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9-02-20 22:10:10| 人氣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菩薩的善巧方便(二)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955-a13_096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096集~由  正源老師開示:菩薩的善巧方便(二)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說了《大寶積經》中,眾尊王菩薩行善巧方便,度化了他過去五百世妻子的故事,然而這則故事還有後續的發展要繼續說明,另外也還有一些問題,必須提出來跟大家一起探討。

      這故事起因於眾尊王菩薩到舍衛城托缽時,竟跟著一個女子一起坐在椅子上,違反了僧團修清淨行的戒律,於是阿難尊者就向釋迦世尊舉報。在經典中其實還有一個類似而廣被歷代禪宗祖師引來說法的故事,就是《大方廣寶篋經》中,摩訶迦葉尊者擊槌欲擯文殊菩薩的故事。

      故事說:有一次釋迦牟尼佛與眾弟子在舍衛國祇園精舍結夏安居三個月,佛陀十大弟子中頭陀第一的摩訶迦葉尊者,注意到這三個月中都沒看到文殊師利菩薩住在精舍中,直到安居期間結束,眾僧將要集合舉行自恣儀式(也就是互相檢討三個月內各自的言行有無違犯戒律,如有違戒則應懺悔滅罪的),最後一天晚上,文殊菩薩才終於出現,摩訶迦葉就問:「文殊!在哪兒結夏?」文殊回答說:「這三個月,一個月住在波斯匿王後宮,與國王的皇后、嬪妃一起;又一個月,住在未婚童子的學堂裡;另一個月則住在諸婬女舍(以現代話來說,就是住在紅燈區妓女戶裡)。」這時摩訶迦葉聽了非常生氣,心裡想:「我怎麼能跟這樣犯淫戒不清淨的人一起自恣,檢討各自行為的過失。」於是他就打雲板集眾,想要把文殊趕出僧團。文殊菩薩早已知道摩訶迦葉的想法,就以神通力示現十方各如恆河沙數的無量佛世界,每一世界中都有文殊菩薩在佛陀前面坐著,也都有摩訶迦葉打雲板要趕走文殊。這時釋迦世尊就問摩訶迦葉:「你為何打雲板集眾?」摩訶迦葉回答:「因為文殊師利自己說,他結夏安居三個月中,住在波斯匿王皇后宮殿和婬女房舍中,這已經違犯僧團清淨戒律了。我為了要趕他出去,於是打雲板集眾。」

      世尊這時從身中放出光明,照遍文殊菩薩神通變現的十方世界,讓摩訶迦葉看清楚,然後問他:「你所看見的十方世界每一世界中的文殊師利,也都是結夏安居三個月中住在皇后的宮殿和婬女的房舍裡。」世尊問:「汝今欲擯何處文殊?為此世界?為十方界?」(《大方廣寶篋經》卷2)就是問他:「你如今要趕出哪個文殊,是只有這個世界,還是十方世界都要?」。摩訶迦葉當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這時候才知道自己壞事了,因為自己的證量根本無法跟等覺文殊師利菩薩相提並論,實在差太遠!他根本不知道文殊的境界,只好立刻向佛頂禮,請求懺悔,承認自己跟隨佛陀修習所證得有限的聲聞智慧,實在不足以度量文殊菩薩無量智慧所成就的菩薩不可思議功德;由於自己的無知,才會以為文殊菩薩違犯淫戒不清淨,而打雲板集眾要趕他出去。

      世尊於是開示:【摩訶迦葉!……此間文殊師利童子,令是波斯匿王宮中五百女人不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令五百婬女五百童子得不退轉無上正道,復有百千眾生以聲聞法而調伏之,無量眾生得生天上。】(《大方廣寶篋經》卷2)就是說:這娑婆世界的文殊師利菩薩結夏安居三個月,雖然分別住在波斯匿王皇后宮殿、童子學堂和婬女房舍中,卻以種種方便善巧度化王宮中五百個女子歸依佛陀,永遠不退失,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願心;也讓五百個妓女、五百個童子,得以不退轉於佛菩提的無上正真之道;另外還有百千眾生,調順柔伏於聲聞解脫道法中;至於修行人天善法,獲得未來世生天福報的眾生,更是無量無數。文殊菩薩以無量智慧,行善巧方便所成就菩薩度眾功德,真是不可思議。

