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來自於:https://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5/3362-a15_072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一) 第 072集~由 正雯老師開示:《廣論》四聖諦十六行的錯謬(二)
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一) 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這一集我們繼續來探討「《廣論》四聖諦十六行的錯謬」,希望與您結下良善殊勝的法緣。關於宗喀巴以及應成派中觀的諸多錯謬處,在孫正德老師的著作《中觀金鑑》有深入而精闢的評破,這裡也有部分引用,歡迎大家請閱廣傳。
上一集說到宗喀巴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自創見解說:【見受者及受都無自性,如是修習,方能斷愛。】(《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2)主張只有以細意識來觀見受者及受都無自性,以這樣的見解來修道才能斷除三界愛,否則就不能證涅槃、得解脫。這裡我們分受、受者與見受者三個層面來說明。第一、先談受:一切的受,包括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因緣和合而有,不離苦苦性、壞苦性、行苦性;又是無常變異性、不自在性,因此所有的受皆無自性,非我與我所;這是修學三乘菩提四聖諦十六行道的行者都可以觀察體驗到的,卻不是極力追求男女合修第四喜淫觸受的宗喀巴以及應成派諸師可以觀察到的。第二、受者:這個能領受一切受的受者,是哪個心呢?正是意識心。這個能夠領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的意識心,是根塵觸所生法,時而有瞋、時而有貪、時而有慢,無常變異不自在,故意識心受者無有自體性,是生滅變異的心,非我與我所;這是修學三乘菩提四聖諦十六行道的行者都可以實際觀察體驗到的,卻不是主張意識心為常住心的宗喀巴以及應成派諸師可以觀察到的。第三、見受者:這個能觀見正在領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的受者又是什麼心呢?也還是意識心。因為意識心具有證自證分的功能,能夠反觀意識心我正在領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所以這個能觀見到正在領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的受者心,還是意識心,是生滅變異無自體性心;並且緣於無常、苦、空、無我之五陰才能存在,不是常住不生不滅心;這是修學三乘菩提四聖諦十六道的行者都可以實際觀察體驗到的,卻更加不是主張意識心為常住心的宗喀巴以及應成派諸師可以觀察到的。
宗喀巴不懂佛法故高聲主張:只有緣於觀見受者及受都無自性,以此見解修道才能夠斷除三界愛,否則就不能證涅槃、得解脫。但是他自己卻不能解脫於受與受者,同皆繫著於欲界最極粗重貪著之男女欲愛,極力追求男女合修時的第四喜淫觸,與自宗所倡「應當觀見受及受者都無自性」的宗旨大相違背,顯然宗喀巴未能證得初禪,未離欲界愛。因為即便是證初禪的外道行者,都已觀見受無自性,而遠離欲界男女淫觸之喜樂,只是不知受者與見受者的這個意識心是虛妄生滅心而未斷我見;而宗喀巴極力追求男女合修時的第四喜淫觸,不能捨棄男女雙身交合之喜樂受,主張男女合修時的第四喜俱生樂是俱生而有,但是既然有生就必有滅,顯然宗喀巴不知所有受都無自性;宗喀巴又主張一分意識有常住自性,主張淫樂中領受樂觸的離念靈知心常住而有自性;又再加以主張見受者的這個證自證分的細意識心常住而有自性,不能解脫於意識我見之繫縛,顯然同皆墮入自己所破斥的受者意識心以及見受者意識心中,也都落入受的自性中,自語相違。這樣空談能見受者與受無自性的人,竟然反過頭來否定 世尊四聖諦十六行道的正當性,以自邪見而非毀四聖諦十六行正法,是墮於見取見的惡見中而不自知,以他的見取見而非毀 世尊的四聖諦十六行法教。
