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19 06:26:41| 人氣2,914|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公民的消費責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上超市買東西。

拿一個塑膠袋買幾根節瓜,拿一個裝蘋果,再拿一個放橘子。如果是一顆檸檬可以不必放塑膠袋。跟台灣許多超市一樣,每一種裝在塑膠袋裡的蔬果要拿去秤重貼價格。走到魚攤看到鮪魚正在特價,漂亮新鮮,半透明的魚肉像紅寶石般深邃晶亮,分外誘人。上面標示是印度洋捕來的,換句話,不是養殖的,我猶豫了一下。我不是寫過關於海洋漁獲減少盡量少吃野生海魚的文章嗎?掙扎了幾分鐘後,還是買了一塊,服務人員裝在錫箔紙袋裡。我對著錫箔紙袋多看了兩眼。

繞了個彎,去找開心果,有一個牌子的開心果我特別喜歡,可是只有125g小包裝,從架上拿起一小袋心裡嘀咕了一下:為什麼沒有大包裝家庭號的?

回到家後,泡了杯茶,打開一袋剛買的餅乾,發現一盒餅乾裡竟然還分成兩個錫箔小包裝 – 完全沒必要。記住它,下次別買了。我從保溫瓶中倒出熱水泡茶。

我很久不買瓶裝水了,改用濾淨器。其實法國的自來水是可以生飲的,濾淨器是想除去有時過重的氯味。每天早上燒一大壺熱水放在保溫瓶裡,一整天都可以拿來泡茶喝,不必再燒水,也不用電子保溫熱水瓶24小時的電量去維持它的熱度,而老實說,保溫瓶裡的水溫會慢慢降溫,80度90度通常拿來泡茶正好。後來發現,過去每天泡兩次咖啡兩次茶要燒四次水,除了泡咖啡還是得現煮熱水外,現在一天只燒一兩次水,但是日子並沒有更不好過。

我本來不是這樣的。我從來都不是什麼環保尖兵,也不是道德勇士,更不認為自己的謹言慎行,一舉一動可以改變天下,拯救世界。更經常是,像剛才買鮪魚,我也有脆弱,”不道德”的時刻。

我發現自己這樣的改變其實是有點不知不覺的。

法國環保部長有一次去開會,被記者報導他的司機在樓下等他,半小時之間沒有熄火,製造廢氣污染。打開當天世界報的經濟版,跨版頭條標題:學會如何在未來的天災中保護自己。內容是最近在巴里島開的世界環保會議,工業國家要列出多少預算才能預防未來因溫室效應可能引起的天災。法國經濟部長認為,經濟成長應該將環保污染的代價計算進去才是對的。

所有的事情越來越常被放在環保的放大鏡下檢視。電視報紙也幾乎沒有一天的新聞報導沒有跟環保有關的議題,法國在歐洲絕非環保模範生,相反地,許多實際行動上,法國遠遠不如鄰近的德國荷蘭。但是這兩年法國媒體與資訊慢慢地將環保意識放到我的生活裡來,朋友間也越來越常出現這樣的話題。

我正在讀一本介紹世界頂級風格旅館的書,入選的旅館幾乎都強調天然質材,環境保護。可是這樣的句子是否只是商業手段?許多環保姿態不過是一種商業手段,文化美容。例如,某位在馬爾地夫的旅館主人強調建材都是天然的:”房間的角落是由一根松木做為支撐,而這其實是電話線桿,是從加拿大來的…連土壤都從印度進口”。這位標榜愛護環境珍惜自然一晚要價上千美金的高級旅館主人沒想過”從加拿大印度進口”意味著釋放多少二氧化碳在大氣層中?

