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0-22 23:43:28| 人氣3,862| 回應27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閱讀食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朋友帶了一盒鳳梨酥來巴黎給我:「我媽媽家的糕餅店做的,嚐嚐看,很多人都說還不錯。」有好東西我欣然接受。過兩天,朋友打電話來問:「那鳳梨酥怎麼樣?還喜歡嗎?」我說:「不錯啊,至少吃得出真正鳳梨的味道,絕大多數的鳳梨酥不是冬瓜糖就是香精的味道呢!可是我有個小小的疑問:盒子上面的成分表好像不是很完整,上面寫:麵粉、奶油、膨鬆劑、鳳梨、糖、鹽和… 調味料!」

哪些調味料?我不喜歡這樣寫的不清楚不的產品,尤其是那些我要嚥下嘴裡,用身體去消化吸收,最後會進到我的血液腸胃心臟腦袋裡的東西。”調味料”一詞,有寫等於沒寫,請告訴我,我會吃進什麼?

我是花很多時間在超市讀東西的人,或是更明確的說,讀產品成分表。和朋友逛超市。朋友推著籃車一路趨前,不久堆滿一車子的東西要去結帳,轉頭看,我還留在五分鐘前的架子旁細看一盒餅乾或是一片巧克力。朋友繞回來問我在看什麼。我指指盒子:成分表啊,滿有趣的。朋友問:成分表有啥好看的?

成分表才好看呢!你知道買的洋芋片是洋芋粉粉合成的還是整顆馬鈴薯切片的?是用橄欖油花生油還是葵花油炸或是混合油炸的?含有多少鹽份熱量?那片巧克力有多少比例的可可?是純可可脂還是混了植物油?有添加卵磷脂嗎?加的是天然香草還是人工香草精?加了防腐劑?色素?人工糖精?果汁是濃縮還原還是天然原汁?優格是奶粉調泡還是天然鮮奶?還有越來越多一般人看不懂的像偈語梵文又像生化科技的奇怪的字眼和名詞。

對我來說,食物成分表簡直是佛家”一沙一世界”的徹底體現。可惜,不是所有微觀的世界都是”一花一天堂”。工業食品尤其如此,經常讓人讀得驚心動魄。

比如,我剛買的這一袋比其它品牌貴一些的洋芋片。陽光般橘黃色的紙袋上畫著可愛的黃色太陽,幾片炸得金黃油亮的薯片圖樣,非常誘人。右下角有幾顆綠色橄欖圖案周圍一圈字體:con aceite de oliva(西班牙文:和橄欖油)。產品名稱也是大大地寫著:Patatas Fritas con aceite de oliva(橄欖油的炸薯片)。

“用橄欖油”這個字樣成了這份商品最大的賣點,我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衝動買下這袋薯片有不少是衝著”橄欖油”這幾個字,以及這個字後面長久以來蘊含的”橄欖油=健康”的意識型態。細看後面的成分表,橄欖油含量僅有4%,而葵花油含量卻高達34%。嚴格來說,廠商並沒有欺騙,是橄欖油這個字在作祟,而生產行銷者知道如何操作這種消費心態,讓你掏出口袋裡的鈔票。

產品成分是瞭解你所消費的產品最重要的一個環節,而產品名稱,標籤圖案,放大字樣… 很多不是資訊,是廣告,是賣點,是要你掏錢消費的”陷阱”。

前一陣子請幾個台灣朋友來家裡吃飯,朋友看我從冰箱裡拿出一瓶台灣醬油,一臉狐疑地問:醬油幹嘛放冰箱?我倒了一點到鍋裡正在開始咕咕冒泡的麻婆豆腐後遞給他看:上頭寫的,開瓶後請放冰箱冷藏。他拿去一看,大吃一驚說:我家從不把醬油放冰箱的!醬油不就是發酵過的東西,含鹽量高,不易變壞嗎?我一邊攪拌豆腐,一邊悠悠地說:你家大概都買加了防腐劑的吧?說著,我又從冰箱裡拿出另一瓶日本醬油遞給他:這瓶也是這麼寫的啊!

那天我們的餐桌話題就圍繞在產品成分表上。那天晚上我的另一個發現是:多數人買東西看製造日期、有效期限,很少人看成分表的。我沒有統計數字,但是略略統計周遭的朋友,法國人和台灣人一樣都不太看成分表的。

為什麼那麼不在乎我們使用消費或是食用的東西呢?或是用另一個方式來問:為何我們那麼不在乎拿什麼塗抹清潔自己的身體,拿什麼餵養小孩?

