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基於保存與展現高屏兩區的12個客庄行政區之客家生活風貌所成立的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園區佔地30公頃,規畫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多媒體演藝廳、田原地景區、自然草原休憩區、九香花園及伯公、菸樓等。
點此直接看全文: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濃厚客家風情結合傳統聚落景觀六堆地區是臺灣客家人最早聚居的地方,其「六堆」並非地名,它是原高雄市、屏東縣客家聚落的統稱,最早起源於民間為求自保,而發展出地方團練性質的軍隊組織,以六堆之名的包含前、後、左、右、中、先鋒堆,以高屏地理位置代表,六堆分布除內埔、萬巒、竹田、麟洛、長治五鄉毗鄰成為客家庄中心地區外,佳冬、新埤兩地另於南方連成一地,北有高樹,隔一河鄰接美濃、杉林,六龜則遠在北部另成一區。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為國家級區域文化設施,佔地30公頃,其整體景觀配置從荒蕪的地景、原野山林的開墾、庄園地景的建立到客家團結的聚落形成及新時代的人文科技,展現臺灣客家庄落的風貌及精神文化的傳承。
(廢話在前...)
撲克馬期待已久的屏東墾丁三天二夜,歷經了一個月的計畫研擬,終於成行,不過這次的行程全然地安排在墾丁,有的朋友問說,墾丁排三天會不會太多了一點,但對於撲克馬來說,墾丁排三天真的是.....玩不完...撲~~,至於怎麼玩,就讓撲克馬慢慢道來(鞠躬)。
當天驅車直直駛南下屏東,歷經了二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我們計畫行程的第一處景點: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雖然我這個司機撲開車開得全身腰酸背痛,但抵達目的地時,心情則是截然不同,在園區提供的大片停車場倒車入庫停好車後,接著我們步行進到園區,另外一提的就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現階段免收門票,因此可盡情遊覽喔!
遊覽園區之前可以稍微看一下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平面導覽圖,根據圖示,園區腹地寬廣,感覺非一兩個小時就可以走完,主要可以分為三大區域,即傘架聚落建築區、自然草原區及田園地景區,而當中又有演藝廳、九香花園、開基伯公、多媒體展示館、木棧道、菸樓、水頭廣場、礱間展示館等等。
準備走入園區時,眼前特殊的建築景觀讓我的眼睛唯之一亮,傘架是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裡最具特色的建築景觀,建議來到這裡的捧友,一定要多拍幾張照片。
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為大地打傘遮蔭,原屏東此地記載「阿猴林大樹蔽天」「行數日不見日色」,因而有以「客家笠?」為意象,為阿猴城遮蔭之說。
傘架建築結合節能設置太陽能光電板,傘下亦規劃客庄產業與文化聚落作為營運主軸,走在其中,不怕日曬,微風徐徐吹來,反倒涼爽。
當天剛好遇到園區舉辦六堆嘉年華客家特色產業展售會的活動,除了可以感受到聚落文化的熱情,也可以見識到許多來自高屏縣市提供的農特產品及在地美食,且一一陳列在傘架景觀區的中軸廣場上。
由於當天天氣實在炎熱,我們也在展售會的攤位隨手帶上了一杯冰涼的木瓜牛奶,稍作解渴!
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當中,個人最嚮往的應該就是這座景觀池以及周遭的景緻,池裡除了豐富的自然生態,舉凡魚、鴨、睡蓮等,還有迷人的牛耕造景佇立在池中,放眼望去皆為一片綠景,樹木林立、綠草如茵,池的一旁還規畫了自行車道,面對場景,讓人一時難以想像,也不清楚這座園區到底有多大呢!
睡蓮的地下莖呈塊狀,葉片呈圓徵並浮貼於水面上,其襯托出睡蓮的姿態優雅、花形柔美,早上正值綻放時刻,正巧一旁的水鴨也划過,對我而言;是一幅難得的畫面。
從景觀池的任何角度取景,都可能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其情境或許只有親臨一趟才能體會。
於景觀池裡的牛耕意象為「移墾耕讀」的「移」。
沿著步道或許可稍停腳步,坐在綠坪上的座椅,盡覽眼前的池畔風光,絕對讓人心曠神怡,回味無窮。
池畔旁的古樸建築物為園區的多媒體展示館,館內規畫多媒體互動遊戲、浮空投影、奇幻空間、體感體驗等,還特別在館前搭建了一座奉茶亭,傳達客家人好客貼心的奉茶精神。
多媒體展示館戶外還安排了一區露天座位,座位上搭建的遮陽罩似乎和傘架區的建築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遮陽效果可能就不是那麼明顯。
隔水相望六堆傘架聚落建築區,真的別有一番韻味,如此良辰美景,真讓人捨不得離去。
似乎是以鐵材製成的園區模型地圖,相當別緻,比起園區的平面導覽圖,極具立體感,相當容易辨別所在位置。
環繞於景觀池畔的步道,同時也是單車便道,園區裡提供自行車租賃的服務,不時可以遇見遊客騎著自行車從旁呼嘯而過,或許騎著自行車遊覽園區,也是一項不錯的體驗。
