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2-23 16:42:23| 人氣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何謂五停心觀(下)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1/2432-a11_103

學佛釋疑(三)第103集~由 正德老師開示:何謂五停心觀(下)

學佛釋疑(三)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要進行的單元是「五停心觀」,要接續五停心觀的解說。

      我們說到五停心觀──安那般那念的五種修習次第。數息以後進入能夠悟入五蘊,接著第三個要悟入緣起修習,能夠悟入五蘊諸行。接下來悟入緣起修習,接著對於五蘊諸行如實了知是從眾緣生,也就是要在當時能夠思惟這個色蘊,它是藉由父精母血以及四大眾緣和合而成的;這個受蘊它是根塵相觸而有,想蘊、行蘊、識蘊都是要藉根塵相觸才能夠現起作用。這個色蘊的出生,有了出生以後,有老病死諸苦,所以這個生確實是苦;而能夠對於五蘊本身的色蘊,了知到它苦的道理。這樣的話,就知道了知五蘊諸行確實是從眾緣生而是苦法,而悟入無常、悟入五蘊諸行無常,因緣所生故本無而有、有已散壞;悟入五蘊諸行,沒有一法是從過去世來的,也沒有一法能夠去到未來世,若是本無而有的、有已散壞的法,就是生法、老法、病法、死法,包括意識一念不生都是生滅法。

      接下來,就要在第四個層次,悟入聖諦修習。意識心於一念不生中,悟入唯有五蘊諸行不離五蘊,隨著作意而悟入五蘊緣起緣滅,不離生、老、病、死;再轉而悟入生、老、病、死就是苦的真義,一切皆以貪愛為緣。正確地悟入即此能生眾苦的貪愛,又能夠無餘斷除,就是畢竟寂靜微妙。而悟入了集諦、滅諦、道諦,於四聖諦能長時間安住,而證得諸諦現觀;這個現觀指的就是對於五蘊身中的色蘊,要能夠以所建立的正知正見,來現前觀察自己本身這個五根身色法,它確實是本來沒有的,而是藉由四大以及父精母血之緣來出生;出生以後不離老、病、死諸苦,有生必有死;所以這個色身的出生,它就是苦的法,受、想、行、識諸法也是一樣。有這個色身以後,才有受、想、行、識諸法的現前,一切受都是苦,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都是屬於苦法。這樣能夠通達這個確實是苦的道理,同時也能夠通達這個苦道理是怎麼聚集來的,原來就是一切的身、口、意造作,都是因為貪愛這個五蘊身,貪愛這個五蘊身所造作一切身、口、意行,所以造就了這個生不斷,一世一世的生不斷,所以知道這個苦的聚集,原來是因為愛貪這個五蘊身。

      然後再來觀察而能夠通達要把這個生死苦滅除,當然就是能夠滅除五蘊的出生;能夠滅除五蘊出生的苦,當然就要滅除五蘊身在三界中所長養熏習的貪愛;把貪愛滅除了就能夠滅苦,是能夠通達苦、集、滅的真實道理。同時也要能夠以正知正見來觀察,要滅這些苦當然就要以正知、正見、正思惟,而要正命而活,同時要正語、正業、正精進、正念、正定,才有辦法修這個 佛陀聖道,而到達苦的邊際、到達涅槃。所以一定要這樣子來得到現觀,這個就是以正知正見的智慧現前觀察五蘊身,而通達苦諦、苦集諦、苦滅諦以及這個苦滅道諦。