一個法國朋友解釋:某個角度來說,這是好現象,表示這個社會對國家的衛生條件、生產標準有一定的信心。沒有人會認為在超市隨便挑一包米一盒牛奶會是含毒或是致命的。

話似乎沒錯,但是我以為這更是教育的問題:從沒有人教育我們去解讀或閱讀產品。而隨著越來越進步的製造技術和越來越多的人工添加物,還有,越來越多的黑心產品或食品醜聞,我們是不是該對產品標示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希望標示越來越透明?

其實許多時候我最在意的是食品中的人工添加物,防腐劑、人工甘味、糖精、味精、甜菊素…以及族繁不及備載的色素編碼和無人看得懂的名詞。本文裡不擬討論各種人工添加物對人體的影響,畢竟我不是科學家醫師或營養師,我只是不想吃太多人工化學的東西。幾年的心得發現,人工添加物的花樣種類簡直隨著我們發現宇宙的星體數字一起大量增長。不想吃到無添加人工物的食品快要接近天方夜譚了。

人工添加物都有一個標準含量,各國因國情其標準也經常不一,最近被討論得非常熱烈的瘦肉精,台灣和美日的標準就不一樣。但是提升一國的食品水準不應將這些人工添加物以低標看,認為只要不超過法定含量就行,而是應該盡量減少使用。但是我發現廠商在生產上卻是偏向逼近添加物極限,以圖其商業上的便利(更不易腐壞,更具賣相,更有味道,更鮮豔美觀…)。似乎,只要不吃死人,愛加多少加多少。許多夜市賣場裡的量販食品,因為是整批整批的任消費者自選秤重,更是徹底逃避掉成分標示的透明性。那一堆堆色澤豔麗的牛肉乾或是魯味蜜餞總讓人有點不安:我不相信黑心商人到處都在,但也絕不相信一個都沒有。

政府的法令管制和商人的職業道德之後,消費者的自覺警惕和謹慎小心是最後一道防線,也是唯一消費者可以自己掌握,保護自己的:當你看到成分標示時請仔細想想,這是你願意讓家人小孩吞下肚裡的東西嗎?當一袋牛肉乾豆乾糖果餅乾裡的防腐劑色素人工調味比維他命多時;當一瓶掺滿人工糖份香精和色素的飲料果汁優格果凍裡的營養價值遠低過一瓶水一罐牛奶時,還值不值得呢?

在我們這個越來越工業化的時代裡,產品工業化已是無可避免的,但是相對的,我們也有比以前更多的保存儲存食品的選擇和技術。多瞧一眼產品標示的舉動並非為了造成杯弓蛇影的心理恐懼,而是希望讓更多的資訊透明化。你可以用一個小小的動作讓生產者少放一點防腐劑,讓我們的下一代少吃點色素。

而且我也相信,越少人工調味的干預讓食物更健康,也讓食物的品質更提升,也提升我們的飲食水準。

(本文原載於[康健]雜誌. 未經同意, 請勿轉貼轉載)

圖片說明:與本文無關, 此為站長最近在智利的Valparaiso度假勝地吃到的海膽. 智利人吃海膽不是一片片上的,而是整大盤數十片上桌的。佐配一種以切碎紫洋蔥的酸醋汁,碘味濃重的海膽用這招倒是不錯,站長一口氣很豪華地給它吃掉十幾片,每片都有生魚片那麼大,搭配當地用sauvignon blanc釀的白酒,吃起來格外豪爽!(反正有人請客...)

台長: Chungtao
人氣(3,862) | 回應(2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阿正
還是要說~
鳳梨酥的內餡無法用鳳梨作成
還是以冬瓜為主料
區分~加新鮮鳳梨還是鳳梨香精兩種
很殺風情喔
2007-10-23 23:21:28
latte
倒数第三段最后一句的“营养价值”一词是表示“含量”的意思吗?我感觉人工糖分香精和色素没有任何营养耶!无法“超过”,只能“低于”吧?
2007-10-24 10:34:38
站長
阿正大廚,

可否再說明清楚一點?
為何無法用真正的鳳梨做內餡?
站長實在不懂...
用煮過的, 乾燥的, 糖漬的...並非完全不行啊.