以藝術美學形式詮釋耕讀文化的靈魂,以「移墾耕讀」為主題,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的環境中創作公共藝術,指在強調六堆客家的核心社會意識與文化精神,表現六堆先民珍惜家園、率讀傳家的精神傳統,以使後世子孫莫忘祖宗言並呼應全球化時化中重新回顧農耕文明,以及永續環境思潮。
其牛耕意象為「移墾耕讀」的「讀」。
至於以下這座模型為「移墾耕讀」的「墾」與「耕」,讓人充滿著無限的想像空間。至於後面的樹林則為園區的自然草原區。
自然草原區是六堆客家人最豐富的寶庫,象徵著六堆的起點,在六堆先民開山闢地,物資貧乏的日子裡,阿猴林所孕育的多樣化生態環境,是供應六堆先民日常生活中,各種需求的最大來源。
園區孕育的自然生態豐富,因而特此立牌「蛇類出沒注意安全」,但也讓人看得心驚膽跳,深怕走在其中,會不會突然有蛇類竄出,所幸我們當天都沒有遇到。
環湖的木棧道周圍,也栽種多種水生植物,至於走往木棧道之前的竹林廣場上也種植了桂竹與面湖背山之竹涼亭,供遊客歇腳使用。
循著木棧道緊接著來到了田園地景區的餐廳,田園餐廳提供著各式客家料理,甚至還有甜點及冰淇淋,不過我們並無在此用餐的打算,因而略過,繼續走往對面的菸樓。
地景區當中田園,主以種植稻作、菸葉為主,並有客庄常見果樹及經濟作物,並配置了菸樓、夥房及壟間等傳統建物,作為文化體驗之戶外展場。
菸樓作為展示菸葉產業及體驗菸樓空間的場所,關於菸樓的由來,其由梁連定與廖輝妹夫婦興建於1961年屏東縣高樹鄉,因菸草烘乾技術不斷革新而閒置,2007年由梁氏夫婦兒子梁?和先生捐贈予本園區。透過菸樓建築的保存與展示內容的規劃,得以在其空間內感受菸樓建築物與人的微妙關係。
過去菸業有別於一般的農作物,從種植到烤菸的過程,皆須向政府事先申請許可證明,管理相當嚴格。而菸樓當中主要包括中央的乾燥室、爐灶空間,以及二樓的貯存空間。
昔日用於種植菸草的田園地景區,現種植了一大片花海,也特意在田邊裝飾了象徵性的立牌,供遊客拍照留念。
花海搭配傘架建築背景,這種獨家畫面應該只能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才能遇見吧!
傘架聚落建築區之中,也有不少藝文工坊商家進駐,遊覽園區的同時,也不妨順道逛逛,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喔!
茶山房以推廣肥皂文化,融合相關產品及知識,附設DIY教室,提供客家輕食及冰品系列。
台二藝工坊店內擺設著琳瑯滿目的商品,從早期的生活用品到現代的文創商品,有頗具台灣味的創意小品、懷舊古玩、精品、客製禮品等等,都非常吸睛。
店外的空間還放置了一副大型的小學國語課本立牌供遊客拍照,充滿童年的樂趣。
打彈珠臺,完成積分就可以得到一只陀螺,讓小撲馬試試手氣,可惜連番槓龜,只好作罷。
園區的美食天地應該就是傘架下的這棟客家食堂建築,裡頭販售著各式各樣的美食小吃,舉凡手工蛋捲、草仔粿,如果想要購買拌手禮的話,這裡少說也有幾樣可以選擇。
商家統一陳列在空間的中央位置,環繞著長方形一圈即可走完美食區,整體來說,也不算太大,如果是吃個便飯的話,基本上還是可以滿足需求。
我們在客家食堂買了些許的客家美食小試一番後,接著欲準備步出園區時,遇到了這座工藝產業館,很可惜的是我們只花少許的時間在館內著墨,其實裡頭的工藝作品真的是讓人嘆為觀止。
工藝產業館的外圍,安排了休憩空間,特別的是座椅上的遮陽傘架,讓整體氛圍散發出客家風情的魅力。
館前還有一座沙坑區,很可惜的是一直到我們要離開的時後才發現這裡,小撲馬也因此沒有涉略到這一區,少了玩興,可是氣到直跺腳。
館內還有提供DIY項目的體驗,包含紙傘彩繪、扇子彩繪及燈籠拼貼等等。
美不勝收的紙傘畫面,讓我們在這裡佇足了好一會兒,藉由不同風格紙傘的襯托下,更能突顯出其相片人物的嬌美。
館內主要展示各種不同樣式的紙傘及扇子,不得不讓人佩服其彩繪畫工,畫的不但栩栩如生,而且顯得詩情畫意般,讓人愛不釋手,想掏腰包多帶幾把回家。
工藝產業館一旁還有一座木炭藝術館,裡頭有各式各樣利用木炭雕塑而成的作品,而當中個人最喜歡的一項作品,莫過於.....
用木炭雕塑而成的千元大鈔,我想如果存款可以再多幾個零該有多好啊!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之大,讓我們足足花了二個小時,還無法完全逛完,因為園區有太多東東值得細細品嚐,也讓人想多停留一會兒,可惜我們待會還有行程,不得不離開,接著我們便前往內埔市區覓食嘍!
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是一處充滿客家文化風情的場所,當天入園由於舉辦六堆嘉年華活動,因此園區氛圍又顯得更為熱絡一點,來到園區更得先有訓練腳力的心理準備,走完園區一圈最起碼也要半小時以上,當中有些不容錯過的景點及展館,像是工業產業館、傘架客家聚落景觀區、景觀池、田園地景區、菸樓等等,有機會前往屏東旅遊的捧友,建議可以安排半天的時間遊覽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這裡也是一處非常適合親子旅遊的場所喔!
歡迎追蹤撲克馬旅遊筆記本:
原文請參考:【屏東內埔】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濃厚客家風情結合傳統聚落景觀 [42張圖]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