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2-24 23:54:52| 人氣8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善巧方便與菩薩戒(一)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957-a13_098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098集~由  正源老師開示:善巧方便與菩薩戒(一)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前面幾集《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中》,我們藉由佛典中的故事,說明了菩薩為了救護眾生所行的善巧方便,與聲聞弟子有很大的差異。這一集開始,我們要進一步來探究菩薩「善巧方便與菩薩戒」間的關係。

      所謂「佛在世日,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戒是佛弟子修行極為重要的依憑,《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中,聖教開示:【超越生死深大海,菩薩淨戒為船筏;永斷貪瞋癡繫縛,菩薩淨戒為利劍;生死嶮道諸怖畏,菩薩淨戒為舍宅;息除貧賤諸苦因,淨戒能為如意寶;鬼魅所著諸疾病,菩薩淨戒為良藥。】(~《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釋迦世尊在《梵網經》中,就誦出修習佛菩提道的菩薩們,應該要盡未來際受持的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並以偈說:【戒如明日月,亦如瓔珞珠,微塵菩薩眾,由是成正覺。】(~《梵網經》卷2)說戒是能令黑闇光明的日月,戒是能莊嚴菩薩的瓔珞寶珠,十方三世如微塵般無量無數的菩薩,都是由這個菩薩戒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世尊又強調:【此十重、四十八輕戒,三世諸佛已誦、當誦、今誦,我今亦如是誦。】並稱菩薩戒為千佛大戒,說明過去莊嚴劫千佛、現在賢劫千佛、以及未來星宿劫千佛,在因地時都是受持這菩薩戒而成就佛道,到了果地也必定會誦這菩薩戒來教誡菩薩們持受以至成佛。所以說:【眾生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梵網經》卷2)也就是說,梵網菩薩戒從因位來說固然是菩薩戒,但是從果位來說其實就是佛戒。

      從前面所舉的經典聖教中,很清楚告訴我們,佛陀在《梵網經》誦出菩薩戒要學人受持的目的,就是要幫助學人早日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成就佛道。因為學佛人最初歸依三寶,發四宏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就是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誓願,然而反觀自己身口意行,都還極不清淨,如果一時不忍而造下惡業,勢必下墮三惡道,長劫沈淪,距離成就佛道只怕越來越遙遠,自不能救又如何救人。

      《雜譬喻經》中就有一則故事說,釋迦世尊在世時,有一個國王飼養了一頭大象,力氣極大,能擊退一切來犯的敵人,因此國王非常疼惜牠,常以金銀珍寶裝飾的瓔珞來裝扮牠,並且還賞賜了數百戶人家,作為牠的封邑,隨牠所需,徵收錢糧來供養牠。這時候,世尊座下有一位出家修道的弟子,雖然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但福德十分微薄,常苦於衣食不足,當他和其他佛弟子們結伴到城裡托缽乞食時,常常就只有他一個人托不到食物,或托來的食物根本吃不飽,只得餓著肚子回到僧團來。有一次剛好遇到災荒,這個阿羅漢連續七天托不到食物,最後好不容易才獲得一點點粗劣的食物,勉強維持了性命。這時他心中百感交集,就去到那頭國王心愛的大象身旁,拉著大象的耳朵,對牠說了說話,然後就離開了。誰知從這時候開始,大象就變得滿臉愁容、神情憂傷,再也不吃不喝。負責照顧大象的象伕看了非常害怕,趕緊就去向國王報告此事。國王問他:「這幾天有誰侵犯了大象嗎?」他向國王稟告:「只有一個出家人去到大象身旁,對大象說了說話,一下子就離開了。」於是國王就派人四處去找這個出家人,終於在樹林間找到而被帶到國王面前,國王就問他對大象說了些什麼?這出家的阿羅漢回答說:「也沒說些什麼,就只告訴大象:『你和我,我們都有罪。』」國王很好奇,問他為何這麼說?然後阿羅漢才說出這其中的原委。

      原來這阿羅漢和大象在往昔 迦葉佛住世時是兩個兄弟,都在 迦葉佛座下出家修行。哥哥一心求道,持戒不犯,喜歡打坐修禪定,但不好布施;弟弟則喜好布施修福,卻也常常破戒,造作種種惡行。到了 釋迦世尊應身在世的時候,哥哥由於過去一心修道的因緣,就在 世尊座下出家修道,並且證得阿羅漢果;弟弟卻因為過去破戒造惡的緣故,而下墮三惡道輪轉生死,直到 釋迦如來住世時,都還是一頭大象,無緣親隨 世尊修學。由於哥哥不只證得阿羅漢果,也證得神通,知道自己與大象過去的因緣,以及各自在過去修道時,都有所偏而有罪過,因此在百感交集之下,去對大象說:「我們兩個都有罪。」這大象聽了阿羅漢的話,心中想了想,也瞭解過去生破戒造下惡業,才有至今仍處在畜生道中;雖難得遭逢 釋迦世尊住世說法,自己卻被業障、報障的煩惱所拘繫,無法隨從 佛學,道業毫無進展。想到這裡,當然心中又是憂愁又是難過,而食不下嚥了!