latte,

你讀文章真仔細, 那句話確實有毛病.
站長已經改過來了.
感謝更正!!
2007-10-24 16:47:46
路過的駝鳥
那個...有一家&quot日出‧土鳳梨酥&quot確實是用鳳梨做的喔
而且非常好吃~~~
2007-10-24 21:30:10
阿正
這樣說好了~
鳳梨纖維問題
攪成泥煮完所剩無幾
切塊煮~纖維太粗
2007-10-25 00:04:55
站長
阿正,

還是無法接受纖維太粗的說法.
可以過濾, 濃縮...即使有點碎纖維也無妨啊.
站長不是鳳梨酥基本教義派的,
可是如果一塊鳳梨酥吃起來本沒有鳳梨的味道,
只有冬瓜或是僅有化學香精的味道,
何不叫&quot香精酥&quot或是&quot冬瓜酥&quot算了?
2007-10-25 16:57:53
游泳圈女孩游來叫姐姐
我也會看標籤貼紙
但是是站在watson`s看那些洗髮精和洗臉的cc數
花很多時間比較哪一個比較便宜說
2007-10-25 22:04:06
阿正
哈哈~
忠道啊
你可以試試煮看看
冬瓜的運用
或許是一種古老智慧(經驗)喔
2007-10-25 22:53:15
Maggie
終於看到站長所說的智利海膽. 真的跟美加兩地的品種比較像. 能夠這樣大口吃海膽的機會真的得好好把握呢 ^_^
2007-10-26 15:12:54
Maggie
拍謝站長, 剛剛離題了. 本來是想說以後要跟站長學習看成分表. 現在終於可以體會站長為何能夠花那麼長時間在超市裡頭.
2007-10-26 15:42:18
idiot
站長:

臺灣的確還是有少數幾家標榜
用鳳梨的
不過酸度相當高
沒有冬瓜底的柔和
2007-10-27 16:53:31
Cathy
忠道,

你真是細心! 像我都是去京子買醬油, 雖然除了看保存期限外, 我也是會看製造成分的人, 像我其中一瓶寫有機醬油, 主要成分有&quot非基因改良的大豆&quot, 因此我才買的。

不過,我真的沒有注意到開封後要冷藏的字樣,我發現我還不只一瓶調味料有寫著這個字樣。

下次我會記得的!

:)
2007-10-29 11:15:51
站長
Cathy,

不是細心, 是龜毛,
根據朋友的說法:
這是常年貪生怕死訓練出來的本能...
2007-10-29 17:24:10
建議你們去看一本書叫作
恐怖的食品添加物
有更驚人的內幕哦!
2007-10-30 11:50:46
latte
补充一下亚的推荐:
作者是日本人安部司,书名叫《食品真相大揭秘》
书评地址:http://www.douban.com/subject/2074851/
个人感觉,要弄明白“为什么凤梨酥具有大量冬瓜糖与香精”这个问题,最好直接买这本书看看。
2007-10-30 23:24:10
草莓
我好像是有小孩以後才會去注意食物成分的,不過我不會站在市場讀,我站定不動,等一下小孩就給我跑去捉迷藏,找起來會很火大低。

題外話,讀你這篇的時候糖果妹坐在腿上,小姐很高興的指著海膽大叫:cookie!努力解說十分鐘無效,她站起來拉我去廚房找了褐色的杏仁薄餅乾,我還以為她要吃,結果不是,拿回來電腦前面比對,然後很堅持的說:cookie。

坦白說,跟實物比對,還真像餅乾,小孩的眼力實在敏銳。
2007-11-04 12:00:47
vivialwaysin
嗯 我也看了那本恐怖的食品添加物
而且我也很愛看成分表
仔細看真的發現很多不能入口的東西

Anyway, 海膽看起來很可口
如果是新鮮現剖的更讚呢
2007-11-14 18:01:04
站長
vivialwaysin,

圖片上那海膽確實是新鮮現剖的...
2007-11-14 21:35:09
欣珍
我看產品上的標示是到法國才開始的習慣
因為在大賣場裡會把每樣產品每公斤的價錢打在前面的標價牌上
這樣就可以選擇最便宜的商品
而且有時有些同樣的商品 不同規格 價錢也不同
像nutella就是啦
也因此 我會想知道便宜的跟貴的是差在哪裡
為什麼premier prix可以做到這麼便宜

可惜回來台灣後發現 不是每樣產品都有標示的
而且標示的東西有時候根本看不懂
像是我想買個葡萄糖粉
但是包裝上並沒有英文的標示
不知道它是glucose 還是dexrose
想找找成份表 包裝上也是什麼都沒有
到底有沒有人會想過 吃下去的是什麼東西?