環保成了顯學,成了最好的文化美容品或是商業促銷賣點。腦筋動得快的商人早就搶先”流行”環保,擺出各種姿態,學會各種語彙,唯恐天下不知。

前一陣子有台灣商人將一輛古董車拆解,零件提供給藝術家創作,理由是這輛價值千萬台幣的古董車污染嚴重,為了響應環保,他將之捐出做藝術創作。我們看到他的照片出現在不少媒體上。我不懂一輛排氣量高的昂貴古董車如果已經不上路了,還是有它的古董價值,為何非得將它化零為整地拆成千萬片,再分給藝術家去搞創作就是環保?這是真正的環保還是”政治正確環保”?還是套一句有名的俗語:提籃子假燒香?

我想起剛才離開超市時的一個景象:我和一個先生擦身而過,猛然聞到他身後留下一股異味,流浪漢身上特有的異味。我轉過身去,看他慢慢地走近食品架,拿起一盒盒餅乾來看,又放回去。再往前走,又拿起一袋什麼來看,看了許久,很不捨得的,又放回去。

我遠遠地看著,心底一陣酸楚,手上的提袋越來越沈。

窮人富人,社會上每個人對責任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有能力注重生活品質,是有品味的中堅階級,消費能力越強越高,是否就該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不,這個地球,自己的別人的孩子,付出同等的責任,公民責任。

我並不認為每個人都該是環保道德完美者,也不認為所有的行為目的都應該只放在環保的標準和視角去看待,可是你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還有多少是你可以做得到而未做的。

我從購物袋裡把優酪乳奶油鮪魚放冰箱,水果放果盤,牛奶放櫃子。裝過水果蔬菜的幾個塑膠袋一一收起,下次去超市還可以再用,雖然難免引人眼光,可是我漸漸不在乎這些眼光了。

環保像信仰,發自內心,但是也來自教育,來自認知,來自對現在的珍惜與對未來的承諾,不該強加道德或宗教壓力。心裡那份踏實安穩的感覺,只有自己知道。

打看電視新聞,正在報導一本年底消費指南的小冊子。因為法國年終節慶是大啖海鮮美味的季節,消費量是平時的五六倍。小冊子是呼籲提醒民眾過年的海鮮食品消費。生蠔、淡菜、沙丁魚列為正常消費;龍蝦、小螯蝦、扇貝列為節制消費;鱈魚、野生鮭魚和鮪魚則盡量避免。

如果是在台灣,這分單子上的食品會是什麼呢?魚翅,鮑魚,還是烏魚子?還是我們社會始終不會出現這樣的小冊子,只會出現最美味高級餐廳的消費指南?

圖片:與本文無關. 這是Pierre Herme的甜點新作Exuberante.


(本文原載於康健雜誌.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台長: Chungtao
人氣(2,914) | 回應(1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baka
水那樣對泡茶(味道)不好歐

大桶靜置去氯味
要泡時燒一點會比較好

麻煩一些
不過可能更省能源
2008-01-19 09:54:01
shuyanhan
流浪漢把東西放回去算模範生了
我們這的流浪漢常常會在超市直接吃起來..
版主可以買一個購物袋啊
或是自己做一個
不只不會被笑還很時尚:b

話說法國對待資源回收
分類還是很粗
我家樓下也只有紙類和玻璃
寶特瓶和一堆保養品的罐子上面都標示可回收
可是找不到回收的點啊...
2008-01-20 06:45:16
jo
Hello
無意中經由別人的網誌連結到你家,還滿喜歡你的網誌內容,所以將你的網誌加入我的連結,特別告知你一下。謝謝喔~
jo
2008-01-21 17:47:34
站長
shuyahan,

平常站長都是揹著一個黃色背包去買菜的.
只是買蔬果分開秤重,
這種塑膠袋就只能這樣重複使用.
老實說, 是有點鄉愿,
因為一個小塑膠袋實在對環保沒啥多大影響,
不過是盡一個心力而已.