      在四聖諦中善於修習以後,來厭惡生死的過失,斷除將色、受、想、行、識五蘊顛倒認為是真實常住、是清淨的我見。對於 佛陀、善知識以及佛法能讓人真實解脫不懷疑;自己與其他同樣的修道者能真實解脫,也不懷疑,而斷除了疑見,不會受持不能到達解脫的外道戒,就好像達賴喇嘛為了要修學雙身法,制定了所謂的三昧耶戒;這三昧耶戒只會使人一直下墮欲界,下墮這個淫貪之法,所以它是不能受持、不應該受持的,而因為這樣,能夠斷除了見道所應斷的三縛結煩惱。見道以後,接下來就應該進入十六聖行中修習,這就是所謂安那般那念的第五種修習次第──悟入四聖諦。能夠如實修習現觀五蘊無常,沒有真實我性而斷我見,就是解脫道的見道。以斷我見的智慧基礎,進一步隨著出入息來修除深細的身見,也就是我執煩惱的這個過程,將能發起初禪的功德,而真正的出離欲界的繫縛,成為解脫道的三果人。

      安那般那念五種修習次第,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能夠得到真實清淨解脫。而前面所說的這些不淨觀、慈愍觀、緣性緣起觀、界差別觀,雖然是要對治個別煩惱而進行,但是當煩惱能夠止息而安住以後,應當接續悟入五蘊、悟入緣起、悟入四聖諦而修學,才能夠得到解脫。有的道場不分根器,一律教導數息,就會讓在貪欲、瞋恚、驕慢等煩惱較重的學人無法契入,而承受折腿之苦。當行者自己能夠次第修學而現觀、了知、驗證眾生五蘊是生死輪迴的法,眾生五蘊是顛倒的我見所緣,這其中的法當然通於三乘,菩薩可以依此法而斷我見,到此是與二乘所修的法道是相同的。菩薩之後再熏習般若,運用禪法參禪,尋覓自心如來的所在,這個前提也一定要受學於真實開悟的上位菩薩,熏習般若、培植福德資糧、建立慧門正知正見,才有機會能夠開悟找到如來藏。但是這個部分是不通二乘的,因為二乘法的範圍,僅止於解脫於三界生死,它的所證範圍不涉及於親證涅槃本際。修學五停心觀的不淨觀、慈愍觀、因緣觀、界差別觀,讓意識心能夠止息不散亂、如理思惟,並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最終還是要進而修習而悟入五蘊、悟入緣起、悟入四聖諦、見道斷我見。

      若是菩薩行者,更應當尋求真善知識,上求開悟明心證悟五蘊的實相──金剛心如來藏,而前提都是要能夠建立正確的解脫道知見與佛菩提道的知見;切勿將五停心觀中的任何意識心不動搖、一念不生離念靈知的境界,就當作是開悟、當作是解脫,而犯下大妄語業,這是需要受地獄果報的。那麼也藉這個機會為大家舉經中所說,來說明一下大妄語業,它這個果報有多可怕,我們應該要謹慎的。佛陀在經中這麼說:「妄語有二:一重、二輕。何謂為重?若受戒人,不修智慧,愚癡無智,不能教化興隆佛法,為是之故,人所輕慢,不得供養,貧窮困苦,為供養故外現精進,內行邪濁,展轉相教,宣向諸人:比丘苦行精進,得禪境界;或言見佛見龍見鬼,如是之人名大妄語,犯是罪者墮阿鼻獄。」(《佛說未曾有因緣經》卷2)在這一段經文中,佛陀說妄語有兩種:一種是大妄語──就是重的部分,一種是輕。重的部分、大妄語的部分是什麼樣呢?是說受佛戒的人,他本身領受佛戒以後,可是卻不修學智慧,也就是沒有依止於佛戒而來想修解脫;自己不知道在佛法中受戒出家,最重要目的就是要解脫。所以受了佛戒、受了聲聞戒的人,他沒有修智慧,愚癡無智;一方面他不能教化眾生要如何對三寶生起信心、不能教化眾生佛法的本質內容是什麼、不能教化眾生真實解脫、不能教化眾生而實證佛法中的佛菩提道,所以他就不能興隆佛法;這樣的人其實是被眾生所輕慢的,不能得到眾生的供養,所以就貧窮困苦。在這種情況之下,為了得供養,所以就對外顯現著精進打坐,可是內心裡面卻是邪見斷見;而且是為了說我這樣打坐就能得到眾生的供養,以這樣的染著煩惱來打坐而想要獲得眾生的恭敬,而且輾轉地讓別人去講說,這位比丘苦行精進,已經得到禪的境界,甚至於還說他已經開悟;或是說他有神通,能夠見龍、見鬼,這樣的人就稱為大妄語。犯了這個大妄語業,他的罪要生到阿鼻地獄去,大妄語業為什麼重呢?因為大妄語業的前提是沒有實證而說自己實證,譬如說開悟:開悟是證得這個法界實相心,是證得這個本來清淨解脫的心。如果說自己沒有開悟而向他人說自己開悟,為了就是得供養,以 佛的清淨法來誑騙大眾,讓大眾相信他有得真實解脫法而供養他,這樣的話就違犯了法毘奈耶,也就是違犯了法界的因果律。