如果能如實於四聖諦十六行觀察五陰之我見、我執、我所執,現前觀察勝解無一法不是無常變異性,就能真實了知五陰是一大苦蘊,了知愛著五陰之過失,就能斷除分別五陰為我的見解,能斷除緣於五陰所生的分別我見,就能以五陰無常、苦、空、無我之初分解脫智慧,了知我執與我所執的過失;如果能夠進而斷除部分我執與我所執的貪愛,就成為二果,稱薄地,又稱為斯陀含果。但是如果沒有具備這樣的知見與見地,將處於五陰稠林中的五陰身心,如外道一般以身遠離五塵之受用,縱使得以降伏欲界愛乃至色界愛,修證四禪乃至四空定,由於未斷我見的緣故,所以不能斷除無色界愛,捨報後生四空天,仍然是屬於有生而受後有,不能解脫於三界生死輪迴苦;未來在無色界中捨報以後,仍將下墮欲界之中。而宗喀巴以及應成派諸師都不能以身遠離五塵之受用乃至男女欲樂,不能降伏欲界愛乃至色界愛,不能修證四禪乃至四空定,也未曾斷我見,顯然比修學四禪八定的外道行者都更加不如了。
因為這種邪見的緣故,宗喀巴對於如實遵守 世尊教法修證解脫道者入無餘涅槃之法,就產生了具足五陰我見者必有而不能理解的疑惑,於是對 世尊所說「滅盡五蘊而入無餘涅槃」的聖教,提出了質疑。譬如宗喀巴質疑:【如《六十正理論疏》說:先引小乘經云:「若於此苦,無餘斷、決定斷、清淨、永盡、離欲、滅、靜、永沒。不生餘苦、不生、不起、此最寂靜、此最微妙。謂決定斷一切諸蘊、盡諸有、離貪欲、息滅、涅槃。」……若必釋為由修道力無餘斷者,則有所證涅槃時,已無能證之人。有能證人時,蘊未永盡,則無所證之涅槃。故彼不能解說經義。若如吾等所許,此言永盡非由對治而盡,乃本來盡故名盡,則於經義善能解釋。龍猛菩薩謂經中所說之永盡,即苦蘊寂滅之滅諦涅槃,與無自性生之滅諦義同。】(《入中論善顯密意疏》卷2)
宗喀巴的意思是說:「倘若必定要將阿含等經中所說解釋為『苦等是經由修道力斷盡而無餘』者,那麼『苦、一切諸蘊等斷盡無餘,若是所證之涅槃』時,就已經沒有能證涅槃之人,一切諸蘊都斷盡的緣故。若仍有能證之人時,諸蘊即未永盡,則不能成就涅槃,則無所證之涅槃。這樣就不能解說經中所說涅槃的義理了。倘若像我們應成派中觀所主張的:經中所說永盡之義,不是經由對治而盡,而是本來就盡了才叫作永盡。這樣就能夠善於解釋經中的義理了(這裡宗喀巴是認為不需要滅盡五蘊就有人可以證涅槃了)。龍猛(這裡指的是龍樹)菩薩說經中所說的永盡,就是苦蘊寂滅的滅諦涅槃,與五蘊無自性生的滅諦是同樣的意義。」
親證解脫的聖者,將 世尊於阿含聖教所說,依證量及聖教解釋為經由修道力永斷五陰苦蘊而解脫,斷盡三界諸有,將五陰之自我亦全部滅盡。但宗喀巴對這樣的解釋並不認同,他認為:證得解脫者,若死後將自己五陰全部滅盡以後,就成為無有能證涅槃之人,如何可以證涅槃呢?他否定了第八識涅槃心的存在以後,心中唯恐滅盡意識而墮入斷滅空中,因此就妄說這不是善於解釋 世尊所說阿含經文義理的人。因為宗喀巴否定第八識如來藏的實存,恐怕入涅槃時,滅盡識陰全部會成為斷滅空,所以無法斷除我見;我見未斷的緣故,所以必定會思惟著:如果將五陰中的覺知心意識自我也滅盡,那麼無有能證涅槃的人了,也無所證的涅槃,就將會成為斷滅空。
由於宗喀巴完全不知、不解、不證 世尊所傳授的二乘解脫道,不能理解聲聞人為何滅盡五陰就是證無餘涅槃;也不能理解 龍樹所說「菩薩涅槃心如來藏本來寂滅涅槃,不是經由對治而有」的真實義理;不能理解菩薩所證本來性淨涅槃的如來藏,是隨順因緣出生蘊處界萬法而無有自主性,是不與萬法為侶的涅槃本體。只是片面地將識蘊中的意識心增益其體性,以意識心緣起生滅之有為空、無常空,想像為具有不生不滅、本來自性清淨、本來涅槃寂靜的空性體性。所以宗喀巴主張:這樣不滅盡五蘊後有,只要能理解有一意識所攝的細意識我常住,不必實證這個細意識我;並且安立一切法無自性,而且是自性空,住於這樣的理解作意之中,就可以證得 龍樹菩薩所說「本來寂滅的滅諦涅槃」。
但是意識心是依附於五根而現行的不恆行心,沒有本來無生的自在性;又時時與六塵相應,永遠不離六塵,所以無寂滅性;不論意識的粗心、細心,都無法離開六塵以及恆內執我的意根而存在,完全沒有自在性與寂滅性。而宗喀巴不知這個事實真相,執著意識心為自在性與寂滅性的涅槃心;然後再以這樣的惡見,而不許他宗他派的正見存在,以鬥諍為業而批判正見者所弘揚的正理,正是標準的見取見。