      這則故事固然在告誡我們,修道不應有所偏,正如經中說:【修福之家,戒施兼行,莫偏執而功德不備也。】(~《眾經撰雜譬喻》卷1)也有古德舉來勸勉學人:【修福不修慧,象身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龍舒增廣淨土文》卷9)但是它所顯示的因果法則,也明白告訴我們,造作惡業的果報是多麼嚴峻。想想久遠之前,一同依止 迦葉佛修道的兩兄弟,來到 釋迦世尊時,一心向道的哥哥能再親從 佛學而證得阿羅漢果;破戒造惡的弟弟,卻還在畜生道中輪迴,連親近 佛陀的因緣都沒有。這一進一退的懸殊差異,不言可喻。

      或許有人會認為,只要不受戒,就不會有破戒犯戒的問題了。然而佛教的戒,有性戒與遮戒的區分,性戒所戒止的行為,不管在佛法中或者是世間法中,都是不被允許的;絕大多數佛教的戒,都是屬於這種。例如,縱令 佛陀不制戒,造作了殺、盜、邪淫、妄語欺詐的行為,本質就是罪惡、就有性罪,將來就會受到惡業的果報。至於遮戒,則是 佛陀制來為弟子們防止防患性罪於未然的,所以只有受了佛戒的人不得犯,未受戒的人縱使作了,並沒有違戒的罪報;但這在佛戒中是極少數的。像是飲酒戒,意思是說,不受佛戒,雖然沒有違犯戒罪的問題,但是造作了本質就是罪惡的非行,還是有性罪、還是免不了惡業的罪報。

      這麼說一定有人會覺得,雖然性罪本質上就是罪惡,不管受戒與否,違犯了都有惡報,但是這時如果也有受戒,除了性罪的惡報外,又有戒罪的罪報,豈不是罪加一等?然而 釋迦世尊在經典中,早就以善巧方便、施設譬喻為弟子們解惑。

      首先 世尊問弟子:「眾生是一切時,都有心要殺生?還是有什麼時候,他的心是不殺生?」「偷盜、邪淫、妄語也是一樣,眾生是何時有心妄語?又何時心不妄語?」當然一般的情形下,眾生不會一切時都想著要殺生、要妄語,反而是【少時有心殺生,乃至少時有心妄語;而多時不有心殺生,乃至妄語。】(~《雜阿含經》卷32)於是 世尊就告訴弟子們:「受戒之後,心中對佛戒有意樂、有淨信,就會時時提醒自己:『世尊訶責殺生、讚歎不殺,乃至訶責妄語、讚歎不妄語。我從往昔以來,因為愚癡無慧,曾經殺害眾生;如今我已經受佛戒,就應當深自懺悔訶責。』」世尊說:「由於這樣時時自我懺悔、訶責的緣故,縱使今生仍不免殺害眾生的瞋心現起,但是到了未來世,一定可以離殺生,乃至離偷盜、邪淫、妄語的惡習,就能成就正見,得到解脫而不謗賢聖,諸業邪行的煩惱就清淨了。」

      說到這裡,世尊就從地上抓了一把沙土,撒在另一隻手的指甲上,然後問弟子們:「是大地的土多?還是我指甲上的土多?」弟子們回答:「指甲上的沙土極為微少,比之大地的土,百千萬億分之一都不到,根本無法相互比較。」於是 世尊就開示:【所有罪業,如爪上土,大地之土算數譬喻不能量度。】(~《別譯雜阿含經》卷7)也就是說,受戒後偶而一時對一眾生造作殺、盜、邪淫和妄語的罪業,如同指甲上的沙土一般,是極為微少的;反之,絕大多數時間,對絕大多數眾生都是持守戒律而無所違犯,乃至於進而生起對眾生慈悲喜捨的身口意行,功德就如大地土般無量無邊。因此持戒的功德,比之犯戒的罪業,當然是不能以算數譬喻秤量的;這時稍稍違犯戒罪,所造的有限量的惡業,比之持戒行善無量的功德,是微少到不能牽引人墮入惡道的。正如 世尊開示:【如甲上之土甚少,大地之土其數無量。如是心與慈俱,修習多修習;諸有量業者,如甲上土,不能將去,不能令住。如是偷盜對以悲心,邪淫對以喜心,妄語對以捨心,不得為比。】(~《雜阿含經》卷32)

