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9-03 00:36:15| 人氣1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識(二)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2/2925-a12_108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一)第108集~由  正光老師開示: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識(二)

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一)影音連結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同修會所推出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節目名為「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裡面有很多子題,今天所要講的子題是「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識」。

      上一集已談到每一位有情都有一個真心,今天所要談的就是每一個真心都具足一切法種。正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51開示:「復次,佛子!如來智慧無處不至。何以故?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佛已經很清楚開示:每一位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只因為妄想顛倒執著,而無法證得。如果眾生能夠離開妄想顛倒執著,未來就可以證得一切種智、自然智、無礙智。既然每一位眾生都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表示每一位眾生的真心都具足了一切法種。所以菩薩窮盡三大無量數劫精進的修行,斷除了煩惱障與所知障,就可以成就一切種智的究竟佛;譬如當你在修定的時候能夠發起初禪,而且是遍身發的初禪,這表示初禪的天身,出現在你的欲界色身當中。這時初禪天的心眼,可以看見自身如雲如霧,不見五臟六腑,遍身毛孔內外相通,一一毛孔有樂觸;如果真心沒有具足了一切法種,當發起初禪時,不應該有初禪的天身出現在色身中,乃至不應該有樂觸出現,也由於真心具足了一切法種,所以遍身發的初禪發起時,初禪天身自然就會出現在色身當中,乃至有樂觸出現。

      同樣的道理,戒慧直往的菩薩,三地快滿心的時候,開始修四禪八定、四無量心、五神通,當這些所應修的法圓滿時,自然就會圓滿三地的功德,而且還會發起菩薩的第一個意生身,可以到他方世界去覲見諸佛及度眾生。又譬如八地、九地的菩薩,分別圓滿八地、九地的功德,就會發起菩薩第二個、第三個意生身,可以到十方世界去覲見諸佛及廣度眾生;乃至於等覺菩薩百劫修相好,將自己的財富、眷屬、性命等完全布施給眾生,為了成就自己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於百劫修集圓滿,上生天上,於人間成佛的因緣成熟,誕生人間,於菩提座下明心見性,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自然就會有佛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的莊嚴身相,在在說明每一位有情的真心都具足了一切法種,所以才能夠窮盡三大無量數劫的修行,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如果每一個真心沒有具足一切法種,未來想要發起意生身乃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說每一位有情的真心,具足了一切法種,與佛無異。只因為眾生妄想顛倒執著的緣故,無法證得如來的智慧德相。因此每一位眾生都不應該妄自菲薄,應該效法 世尊精進的精神,去圓滿一切法種應有的功德,最後才能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

      既然每一位眾生的真心都具足了一切法種,接下來探討的是:「什麼是法種?」那就是諸法的種子,種子又叫作功能差別。譬如眼識能分別色塵的顯色,也就是眼識能分別色塵的青黃赤白、耳識能分別聲塵、鼻識能分別香塵、舌識能分別味塵、身識能分別觸塵,意識不僅能分別前五識粗相的分別,而且也能分別前五識所不能分別的細相分別,也就是意識能分別五塵上所顯的法塵。所以說,每一個識各有其功能差別。又種子也稱為界,界就是界限、限制,譬如眼識僅能分別色塵,不能分別聲塵、香塵、味塵、觸塵、法塵;同樣的道理,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也各有其功能限制,所以說每一個識都有其功能限制,不能超越自己的功能限制,而有其他的功能出現。

      接下來談:種子有哪些種類?正如 玄奘菩薩在《成唯識論》卷2的開示:「有義種子各有二類:一者本有,謂無始來異熟識中法爾而有生蘊處界功能差別,世尊依此說諸有情無始時來有種種界,如惡叉聚,法爾而有,餘所引證廣說如初,此即名為本性住種。二者始起,謂無始來數數現行熏習而有,世尊依此說有情心染淨諸法所熏習故,無量種子之所積集,諸論亦說染淨種子由染淨法熏習故生,此即名為習所成種。」論文的內容大略說明如下:這裡的有義就是指 玄奘菩薩,玄奘菩薩說種子有兩種,一種是本有的種子,另一種是始起的種子;所謂本有的種子,是指無始劫以來異熟識本來就有的,能生蘊處界的功德,也就是說有情的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功能差別的種子。世尊依此而說,諸有情無始劫來有種種的界、種種的功能差別,好像惡叉的果實落在地上,聚集在一起,它本來就有的,至於其他所引有關本有的種子,已如前面廣說,不再贅敘。這本有的種子又名為本性住種,另一種為始起的種子,也就是眾生無始劫來熏習所成的種子。世尊依此而說,有情因為熏習染法、淨法而有無量無邊的種子聚集,許多論中也說,染污、清淨的種子是眾生熏習染淨法而有,這熏習而有的種子,又名為習所成種。