菩薩實證空性心如來藏,在不斷思惑煩惱的情況下證得本來無餘涅槃中的本際——實證本來自性清淨涅槃,因此出世宣說如來藏心體真如性為「過一切煩惱境界,無垢、無汙、無染、清淨」;或以實相般若波羅蜜說「無有色受想行識想,亦無有色受想行識斷想;無有苦集滅道諦想,亦無有苦集滅道諦斷想;乃至無無明想,亦無無明盡想」。宗喀巴為了攀附大乘本來如是自性清淨涅槃的微妙甚深法義,錯誤解讀為:「不必斷除我見,有一分細意識本是常住而有自性的心,即是涅槃心。」錯認斷我見所應破的第六意識為常住法,而建立為菩薩所證本來性淨涅槃的如來藏心,虛妄不實地自抬自高為已經實證顯教菩薩所證勝妙之法以後,對於阿含諸經所記載「二乘聖者親隨世尊之教導,以修道力離欲斷三界愛,滅盡五陰苦蘊的積集,苦永盡無餘,被世尊授記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的聖跡與聖教,誹謗為:「修道力不能將苦永斷無餘,一旦真實滅盡一切諸蘊,則無人證涅槃,就不能解釋阿含諸經中所說的自覺涅槃。」但是二乘聖者應行之修道行已行,對於五蘊已無所住、無所取、無所著,乃至於意識覺知心之自我亦復如是,樂於滅盡五陰自我全部,自知不受後有,已證滅盡而自知不再出生後世五蘊而實證無生,現世就能以尚未捨報之五蘊中的意識覺知心,自覺此等苦盡無餘之寂滅為涅槃。
雖然說我生已盡,然而實際上已於所說之「我」無所住、無所取、無所著。這樣無五陰之人,我見與人我執斷盡,自知捨壽滅盡自己以後,無有五蘊之人我證得涅槃而有所得,才是 世尊所授記的聲聞羅漢自覺涅槃者。但是二乘聖者捨報時,意識覺知心斷滅之前並未起念:我已解脫、我已證涅槃。因為就連含攝於五上分結的我慢,也就是最細的一分我執已斷,不於自我起作意的緣故,意識覺知心滅已,意根隨滅,中陰不再現起而不再受後有故,稱此二乘聖者入無餘涅槃;這樣入涅槃,實際上並無「人」入涅槃,此聖者的此世五蘊已滅,而未來世五蘊永不生的緣故。
宗喀巴不能了知二乘所證涅槃乃是五陰滅盡之法,二乘解脫道實際上乃是無人入無餘涅槃之法,蘊處界滅盡而不再有生死,這才是 世尊所說之二乘解脫道聖教法門。然而,這樣的無生是五陰斷滅後無生,並非本來無生;出生五陰的空性心如來藏阿賴耶識,從無始劫以來本來而有,一向不生不滅,才是本來無生之法。不論五陰滅盡或尚未滅盡,也不論聖人斷盡我執,或凡夫不斷我執,本識如來藏皆以其自性清淨涅槃體性而自住。不論二乘聖人五陰滅盡的無餘涅槃,或大乘菩薩不滅盡五陰而實證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都依第八識自住的本來自性清淨涅槃而立名:二乘聖者滅盡五蘊而入之無餘涅槃,雖沒有能證涅槃的五蘊存在,卻仍有本自寂滅的第八識如來藏獨存,所以說二乘涅槃乃是依第八識的清淨寂滅自性而立名。宗喀巴不了知二乘涅槃的真實法相,又否定了第八識的存在,恐懼斷盡五陰以後將落入斷滅空中,所以有以上所舉的邪見說法,不許親證賢聖如實解說 世尊所開示的二乘涅槃真實義理。
二乘聖者一向不證本來自性清淨寂滅的涅槃心,但完全信受 世尊所說有自己所不知不證的涅槃本際如來藏,於五蘊滅盡之後能獨存不滅,不會成為斷滅空;所以在捨報時不作意自我而滅了意識覺知心,意根隨之滅除而使中陰不再現起。但五蘊滅盡以後,獨存空性心如來藏自住於本來涅槃體性中,不再出生三界五陰,這是二乘聖者所不能了知的真實涅槃本際。
宗喀巴自稱所舉為 龍樹菩薩所說(然未標明龍樹菩薩所說出處與論名),依自身所宗的六識論邪見,隨自意而說。但是若是以「永盡就是苦蘊寂滅的滅諦涅槃」來說,龍樹菩薩已是初地菩薩,已證無生法忍,所說必定符合阿含諸經中 世尊所說二乘解脫道之聖教,也必定符合本來寂滅涅槃本際之如來藏為體的大乘聖教,絕對不是如宗喀巴所恣意解讀的涅槃:以五蘊無自性生解釋為苦蘊本來就盡了,稱為永盡。宗喀巴以五蘊無自性的無常空為清淨性,以這樣的「清淨性」作為四聖諦十六行之「滅、靜、妙、離」之滅諦涅槃,那可是大錯特錯了!錯誤在哪裡呢?時間的關係,下一集我們繼續再探討。
最後提醒大家:密宗喇嘛或代表人所說的持戒清淨,就是依三昧耶戒每天都與女信徒合修雙身法,大家可別被騙了,而誤以為是佛教中說的持戒清淨。
「《廣論》四聖諦十六行的錯謬」第二單元,今天為大家說明到這裡。
敬祝大家身心康泰,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