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要講的是《阿含正義》,我們繼續來講諸根寂靜的道理。諸根寂靜的境界是在眼見色塵時不生起了知及執著,因為想即是了知,也就是說在所見色塵的時候,不論是如何的可愛都不想了知及憶念,只保持在接觸的階段,不繼續作進一步的了知、識別、執著、憶念,恆時地保護眼根而無所攀緣,因為根、塵相觸就產生識,所以在根、塵觸而未生識的時候,一觸即止,不繼續了知,也就是不達到了別完成,在還沒有成就識的階段就停止了,這個是在求取解脫道斷除我執的方法,所以不對色蘊中的內六入、六塵有所執著,也就是「守意如城,防六如龜」的這個道理。
不讓六根藉著內六入而向外攀緣外六入、外六塵的我所,這樣我們修行寂靜就比較有一點點方法,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知道六根的一個自性。那下段經文我們繼續來讀:【云何比丘成就六?王當知之。若比丘見色已 不起色想;緣此,護眼根,除去惡不善念而護眼根。若耳、鼻、 身、意, 不起意識而護意根。爾時世尊以偈答曰:眼耳鼻舌身,意根為第六;此處池流迴,此無安立處;名色不起轉,此處得盡滅。】(~《別譯雜阿含經》卷15)這個意思我們來稍微解說一下。
守意如城,不讓六入影響到意根而去攀緣外法的我所,那這個就是防六如龜,防止六根攀緣於六入而執著內六入,因為在佛法中所說的六根,多數都是在說內六根,也就是意根以及五根的勝義根。這就是說解脫道的行人在斷我見之後,想要進修而斷我執的時候,必須要斷盡我執才能夠成就阿羅漢;這樣子都是依上面的這種方法來安住其心,這樣才能夠使阿羅漢從慧解脫阿羅漢,然後成就到俱解脫阿羅漢。因為外六入是外我所,而內六入是五陰自我所攝的內法,所以這個是屬於我執;也就是:我執是在說內六入的這個內法,所以斷除了內六入才是真正的解脫道,滅除外六入只是外我所的滅除,尚未真正進入解脫道的修行;但是滅除內六入的這個行門,只是解脫道的行門,它不像大乘菩薩道、佛菩提道所修的這麼究竟,所以菩薩道又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者有不太一樣的地方!
菩薩所說的「無所住而時時生其心」,它是說六根、六識都無所住而如來藏時時生其心,如來藏不住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而出生這六塵,而且如來藏不貪愛、執著這六塵;這樣的現觀才能夠使菩薩智慧不斷地增上,而廣利眾生,終究終於能夠成佛。也就是說:如來藏能夠直接生六根,然後又間接生六塵,然後輾轉生六識;這些根、塵、識都是如來藏所生法。所以如來藏為什麼能夠生這個法而能夠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就是說祂在起五陰十八界這些諸法的時候,祂並沒有去起一個貪愛或執著,這個才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義理。
那我們來說:大乘菩薩證悟後跟阿羅漢證悟二乘菩提之後,就了知這個眼根與眼識都是同時存在的,都是一起在現行運作的,這個都可以現觀。所以對於外道主張:根是識的種子;這個有種種的過失,這個是有無量無邊的過失。那我們現在來說明一下:第一個、根與識它不是同一界,它不是同類。第二、正當六識在現前的時候,根與識必須同時存在,這樣才能夠繼續運行。第三也就是說:根與識是並行運作的。第四、根與識都有各自的種子,也就是根與識都有各自的功能差別;根跟識不是一樣的,如果一樣就只要講一種就好了,就不用分根與識了。第五、根是識的所依,若識沒有所依就不能現行,當然也就不能運作,所以根、塵相觸產生識;所以識當然是因為根而來,也就是根是識的所依。