最近有間巧克力蛋糕專賣店非常紅
學長買來大家試吃
但就覺得這巧克力蛋糕不像巧克力做的
沒想到盒子上有標示成份表喔
成份表上寫著 蛋 麵粉 糖 可可粉
哇哩咧...當場臉上三條線
因為這顆蛋糕是用巧克力的話
成本應該是很高
法芙娜的巧克力一公斤也要五百塊
但是可可粉....一罐才一百多塊耶...
所以說 先看成份是很重要的事喔!
2007-11-19 05:26:46
欣珍
對了 站長
那個鳳梨酥的問題我也問過我學長
因為之前有請學校的甜點主廚吃
被問到內餡是什麼東西做的

學長說 台灣的鳳梨酥之所以會用冬瓜餡
是因為要節省成本的關係
在早期物資缺乏的時候 是很難用純鳳梨來做餡的
但是它還是保有鳳梨的名字 是看起來比較貴重
當然也是有商家會加鳳梨醬在餡料裡
最有良心的商家 最多也只會加到1/3的量
也就是鳳梨一份對兩份冬瓜
主要也是因為鳳梨的纖維太粗
加多了會影響口感
所以鳳梨酥就是這麼一回事啦
別想太多啦 高雄的木棉酥也不是用木棉做的
老婆餅也不是老婆做的呀

對了 如果你還有有關糕點的問題(我是指台式)
可以去十三區陳氏超市斜對面的超群找我學長喔
他在那邊做台灣麵包
當然想吃波羅麵包 克林姆麵包 那邊也買得到啦!
2007-11-19 05:36:15
站長
欣珍,

感謝提供解答.
超群的學長是一起吃La Regalade那個嗎?
不過為了一塊菠蘿跑去十三區是有點那個了...
妳知道這兩天巴黎只有三四度,
而且還有罷工呢.
饒了站長吧.
2007-11-19 05:43:00
欣珍
報告站長
超群的學長是高餐烘焙科的學長
不過他跟La Regalade的身份是一樣的
嘿嘿嘿

至於另外那個上次跟我們一起用餐的那位
他一直在問你何時在巴黎
他要請你吃飯說....他要做家鄉菜給你吃
還有 他的地下室擺了不少好酒
請他多開兩瓶 把我的份也一起乾了
2007-11-19 05:49:31
Yusen
台中的日出原本是賣乳酪蛋糕的
去年也開始賣鳳梨酥
我們家人確實都嫌太酸纖維也多
不過我覺得算相當好吃
確實是比較像鳳梨該有的味道
2007-11-19 15:13:54
becco
台中用土鳳梨做的鳳梨酥還有另一家叫「卡但屋」,上個月舍妹拿了他家和「日出」的來給我,味道也滿不錯,吃起來差不多,只是日出的是做成圓型,而卡但屋是傳統的長方型。
2007-11-20 02:02:45
小楊
凡是包裝食品都會添加調味料或香精.防腐劑 去超商賣場買東西時 如果無法辨認食物的原貌時才需要看成份表 看得見食物原來的長相時只要包裝沒有破損或是顏色是否接近自然原色 大概都不會很差的 如果食物被機器碾碎擠壓變成另外一種形狀出現時即使成份表寫得再完美也不一定是真的 所以我認為你如果想要買天然食品應該去傳統市場買真實的東西 包裝食品為了保存技術不得不添加其他成份 像你這樣買東西會很累的唷
2007-12-18 21:23:20
kim
hahaha....我也是很喜歡逛超市慢慢看產品成份的人,不過台灣的食品通常都標示不清 進口食品就很清楚
2008-01-26 23:39:48
Frédér
我常在陳氏或是京子買醬油
尤其是買日本Kikkoman醬油
因為它是寫&quotA conserver au frais après ouverture&quot
所以我就把它置於陰涼處
(因為它沒提到開封後需將醬油保存&quotau réfrigérateur&quot)

我是不太清楚你是用哪種牌子的醬油
必須一定要放在冰箱裡
不過夏天如果太熱
(例如巴黎前幾年熱到35度)
我倒是一定會放冰箱au frais
2008-02-11 06:15:40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