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12-17 23:42:41| 人氣7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女因掃地見佛生歡喜生天緣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3/2813-a13_053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053集~由  正才老師開示:女因掃地見佛生歡喜生天緣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單元,今天我們將為各位介紹《雜寶藏經》卷5中所記載的一則故事,標題是「女因掃地見佛生歡喜生天緣」。

      經文的原文內容是這樣子的:【南天竺法,家有童女,必使早起,淨掃庭中門戶左右。有長者女,早起掃地,會值如來於門前過,見生歡喜,注意看佛。壽命短促,即終生天。夫生天者,法有三念,自思惟言:「本是何身?」自知人身;「今生何處?」定知是天;「昔作何業,來生於此?」知由見佛歡喜善業,得此果報。感佛重恩,來供養佛,佛為說法,得須陀洹。諸比丘言:「以何因緣,令此女人生天得道?」佛言:「昔在人中,早起掃地,值佛過門,見生喜心。由是善業,生於天上;又於我所聞法證道。」】(《雜寶藏經》卷5)

      這個故事的經文比較短,也不難懂;但是我們還是先以白話方式語譯一下,這故事內容是說:古時候南印度的世俗習慣裡,如果家中有未出嫁的女孩子,家人一定會教導她每天早早起床,打掃並清潔庭院中及兩側門廊,使其乾淨整潔。有一位長者的女兒,她也都是每日早起掃地;有一天,當她掃地時,恰巧值遇 佛陀從家門前走過,這女孩見到 佛陀,生起了很大的歡喜之心,並且很專注地目視著 佛陀。可是她那一世的壽命卻很短暫,她捨報後隨即往生到天界去。一般生到天界的天人,才一出生就能憶知三件事情:第一、會自己思惟:「我在生來這裡之前,原本是何種有情之身呢?」然後,馬上就會知道自己上一世是人身;接著又想:「我現在是生在何處呢?」立刻可以確定知道自己是生在天上;再思惟:「我過去世是造作了什麼業行,而使我生到這天界呢?」也是即刻能知道自己是因為見了佛陀而心生歡喜的大善業,所以得到了這個生天的果報。

      為了感念 佛陀的厚重恩德,天女就來到佛前供養 佛陀;佛陀就為她說法,因此而斷三縛結得須陀洹果。當時有很多的比丘不瞭解其中的緣由,就請問 佛陀說:「是什麼樣的因緣,能使得這個女人往生到天界,而又能得到解脫道實證的果報呢?」佛陀說:「這個天女過去世在人間的時候,每天早起掃地;有一天,恰巧值遇我釋迦如來經過她的家門,她因為看見如來就生起大歡喜心。就是因為這樣的善業,所以捨壽後能轉生於天上;後來又因為前來供養,於我如來的座下聽聞法道而證果。」

      我們先來略說一下往生的情形,眾生這一世捨報後,往生之處有種種的不同。就以人捨報後往生的情況來說,一般而言,生而為人捨報後能夠往生欲界天,須持五戒、修十善;若要往生到色界、無色界,則需要有初禪以上禪定的實證;而如果捨報後的下一世仍然是生而為人,則必須持守五戒。當然,如果是造作惡業的人,下一世就有可能往生到三惡道。可是,每個人在這一世中,通常都是善、惡業都有的,那又如何決定往生的去處呢?往生的方式通常有幾種:隨重、隨念、隨習、隨願。

      「隨重」是說,所有輕重的善惡業中,以重的先報,輕的後報;因為重的業,力量較大。

      「隨念」是說,捨報時的起心動念,因為時間最近,也會影響捨報的去處。譬如,臨終之人可以因為有善知識在身旁教導其念佛,而可以因為這個念佛的善念,而得以隨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或臨終時,有人教其憶念這一世所曾作過的善事,讓他生起善念,這樣也能影響其下一世的往生之處。

      「隨習」則是說,如果這個人這一世沒有特別重大的善惡業,捨報時也沒有善友、惡友在身旁,使其生起善念、惡念,那他就會隨習往生。這一世若是習慣造作惡業,那麼捨報之時,便會隨著這一世造惡的習慣,而下墮到三惡道;若是習慣造作善業,下一世便會生而為人,或生到欲界天享樂。