      另外也會有人認為:「只要時時約束自己,不要為非作歹、不要傷害眾生,就不會有造作惡業,將來也就不會感受三惡道的惡報。」然而就如世間人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懺悔偈中說:【「我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大方廣佛華嚴經》卷40)這是《華嚴經》的懺悔偈,也是一般學佛人熟悉而時常唱誦的。這首偈雖然是就所造惡業來懺悔,卻也點出了造作惡業的因由,就是惡業雖是身口意三行所造,根源卻是無始貪瞋癡,也就是我們各人無始劫以來,不斷熏習累積的貪瞋癡等的煩惱習氣;這些煩惱習氣種子全都眠藏在各自的第八識如來藏中,如果不消除,就會隨著所造業行果報的異熟而一世又一世等流下去,藉由身語意而一再現行。

      當眾生尚未離開隔陰之迷前,捨報結束一生的生命後,今生的意識覺知心跟著就斷絕了,要由未來世新出生的五根接觸五塵時,才會生起新一世的意識覺知心,新一世的意識覺知心受限於隔陰之迷,完全忘記過去生。因為師長教導,或者親身經歷教訓,而學習到不要為非作歹、不要傷害眾生,甚至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等這些的訓示。意識覺知心所面對的一切順逆境界,對祂來說全都是新的,只能依著如來藏執藏過去生熏習累積的我執習氣和名言習氣,遇境等流現行,然後由著意根的習慣性去應對。意識覺知心在未經學習或修行的過程,根本無能力判斷,等於處在愚癡無明的狀態中,很容易因貪瞋癡等煩惱現行而造作惡業,結果未來世必定要再去受不可愛的異熟果報;眾生就這樣生死相續、永不停歇,成就佛道自然遙遙無期。正是 玄奘菩薩翻譯、世親菩薩所造《唯識三十論頌》中【由諸業習氣,二取習氣俱,前異熟既盡,復生餘異熟。】(~《唯識三十頌》)這首偈所宣示的道理。就是因為眾生的我執和名言二種習氣種子,都是跟著眾生所造作善惡業的業種同時俱在,並且一世一世等流現起而造作新業,導致過去造作善惡業行的異熟果報報盡後,由於又造新業的關係,再感生新一世的異熟果報;因此至心懺悔,不再造作身語意上種種的惡業,那麼消除貪瞋癡等我執煩惱的習氣,才是根本之道。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會感受到無明的瞋火或貪欲,沒由來就會冒出來,甚且常常是自身身行或口行造作出來了才察覺到,可以說想要控制都難,何況要降伏、乃至消除它。

      佛教中的戒律,從消極面來說,當然就是防免眾生造作惡業而墮入惡道,以致長劫無法接觸佛法,無緣實證三乘菩提的解脫道。除此之外,還有它積極的作用,就是藉著戒律的規範,消除貪瞋癡等煩惱習氣,尤其是菩薩戒的持守,就有著防非止惡的功德在。因為佛弟子歸依三寶,就表示已經生起對三寶功德的尊敬與崇仰,又發了四宏誓願,希望將來能成就佛道,更是代表著對三世因果的信受,相信生生世世所行善業和所修智慧都功不唐捐,能累積成為成就佛道的資糧。就在受三歸依和發四宏誓願的前提條件下,再以至誠心受菩薩戒,意識心中就會生起了遵守戒法的決心與誓願,然後藉由戒的規範,調整外在的身行與口行,內在的心行也會跟著逐漸轉變,貪瞋癡的習氣就跟著能逐漸次第被降伏、乃至消除了。因此 平實導師開示:「戒為修行之基本,未有不持清淨戒而能證得見道、修道功德者。」(~《優婆塞戒經講記》第一輯,正智出版社,頁7。)

      我們總結來說,釋迦牟尼佛制菩薩戒,祂的用意就是在幫助佛弟子們藉由菩薩戒的持守,而逐漸成為真實義的菩薩;因此受菩薩戒的目的,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使自己成為一個在佛菩提道上邁步前進的真實義菩薩,為將來成佛作準備。這一集我們就為大家說明到此。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8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第10-15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善巧方便與菩薩戒(二)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菩薩的善巧方便(三)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