我們今天再繼續講佛經裡面的東西來證明,【復次比丘!若眼見色 ,不起想著,亦不興念;具足眼根,無所缺漏而護眼根。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亦不起想,具足意根而無亂想、具足擁護意根。是謂比丘成就此第二法,弊魔波旬不得其便 ,如彼城郭、門戶牢固。】(~《增壹阿含經》卷33),這段經文裡面說要守護意根,這個意根的意思很明顯是已經包含意識與意根兩法;因為意根本身祂不見色、不聞聲,乃至不辨別諸法;也就是說不能詳細了別。那如何能夠在六塵中守護而不緣六塵呢?所以這裡面是意根跟意識,兩個合在一起說,所以守護意根即是要隨時起作意,來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照顧身、口、意,意不攀緣各種境界;這個是用功的一個法門。
至於六根自性各各如何呢?六根有心根與色根,也就是心法與色根;色根它是有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這五根,它是屬於色根;眼根各有扶塵根與淨色根兩種。那我們來說眼根的扶塵根,就是眼窩中的眼球以及傳導視覺訊號的這些視覺神經,一直到腦中的視覺神經,就是在中間傳達這個部分;腦中的這個視覺的部分,腦的部分這個是屬於淨色根了,這邊說明一下。那第二個、眼根的淨色根,就是腦中掌管視覺的這個部分,所以又稱為眼根中的勝義根,淨色根就是勝義根的意思。眼根如此,耳、鼻、舌、身根也都是如此,各有兩種有色根:扶塵根跟勝義根,在前五根來講都是有色根。因為意識透過錯誤的認知及思惟也能夠主導意根改變心行,所以祂也有屬於自己的分別所起的我執,這個意識祂也是有這個能力;所以想要出三界,修習解脫道,就是意根、意識通通要斷除祂的我執。這個就是說:只要把意根與意識的自我執著能夠把它滅除了,死後就可以不再出生意識,也就不必再保留意根的存在;那這樣就可以證得解脫生死,這個意根祂是屬於心,祂不是屬於色法。
好!那參禪人落在離念靈知心中,往往會把意根初喚醒意識的時候,那種似知、似不知的這個意識心,把祂當成常住心,所以就堅持說這個離念靈知心,晚上睡著的時候並未斷滅,只不過是睡著而已;這個就是把意的根,跟意識兩者混為一談,但是睡著的時候其實就是意識斷滅;那意識如果還在的話就一定會有六塵的覺知,這樣就表示在清醒位,就不叫作睡著了。所以如前所說,意根只能在法塵上作簡單的了別,就是法塵有大變動的時候祂才能夠了別;所以意根在眠熟的時候是無法了知六塵中的種種事;假使意根要了知六塵的這些種種相,這些細相,祂一定要喚醒意識以及前五識來作了知,這樣既然意識已經起了、前五識起了,那當然就已經醒過來了,就已經離開眠熟位了。所以這個觀念要先有正確的了知。
意根的自性又是有覆無記性,這個體性都是因為祂的另一種自性而導致的,也就是說意根祂是遍緣一切法;祂因為所緣非常廣又很分散,所以針對單一的事物,祂當然就沒辦法作詳細的了別。這個道理大家應該很瞭解,像我們在專注某一個事物的時候,譬如說眼睛很注意在看東西的時候,有時候就忽略掉聲音;一樣的道理,這個就是能夠專注一個,那個了別就會比較細。意根祂自己也沒有反觀的能力,所以在經中說「如刀不自割」;意根在六塵的運作中是沒有證自證分的,所以祂不會反觀自己,在睡覺中祂不知道自己在睡覺,也不會知道自己是在什麼境界中安住。在諸地菩薩的無生法忍中常常說八識心王都有四分,但是意根的證自證分不是相對於六塵而運作的;祂是不同於意識,所以對六塵的證自證分,這個是意識比較能夠做得到。這個比較深我們就不繼續談下去了。
那如果從無生法忍來說,這個意根不但能夠藉阿賴耶識緣於外法塵及諸外事,也能藉著意識的現行而了知內六塵;其實外法塵都是要我們的阿賴耶識,因為祂有大種性自性,祂才能夠去緣這個外法塵。錯悟的人,一般來講都會把意根這個現識,意根又叫作現識--意根能喚醒意識的這個功能,以及剛剛生起意識的時候的見聞覺知性,把祂合而為一;祂是兩個:一個是喚醒、能喚醒,一個是去了知,這兩個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些錯悟的人就會主張他們所悟的離念靈知心,祂就是常住的金剛心;你看連參禪的人都會如此地誤解,那何況一般人啊!