法國對資源回收確實還很粗糙,
最近聽說德國要開始取消垃圾分類,
因為根據評估, 發現垃圾分類更不環保...
總之, 人類還在尋找永續資源的平衡點吧.

jo,

沒問題, 歡迎歡迎!
2008-01-21 23:16:35
jo
我覺得全世界最會發表環保論文的國家是美國。可是全世界最不環保的國家是美國。我們住在夏威夷的島上都不用作垃圾分類。因為州政府沒有設置環保回收場/社區沒有環保回收箱,所以就算自己做好垃圾分類也無處丟,只能把全部的東西丟入統一的垃圾收集場。令人傻眼的是美國可以一方面大聲疾呼別的國家的人要有環保意識,要列預算,要怎樣怎樣,可是自己國家並沒有什麼動作,連我們大學校園裡面放個寶特瓶的回收箱都不願意呢! 在這個國家沒有法律去規定/教育人民要回收自家的垃圾,減少自家的垃圾,大家都知道跟美國人聊天哈拉可以聊天氣聊沒營養的東西,可是他們絕對不會跟你聊環保,聊溫室效應,因為他們不懂那些常識,甚至也不關心。我家信箱平均每週有將進10幾本精美的購物DM,像雜誌那樣厚度的DM,不請自來的躺在信箱裡面,設想美國企業真的很有錢印DM,反正他們大聲疾呼雨林都消失了,溫室效應很嚴重那些都是作作樣子給別人看而已。
2008-01-23 11:12:46
jo
不管別的國家人民要不要作環保,反正自己作多少算多少。反觀美國人的無知和無所謂,日本韓國和台灣來的同學就比較有環保意識,日本人去超市會帶自己的購物袋也會帶水壺上學等等..

有一次我去超市買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裝菜,因為覺得家裡的塑膠袋也多到不像話。沒想到結帳櫃檯要把東西放到我的購物袋之前還要先用他們的塑膠袋裝一次。我說我不要塑膠袋直接放進去我的購物袋就好,他們就說不行啦,要用他們的塑膠袋裝,不然等會我走出去大門口警衛會以為我有東西沒付錢。。開什麼玩笑太誇張了啦,我說我有收據不怕被誤會,我只是想要少拿塑膠袋而已,塑膠袋太多對地球不好...
2008-01-23 11:24:01
mount523
我覺得隨手做環保是對自己的良知有交代,不然現況的垃圾分類很粗略,儘可能出門一趟不要製造垃圾,減少包裝不把包裝類垃圾帶回家!每天出門自己帶水成習慣,不帶還要花錢買瓶裝水或飲料實在不舒服呢!!
2008-01-23 17:30:40
misa
我現在天天都燒開水帶到公司喝
所以出門也很少買水,而是拿著水壺到處接水喝,哈哈

我住的大樓有在做垃圾分類還滿仔細的(給清潔工嘉獎一下..)

流浪漢與餅乾的事是滿慘的
不過有人在埃及坐著遊輪戴著墨鏡曬太陽
一面在讀&quot文化苦旅&quot
一邊看著尼羅河畔窮苦的小孩子窮到都沒有衣服穿之類

想到那畫面也是很慘~~~
:p
2008-01-31 17:51:20
YiFen
很欽佩您能有品味與社會責任兼具的知行合一,可以將您的網站加入連結嗎?
2008-02-06 17:39:19
站長
YiFen,

歡迎歡迎! 站長當然希望更多人來關心環保的議題.
也謝謝妳的參與.
2008-02-08 09:24:32
依依
我跟站長一樣,會重覆使用塑膠袋。如果有時間的話就去傳統市場買菜,提個竹籃子去,所有的蔬果全部裝進去,一個塑膠袋都不會用到。

省幾個塑膠袋也許沒有什麽用,但是多一個人做,就多一個好處,環保就是這樣,千萬不能想“反正只有我一個人做,有什麽差別”,而要想“只要我也做,那就多一個人替環保盡力了”。

一直很喜歡站長的文章,第一次留言^^
2008-02-25 07:39:19
Clear
以為法國人少用膠袋,所以在我出發前往巴黎生活時, 就準備了環保袋. 那知這裡的超市用膠袋的數量不會比香港少!
2008-03-01 01:56: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