      最後是「隨願」,譬如說菩薩持五戒、修十善,原本可以往生欲界天享樂,但菩薩卻因廣大悲心的緣故,因此願意繼續生在人間,目的是為了要救護眾生、護持正法,所以不願意捨報後往生欲界天享福;或者菩薩已有禪定的證量,同樣依於悲願而不往生色、無色界,願意生生世世在人間饒益有情、攝受眾生。這就是隨著菩薩的發願而往生,是隨願往生。

      可是,也要提醒各位菩薩,往生還有很多變化,對於所曾造作的惡業,是可以經由懺悔來滅罪,或者重罪輕報的,也可以經由佛菩薩的加持,而得以往生善處。而且往生到哪裡,也不是只看這一世所造作的業而已。譬如有位有神通的外道,看到水中的魚捨報後生天,便以為泡水可以生天,便施設水戒,規定隨學的弟子們,每天必須泡水若干時;這就是不能如實觀察,沒有智慧思惟的結果,也是只看一世的結果。水中的魚之所以捨報後能生天,是因為魚在那一世畜生道的惡業已經受報完了,過去世所累積而剩下來的,就以善業為多、為重,因此才能生天,並不是因為那一世生而為魚,因泡水而能生天。也就是說,因緣果報不能只看一世。而果報之所以能如實酬償而毫無差錯,就是因為每個眾生都有各自的第八識如來藏,如實不分別地收藏各人所造作的業種,而於緣熟時如實報償;如果沒有這永不生滅的如來藏,則因緣果報的道理便無法成立。

      而故事中的長者之女,也是因為有善根,因此見佛能夠生起歡喜心,也因為這一個善業,所以捨報後才能往生欲界天。像這樣的例子,在經中不少,譬如同在《雜寶藏經》中也有記載:有一位童女乘車遊戲,剛好遇到 佛陀,於是迴避讓道,同時生起了歡喜心,結果命終之後生天。另有一位賊人,被國王抓到,在送到城外行刑的時候值遇 佛陀,心生歡喜;雖然最後還是伏法,可是捨報後也是因為見佛歡喜,而得到生天的果報。此外還有其他種種因緣也可以生天,譬如《分別善惡報應經》中說:信敬禮佛、供養佛塔、禮拜佛塔、造作浮圖、感念佛恩等等的善業,也都可以在捨報後獲得生天的果報。由此可知,佛陀的功德真的很大。

      在《增壹阿含經》中也有講到禮佛的五種功德:【世尊告諸比丘:「承事禮佛有五事功德。云何為五?一者端正,二者好聲,三者多財饒寶,四者生長者家,五者身壞命終,生善處天上。所以然者,如來無與等也。如來有信、有戒、有聞、有慧、有善色成就,是故成就五功德。」】(《增壹阿含經》卷24)可見承事禮佛有大功德,除了可以獲得種種現世的殊勝果報外,捨報後也可以獲得生天的果報。這段經文 世尊告訴弟子們,這是因為如來有信、有戒、有聞、有慧、有善色成就等五種功德具足圓滿,所以承事禮佛才能得到生天的果報;同樣的道理,見佛生起歡喜心也是一樣有大功德。

      而除了剛剛所引經文所說的五種如來功德之外,其實 佛的功德無量無邊,說之不盡。這是因為 佛是三界至尊,三界中的所有一切眾生,以 佛為最尊貴,佛是最究竟的覺悟者。因為以修行斷障來說,諸佛是斷盡煩惱障一切習氣,及所知障的一切隨眠,永斷分段生死及變易生死無明,成就了大般涅槃;而且佛是福慧皆具足圓滿無缺的。此外,諸佛還有種種不可思議的功德,譬如 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四智圓明、四種涅槃、十號具足、十八不共法等等等等,真的是說之不盡。

      就是因為 佛有這麼多無量無邊不可思議的功德,因此故事中的長者女才能因為見佛生起歡喜心的善業,而於捨報後往生天界;可是,反過來說,如果要是對 佛生起了一念不善之心,捨報後就有可能要下墮三惡道了。所以藉由這個故事,也提醒我們千萬不要對 佛生起任何不恭敬之心,而是應該生起歡喜之心,乃至應該禮拜、供養才是,將來也才能聞法證道。