      《大寶積經》和《大方廣寶篋經》中這二則故事的緣起,分別緣於釋迦世尊聲聞弟子阿難和摩訶迦葉,認為眾尊王菩薩和文殊師利菩薩犯淫戒,而向世尊舉報或打雲板集眾。然而,故事中眾尊王菩薩和文殊菩薩以善巧方便度化眾生,究竟是不是犯戒?要探究此一問題,我們得要再回到《大寶積經》的故事,來看看它後續的發展。在故事前段中,世尊已經為阿難說明了眾尊王菩薩摩訶薩跟那個女子同坐在椅子上的經過,和二人過去世的因緣。世尊雖然告誡阿難尊者不應於大乘大士求覓其罪(《大寶積經》卷106);就是不應該在大乘菩薩摩訶薩之中,尋找他們的罪過。然而,世尊並未就眾尊王菩薩的行為是否犯戒有所說明。於是眾尊王菩薩就結束了神通變化從虛空中下來,向佛頂禮,然後稟白說:【世尊!菩薩行於方便,若為一人起大悲心合集善法,若似犯罪、若實犯罪,於百千劫墮大地獄。世尊!此菩薩堪受諸惡及地獄苦,以此善根願不捨一人。】(《大寶積經》卷106)就是向世尊稟報:「世尊!菩薩如果因為生起了大慈悲心,想要救度一個人,而結合齊集了善妙之法,來行於方便善巧,縱令因此似有違犯戒罪,乃至確實違犯了戒罪,而要在百千劫中下墮到大地獄中受苦報。世尊!能行方便善巧來救度眾生的菩薩,他的福德與智慧是堪能忍受種種惡報,乃至諸大地獄中的各種苦果;由於有如此證量的善根功德,他願意去承擔這些苦惡果報,也不願捨棄任何一個可以救度的人。」世尊聽了這一席話,大大地讚歎眾尊王菩薩而開示:【菩薩成就如是悲心,雖受五欲不犯重罪,離於諸罪及遠一切墮惡道業。】(《大寶積經》卷106)意思就是說,菩薩為了成就救度眾生的悲心,而行於方便善巧,雖跟著眾生在欲界中受用五欲,但是因為有善根功德的緣故,不會違犯重大的戒罪,身口意行能遠離而不造作種種罪行,因而也就能夠不受一切下墮三惡道的業報。

      世尊緊接著又說了一則故事,來佐證祂的這段開示。世尊說:「過去超過阿僧祇劫之前,有一個出家修清淨梵行的梵志,名字叫作樹提,他在四萬二千年之中,都在空無人煙的森林裡修持清淨行,已經到達了不再造作種種惡業,甚至遠離一切過失的境界。就在經過這四萬二千年修行之後,有一次他從森林裡出來,來到一個十分熱鬧又充滿欲樂的城鎮。進城之後遇見一個女子,這時女子看到梵志樹提的色相端正、儀態莊嚴,就生起了貪欲愛樂之心,隨即就走到樹提面前,仆倒在地上,用手捉著樹提的腳,向他頂禮;這時梵志樹提就問女子:「妳對我是不是有什麼希求而來到我面前敬禮?」女子回答說:「我請求您這位梵志修行人,能與我共結為夫妻。」梵志樹提就告訴她:「我是出家修行人,我已經不對女人生起貪欲愛樂之心啊!」女子聽了失望地說:「我今生如果不能跟您結為夫妻,我將會在不久之後,就結束這一生的性命。」這時梵志樹提聽了就想:「跟女人行夫妻之道,這不是我這時出家所想要修的法,我好不容易經過四萬二千年修持清淨行,都不敢違犯任何禁戒才能有今天的成果,怎麼可以再與這個女人結婚,去受用違背清淨修行的愛欲染著,讓千萬年修行成果毀於一旦呢?」這麼想了之後,梵志樹提就決絕地轉身,離開這個女子。

      可是才走離七步,梵志樹提卻停住腳步,生起了大悲心;心中想著:「我縱使與這個女人結為夫妻,而違犯了出家修行的不淫的清淨戒律,應當下墮惡道中受惡報,然而即令是地獄的極苦境界,也是我堪能忍受;我如今實在不忍心看這個女人受到如此身心煎熬的苦惱,也不希望她因為我的緣故,而失去了性命。」想到這裡,梵志樹提就轉身回到那女子的地方,伸出右手捉著女子對她說:「這位姊姊請起來,我同意就隨著您的欲求。」於是梵志樹提就與這女子結為夫妻,生育兒女組成家庭,一起生活了十二年。十二年之後,梵志樹提就離開家室,棲居山林中精進修習,又再回復出家修持清淨梵行,不久之後就具足了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修證,捨報後就生到梵天中,成為色界天人。

