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看到「4P」,有沒有很緊張刺激?以為要談什麼房間裡香艷火辣,只能在暗中行的事..當歌仔戲開演的時候,布幕拉起,門也關上了,觀眾席也暗了,是不是關起來的房間的事?如果你想歪了,就是你....偏偏這「4P」是行銷不可或缺的。
行銷學講究「4P」,歌仔戲偶像當道,所以要多加1P--「PERSON(人)」。除了明華園以外,很多團都還是這團的大戲也有他,那團大戲也有他,這齣演三花,那齣演小旦,再下一齣變成小生.....歌仔戲的的經費拘据,為了顧三頓也沒辦法,但是變成偶像大眾化,要看偶像太簡單,也就不稀罕了,看看許多外國演唱會,或是歌劇來台表演,為什麼有人前幾天就跑去排隊,甚至一票難求,說穿了就是「稀奇」,因為很少看到,所以吸引人。
而明華園正是箇中好手,從陳勝在演出蕃薯官一炮而紅,鄭雅升和陳勝在偶而接演台灣奇案;孫翠鳳演出不少連續劇,最近演出「祖師爺的女兒」,大大提升名氣,也就更大大提升孫翠鳳偶像的地位,加上她一年才一齣大戲,保安宮季、文化請戲車拼等等場次可以看見陳勝在或孫翠鳳機會少之又少,其他文化場次也不多,所以在歌仔戲場子一年出現次數少之又少,保持相當的神秘感,又有連續劇傳達偶像的訊息,拿捏得相當好,所以明華園的戲就更加有戲迷願意買票進去看,明華園5P之PERSON是100分。
由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能夠善用戲迷的偶像情節,不要一齣戲偶像全部集聚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各團,這樣就比較能吸引戲迷買票進場,買一級票接近偶像。這需要各戲團願意培植駐團台柱,而不是要演大戲了,就四處調人,也因為每團年度大戲時間都會錯開,所以演員演那一齣沒有衝突,這一齣演小旦,那一齣演三花,粗角、老生來一下,小角色加減好....有固定台柱演員的,除了少數由廟口團提升上來的團隊以外,幾乎都是請將方式完成該團的年度大戲,甚至廟口文化團隊有時候也為了加強某一角色,也必需進行借將的動作。這樣偶像的神秘度不見了,這一團有他,那一團有他,加上團藝會每年都有「廟口好戲作伙來」一齣88萬的廟口戲製作,為了首演,借將更是常見,所以也不一定買票才可以看得到偶像,加上其他演出不少,所以也就降低了神秘度,間接影響票房。
各團應有最基本的主角演員,保持神秘感,不要來來去去,為了提升知名度的媒體曝光率是應該的,現在最多人看的長壽連續劇,歌仔戲演員也可以去演,不一定要演男女主角,演個有特色的配角也可以,只要能亮相,能爭取螢光幕,就達到目的,也可以顧腹肚,更加可以培植fans。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