      此外,我們由這個故事,也可以知道確實是有天界存在的。因此要是有人否定天界的存在,認為天界只是一種施設,是為了教化方便的施設;也否認有他方世界,認為那是神話;如果有這樣的主張,那就一定是佛門外道。因為有太多經句及實例都提到有天界的事實,我們今天所講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而故事的內容也告訴我們,往生天界的眾生,會有報得的神通,這就是天界眾生的異熟果報。往生後,他們能夠馬上知道三件事情:第一、知道往生到天界之前,原本是何種有情;第二、知道現在所生的地方是哪裡;第三、知道往生前是因為造作了什麼業,現在才會生到天界的。

      但是在其他經中也提到,有些較為鈍根的眾生,生到欲界天時,是無法知道這些事情的,而只知道享樂。譬如在《賢愚經》卷5中就說:【生天之法,其利根者,自知來緣;鈍根生者,但知受樂。爾時此女,既生天中,與五百天子娛樂受樂,不知生緣。」】這就好像生而為人的有情眾生,大致上雖然都有相同的人身結構,都是五根具足,但個別上還是有一些差異的,有些人是生來眼盲、或生來耳聾而五根不具足的;往生天界的眾生也是一樣的,仍然會有個別差異存在。

      此外,還要強調一點,持守了五戒、造作了十善業行,可以生欲界天享樂,但是生欲界天仍然不能解脫生死;即便是生到色界天、無色界天,也仍然還是在三界六道中輪迴。一旦天界的福報盡了,享受完了,過去的福業已經不足以支撐生在天界的果報時,便只好下墮了;而通常下墮時會下墮到畜生、餓鬼、地獄等三惡道,連當人的資格都沒有了,只能去受種種苦了。因此,往生欲界天就只是在耗用自己過去所曾累積的福德資糧,一旦資糧不夠了只能下墮。

      而且,想要在欲界天積福、聞法並不容易。因為欲界天的境界,是隨著個人福德能有什麼就享用什麼,不須付出勞力;因此那裡的天人,是很難有機會作布施等可以培植福德的事情。而且因為欲界天的境界很容易讓人耽著,因此不容易修行,也很難進步。

      所以身為菩薩道的修行人,不需要嚮往欲界天,乃至色、無色界等禪定天的境界;除非是發願到欲界第四天兜率陀天的彌勒內院,或者有能力往生到四禪天的色究竟天,那裡才有 彌勒菩薩及報身佛 盧舍那佛正在為眾說法。因此若要修學佛菩提道的法,要行菩薩法道,我們並不建議往生天界,而應該在人間度眾修道,除非人間沒有佛法了,才往生到彌勒內院,或其他佛國淨土。

      最後,在這個故事中也提到「佛為說法,得須陀洹」,以及「又於我所,聞法證道」。須陀洹就是解脫道的初果,而能夠證道,至少是要證聲聞解脫道的初果,就是斷了三縛結,也就是斷我見、疑見、戒禁取見,這樣才能算是三乘菩提中有最基本的證道。而有沒有證道,也是十法界裡的四聖與六凡的分野。即使有四禪八定的證量,若沒有斷三縛結,則仍然是屬於六凡法界的凡夫,也就是一般講的六道眾生;一定要是已斷三縛結者,才是屬於四聖法界。然而,聲聞、緣覺、菩薩及佛,這四聖法界當中又有差別。由聽聞 佛的音聲而證道者為聲聞道,由因緣觀而證道者為緣覺道;而這兩者皆屬於解脫道,能解脫三界輪迴生死,但卻沒有實證第八識如來藏。菩薩道的修行人,則是需要實證第八識如來藏,也就是法界實相、萬法的根源;未來當然也必須要斷除二乘解脫道行者所斷的分段生死,也必須斷盡變易生死之後才能成佛。

      我們也藉由這個故事的因緣,再次幫各位熏習證道的道理。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單元就為您說到這裡。

      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7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第10-15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婆羅門從佛索債緣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提婆達多欲毀傷佛因緣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