      玄奘菩薩已經很清楚告訴大眾,種子有兩種,一是本有的種子,一是始起的種子。所謂本有的種子,是自己的真心藉著種種緣而出生了五陰世間,這五陰世間,是以自己的如來藏為因,以父精母血、母親的四大、自己的無明、業種等緣,而由真心出生了五陰世間,這五陰世間具足了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讓眾生得以在山河大地器世間,受種種可愛、不可愛的異熟果報。所謂始起的種子,就是熏習所成的種子。一者、由於眾生不斷熏習的結果,有了染淨法的出現,因而造作了種種善惡業,導致不斷地在三界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二者、由於眾生不斷熏習的結果,最後才能成就世間的世俗法、出世間的二乘法,以及世出世間的佛菩提法。三者、由於眾生不斷地熏習的結果,導致有無量無邊的習性出現,只是眾生自己不知道而已。

      首先談第一種,由於眾生不斷熏習的結果,有了染法與淨法出現,因而造作了種種善惡業,導致不斷地在三界當中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由於眾生不了知自己的蘊處界,是由自己的如來藏藉著本有的種子、無明、業種等為緣,而由自己的如來藏出生了五陰世間,如來藏藉著所出生的五根身去攝取外五塵境,而由如來藏變現內六塵相分,再由如來藏出生了六識的見分,以此來分別六塵相分,因而有了似外境的諸法出現及了知,以此來連接外境,讓眾生誤以為真實有外境為自己所接觸所領納,不知道這些境界都是虛妄的,因而在種種虛妄境界中,造作了種種善業與惡業;譬如有人行善,去作造橋鋪路等善業,死後往生欲界天,乃至有人加修禪定,死後往生色界、無色界天。又譬如有人作了殺人越貨等不好的勾當,乃至有人得以修學佛法,因為誤解佛所說的真實義理,導致走入外道法中,因而造下了毀謗三寶,或者造下毀謗菩薩藏等重罪,死後下墮三惡道受種種苦。由於眾生不了知自己的五陰世間,以及自己所見聞覺知的種種境等等,都是由自己的如來藏所變現出來的,以為真實有外境為自己所接觸所領納,因而造作了種種的善惡業,導致不斷地在三界當中輪迴生死而無法出離;會有這樣的現象出現,是眾生不斷熏習染淨法,而無法出離三界生死所導致的結果。

      第二種,由於眾生不斷熏習的結果,最後才能成就世間的世俗法、出世間的二乘法,以及世出世間法的佛菩提法。由於眾生在世間裡生活,必須透過不斷地熏習,才能有種種知識、技能、技術等出現,所以世間人不斷地熏習的結果,就是學習如何在世間裡生活,這也是世間人所說的「學生」之所從來;既然世間尚且要不斷地透過熏習,才能成就世間的世俗法,更何況是出世間的二乘法,以及世出世間的佛菩提法。譬如二乘當中的聲聞,乃是聽聞佛的法語開示,透過四聖諦等法,因而悟了聲聞菩提,斷除了三縛結,成為初果的須陀洹;乃至斷了五上分結,成為四果的阿羅漢,於捨壽時入無餘涅槃。又譬如緣覺,也是聽聞佛的法語開示,觀察十因緣、十二因緣,因而悟了緣覺菩提,得以成就初果乃至四果的功德,於捨壽時也如同聲聞人一樣入無餘涅槃。又譬如菩薩,從十信位開始,對佛的開示產生信心,一直對佛的開示具足信心,得以圓滿十信位的功德,因而轉入十住位,開始在外門廣修菩薩的六度萬行,於第六住位中透過四加行圓滿,因而轉入第七住,開始尋找真善知識,教導如何建立參禪正知見等等,於參禪因緣成熟得以明心見性,並為諸佛菩薩及真善知識攝受,得以圓滿第七住位位不退功德,開始在內門廣修菩薩的六度萬行,乃至於圓滿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階位,最後於人間成佛的因緣成熟,誕生人間,在菩提座下明心見性,成為一切種智的究竟佛,因而圓滿佛菩提的功德。所以說,由於眾生不斷熏習的結果,最後才能成就世間的世俗法、出世間的二乘法,以及世出世間的佛菩提法;如果沒有不斷地熏習,想要成就種種法,那是不可能的事。