      釋迦世尊講完這則故事後,就說明了當時的梵志樹提不是別人,正是釋迦世尊的前身,而當時與梵志樹提結為夫妻的女子,正是世尊成佛前為悉達多太子時的王妃。最後,世尊就以這一則故事的因緣,來解答眾尊王菩薩所提「菩薩行善巧方便救度眾生是否違犯佛戒」的疑惑。世尊開示:【善男子!我於爾時為彼女欲,暫起悲心,即得超越十百千劫生死之苦。善男子!汝如是觀,若餘眾生由愛欲故墮於地獄,行方便菩薩由生梵天,是名菩薩摩訶薩行於方便。】(《大寶積經》卷106)就是說:「眾尊王啊!我當時生起一念大悲,憐憫這個女子,滿足她的欲求,讓她免於死亡。又因為之後還繼續修清淨行,得到生到色界梵天,由於這個大悲心與清淨行的緣故,就超越了十百千劫生死輪迴之苦。眾尊王啊!從這個故事你來看看,一般的凡夫眾生由於貪愛世間五欲,以致造作種種惡業,就會墮落到三惡道乃至地獄之中,遭受極重的苦報;但是菩薩為了救度眾生而行種種方便善巧,與眾生一起在世間受用五欲,他的心志卻還是清淨無欲,捨報後,反而上生成為清淨的色界天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這都是因為菩薩摩訶薩能行於方便善巧的緣故。」

      那菩薩摩訶薩是以如何的善巧方便來教化調伏眾生呢?《大方廣寶篋經》中,文殊師利是這樣回答摩訶迦葉尊者:【非唯說法教導眾生。大德迦葉!或有眾生以娛樂樂而調伏之,或以護持,或以威伏,或以財攝,或以貪求,;或現大莊嚴,或現神通,或現釋身,或現梵身,或現護世身,或轉輪王身,或隨各各所事諸天而為現身;或以軟語,或以麁語,或二俱用;或以讁罰,或以密益,或現作子。何以故?大德迦葉!眾生有於雜種之行,以雜種法而調伏之。大德迦葉!我以方便化眾生界然後說法,令其究竟畢竟調伏。】(《大方廣寶篋經》卷2)這就是適應眾生繁雜不同的根器和種性,而運用種種方便善巧的次第手段化導眾生;甚至有貪的以貪對治,有瞋的以瞋對治,有愚癡的也用愚癡對治,最後再為他解說佛的正法,讓他究竟畢竟調伏。

      然而菩薩為什麼有能力行方便善巧呢?世尊在《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中開示:【諸菩薩能廣大承事供養故,得最上大安樂。得最上大安樂故,得諸佛無上大菩提。得諸佛無上大菩提故,能降伏一切魔軍。降伏一切魔軍故,得於三界皆自在。於三界皆自在故,能遍饒益一切眾生,悉與究竟最上安樂。】(《實相般若波羅蜜經》)世尊這裡所說:於三界中一切境界皆能自在,而不被欲界、色界、無色界的種種煩惱繫縛,因此能普遍地饒益一切眾生,都能給與眾生究竟最上安樂的菩薩,當然是證悟實相心如來藏而通達般若的諸地菩薩。

      有關這段經文的真實義,大家可以請閱平實導師《實相經宗通》書中詳細的解說。這樣的大乘菩薩自然能夠於欲法之中得自在,就是身處於五欲之中,五欲卻繫縛不了他,所以他於五欲中得自在,而五欲不能自在於他;正是禪宗祖師所說「在欲行禪,火中生紅蓮」,就是處於五欲淤泥中而不被染污,這是凡夫及聲聞聖人所不能思議的。正如平實導師在《實相經宗通》中的開示:在貪瞋癡之中不離煩惱而證菩提,不離煩惱而自在於煩惱,廣度眾生而不畏懼生生世世住於生死煩惱之中,所以才說菩薩不可思議,這樣的菩薩才能夠說是得到了大安樂的人。(《實相經宗通》第八輯,正智出版社,頁38)有這樣大安樂的智慧福德,當然能應眾生的根器和種種差別,行種種善巧方便,與眾生同在五欲淤泥中打滾,卻又能救拔眾生永遠出離五欲淤泥,這才是真正的菩薩。

      解說到此,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可能會產生疑惑,就是菩薩雖然不受聲聞解脫戒,但也是受菩薩戒,為什麼菩薩行種種善巧方便卻不犯戒?又是什麼原因,讓同為釋迦世尊弟子的菩薩們和聲聞弟子,在心志和作為上有如此大的差異?時間的關係,就待下一集節目,再為大家說明了。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第10-15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菩薩的善巧方便(三)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菩薩的善巧方便(一)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