第一條是加重前世,珍格格愛上醜玉琳美麗的心,結局演到洞房跑香,玉琳離開結束;第二條,前世重要演出,第一幕是珍格格愛上醜玉琳的畫;第二幕是珍格格被醜玉琳嚇昏被他救以後,因為他的善心漸漸接近他。之後就接今世,珍格格遇到玉琳,迫婚、洞房跑香、行腳遇到順治,封國師,順治因為董鄂妃之死出家,玉琳此時再去行腳為國祈福才有原因,因為是替皇帝去的,此時珍格格就追隨他,聽他傳佛法。
最後談一下演員,岩頭的三花像是硬加的,沒有連續劇裡的自然,因為他每次出現常常都是在跳舞,裝瘋賣傻的嘻笑怒罵才是正確的表演方式;貪嗔癡蠱惑玉琳,但是方向不對,像掙扎婚事時,是以救人和對珍格格的感情去困惑他,而不是俗物去媚惑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