      第三種,由於眾生不斷熏習的結果,導致有無量無邊的習性出現,只是眾生自己不知道而已。什麼是習性?知道習性的真實內涵以後,才能觀察自他有情有什麼習性,以此來斷除自己不好的習性。所謂的習性,就是習氣、慣性,也就是某種行為不經意而且經常出現,因此在生活上某一種行為舉止,不經意而且經常出現就是習性。如 龍樹菩薩在《大智度論》卷27開示:「『煩惱習』名煩惱殘氣,若身業、口業不隨智慧,似從煩惱起。不知他心者,見其所起,生不淨心,是非實煩惱,久習煩惱故,起如是業。譬如久鎖腳人,卒得解脫,行時雖無有鎖,猶有習在。如乳母衣,久故垢著,雖以淳灰淨浣,雖無有垢,垢氣猶在。衣如聖人心,垢如諸煩惱,雖以智慧水浣,煩惱垢氣猶在。」龍樹菩薩開示:習氣名為煩惱殘留之氣,好像煩惱一樣,其實不是真正煩惱,就好像平常腳被銬起來,行動非常不便,後來腳銬解開了,可是仍然有行走不便的現象出現;如同乳母的衣服一樣,平常哺乳嬰兒而弄髒了衣服,後來將髒的衣服洗淨了,仍然有垢氣存在;這是以衣服來譬喻聖人的心,污垢譬喻為煩惱,雖然聖人用智慧,於歷緣對境當中,將煩惱的現行斷除,但是習氣仍然存在,沒有斷除。這已經很清楚告訴大眾,菩薩雖然斷除了煩惱的現行,可是煩惱的習氣仍然存在,仍然需要在歷緣對境當中,將煩惱習氣斷除。

      在經中曾談到習氣的真實案例,譬如有人當面罵阿羅漢,阿羅漢絕不回罵,因為他已斷煩惱現行,可是他不高興,不會跟你說話,面無表情地轉頭就走了,這表示阿羅漢,還有瞋的習氣存在,沒有斷除。又譬如在佛世,如果某甲說某乙阿羅漢不是阿羅漢,某乙阿羅漢還是有瞋的習氣現行,仍然會舉椎打雲板集眾,要求某甲公開懺悔,避免某甲因為毀謗某乙阿羅漢,成就毀謗賢聖的重罪,未來要下墮地獄受苦。在現象界也可以觀察到,有關習氣的真實例子,譬如養貓的人會發現,貓在大小便後,會有撥土將大小便掩蓋的習性,就算沒有貓媽媽從小教導,或者沒有土可撥,貓仍然會有撥土的動作出現。又譬如養狗的人會發現,有些狗生病時,沒有狗媽媽教導,牠會自己去找草來吃,以此來治病。又譬如鳥在啄食時,每啄一次,就會左右擺頭翹尾巴,觀察周遭的環境有沒有危險,並且躁動不安跳躍著,深恐被人抓到,從此生離死別。又譬如草食的小動物,如牛、羊、鹿等,剛出生不到幾分鐘,沒有媽媽的教導,自己就會很努力學習站起來,儘管牠站起來東倒西歪、跌跌撞撞的非常不穩。又譬如剛出生的草食小動物,如果發現有危險出現,沒有媽媽教導,自己就會躲在草叢裡,一動也不動,並與草叢周遭環境融為一境,不容易被掠食動物發現,一直到危險過去了,才會從草叢裡出現。

      諸如上述種種,於觀察後以此來反觀人類有哪些習性存在;譬如觀察現代人喜歡滑手機、用電腦等,如果有一天沒有使用這些東西,就會覺得怪怪的,也很不自在,這表示現代人使用手機電腦等,已經養成習慣了,一旦沒有使用這些東西,就會覺得渾身不自在。知道這些道理以後,就會知道自己有哪些習性,然後將這些習性,於歷緣對境當中一一加以斷除。然而每一位眾生的習性無量無邊,想要一世當中把習性加以斷除,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什麼?世間人常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他的意思是說,如果要改朝換代,那是很容易的事,可是要改變一個人的習性,真的很困難,雖然習性的斷除很困難,不是不能改,只是它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來斷除,所以菩薩才要經過前面兩個阿僧祇劫精進的修行,才能把它斷除。譬如入初地後的第二大阿僧衹劫,於最後才能將部分的煩惱習氣斷除,於七地滿心的第二大阿僧衹劫,於最後才能將全部的習氣斷除;由此可知習氣的斷除,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來斷除,而不是冀望一時把它改變及斷除。如果有情能夠依照 世尊的教誨,以及佛菩提道的修學次第,一一加以進行,不僅可以很迅速地斷除煩惱的現行及習氣,而且還可以很快地成就自己的佛道,到那時候就能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利樂有情,無有窮盡。

      說到這裡時間剛好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1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第10-15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識(三)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有情皆有真心第八識(一)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