所以我們現在用《起信論》來解說一下,對這個意根就會有比較深的一個瞭解。意根又名為現識,祂有幾種功能。一一講:
第一個、【所謂能現一切境界,猶如明鏡現於色像。】(~《大乘起信論》)這個大家不要搞錯,意根祂不是明鏡喔!這邊注意,祂是能現,能現喔!至於能現,大家自己去參。也就是很多人把祂搞錯了,以為意根就是明鏡,那不對。所以這邊特別標示出來,就是意根又叫作現識,所以祂的功能就是「現」,所以祂就在五蘊叢林中「意」為先導,因為祂能夠現;所以你看,想要現起這些所有的六塵境相都是要意根先起作用。所以這個大家要先知道,那這樣來參才會有點著落。
第二個、【隨其五塵,對至即現,無有前後。】(~《大乘起信論》)也就是說:五塵境界一面對的時候,祂就馬上現起了,就非常敏銳,所以你不會感覺祂有前後;所以你看我們現在,在日常生活中當然就會很好用啊!也就是:要現起五陰十八界都是意根作一個很大的作用;想要現起五陰十八界,這個都要意根在裡面作一個作用,祂的作用就是「現」的功能,所以祂叫作現識。這個大家應該可以去體會,這是參禪的一個很重要的關卡,大家要能夠對意根產生興趣,然後慢慢去把意根的各種體性都搞清楚,然後再去參究、去現觀。
第三個、【以一切時,任運而起,常在前故。】(~《大乘起信論》)你看這個意根祂一切時不滅、不斷;當然除了入無餘涅槃祂才會滅,所以任何時間祂都在啊!然後每一個想要現起六識,都是意根先,所以祂就叫現識,所以意根就為六識的俱有依。這個道理就是在這邊,所以就像我們在想要專注任何一個事情,那個作意要先,一樣啊;這個就知道說:意根在五蘊叢林中「意」為先導,這個意根便成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部分。
所以想要觀察這個佛法,因為現在不是宣講大乘法的種智,所以對意根遍緣一切法這個部分,我們就不多說。大家如果能夠詳細地閱讀《阿含正義》,去思惟法義,對於六根的體性就應當可以比較有深入的理解;接著就容易瞭解六根與六入,能夠進一步的確定,然後去斷除我見。我們作一個總結,就是說:所謂小乘佛法,就是五陰十八界都把它斷除,然後不再讓它現起;既然不現起,那就是沒有在三界中現身、語、意,既然沒有在三界中現身語意,五陰十八界不現起,那當然就沒有三界可言;沒有三界可言,方便說叫作「出三界」。其實沒有三界可出,也就是在斷盡五陰十八界,只剩下第八識自己獨處的這種狀況,這樣叫作「入無餘涅槃」。這樣說就是:只要把五陰十八界斷盡;既然是要斷盡的法,在小乘來說,他不用去花那麼多時間把它一一搞清楚。它有些是可以類推的,那就是知道:譬如說在這個五塵境,知道一個塵是無常、苦、空、無我,他就以此類推通通不要,通通不要他就不取貪愛、執著。所以你看:我們一念無明所斷的見惑、思惑,這個思惑的部分就是三界愛;三界愛反正我都不要了,所以對自己五陰十八界的現觀,通通把它歸納為無常、苦、空、無我,所以就起厭離心,厭離心之後當然你就這些貪愛執著能夠斷;你就不會說人去世之後想要再去投胎,然後再去製造一個五陰十八界的這個色身;這樣當然就不入胎,不入胎就叫作「不受後有」。
那「不受後有」有幾個階段:比較厲害的俱解脫就是坐脫立亡,如果他有滅盡定的功夫,他可以坐脫立亡,隨時自己決定自己要怎麼樣,就可以走了,可以出三界。那如果沒有辦法,慧解脫呢?那當然他就入滅的時候分段生死就已經了了,他不再去投胎--沒有中陰身現起,那就可以直接入無餘涅槃。那如果再差一點的呢?就在中陰身再入涅槃,那就是中般涅槃。這個各個都不一樣,但是終究就是不受後有。不受後有就是什麼?不再在三界中現身、語、意;那如果簡單的說法,就是不再去投胎啦,就在去世之後就滅盡五陰十八界,滅盡五陰十八界當然就沒有五陰十八界;沒有五陰十八界,知道前七識都沒有了,那剩下的當然就是第八識了;所以剩下第八識,那就不是斷滅,他還有第八識在啊!只不過祂不再現起五陰十八界而已。所以這個法才是真正的佛法,這樣的佛法才是周延的,不落斷、常兩邊,也就是說:現起的時候祂有功能,那如果把它滅除之後,祂還是保有如來藏自己存在的功能,那這樣就不是斷滅了,這才是究竟的佛法。
今天就講到這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