      這種事情我們在現象,目前的情況看到很多,也就是有很多出家想要修行的僧眾,甚至於有的是假名的出家眾,譬如說,達賴喇嘛所領導的喇嘛們,他們說他們是佛法中的出家人,可是他卻不能信受佛戒。這裡講說,他是受佛戒的,可是他卻不是受佛戒者,而只是以表相上的前面的政治勢力的影響。譬如說達賴喇嘛,他去獲得所謂諾貝爾獎,以世俗名聲的影響來說他是佛教代表;而事實上他沒有真正的佛法,他不能教化眾生如何在解脫道中真實得到解脫,他也不能教化眾生如何證得法界實相心而能夠開悟、能夠真正的修學菩薩道,所以他是不能興隆佛法的;可是他卻到處去煽動,到處去想要得到大家的供養而去示現所謂他有神通。他說他是過去佛再來、他是活佛、他是哪一尊菩薩,所謂的 觀世音菩薩再來的;那麼我們要知道,這些都是在誑騙信眾;而且他說他有佛的證量,那麼佛的證量有十號,他有具足這十號嗎?他有斷我見嗎?他有得初禪嗎?我們從解脫道上面來檢查,他如果是已經得初禪,那就不可能還鼓勵信眾們要修雙身法,就不可能說以男女邪淫的方法可以得到解脫;因為得初禪的人,他已經是離開欲界愛、已經厭惡欲界愛,心裡面已經完全不生起一分的整個欲界的法了,欲界的種種法再也不能繫縛他了,他要給眾生的是清淨法,應該教導眾生,如何真實解脫?如何能夠真實斷我見以後,然後發起初禪得三果?這樣才是真正的教化眾生、興隆佛法。

      所以當他沒有辦法得到眾生的供養的時候,接著就會外現精進;他們所現的精進法就是打坐,然後把他們自己的雙身法說為是密法,而真正佛法中的密法,指的就是自心如來藏,因為如來藏是一切眾生所本有,可是因為眾生愚癡,不知道如來藏在自身中,所以完全墮在五蘊法中的我見我執中,而不知道自己墮在我見我執中。眾生這樣的情況之下,是讓菩薩們憐憫的,可是達賴喇嘛所統領的喇嘛們卻不能真實憐憫眾生,反而要來誑騙眾生。以他們說,他們已經證得什麼樣的證量,是活佛,來誑騙眾生,讓眾生們因為不能簡擇什麼是真正的佛法,而跟著他們來誹謗正法,甚至於跟著他們來犯下大妄語業。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在這裡就要非常謹慎,既然我們談到這個五停心觀,是因為在很多道場裡面都是以定為禪;他們透過的方法不外乎就是數息,以這個數息的方法,讓自己心能夠安住下來、能夠得定;但是這個定的部分,要知道有層次的差別,如果能夠止息下來,能夠得到欲界定,甚至於最高到未到地定,那為什麼不能得初禪?這要檢討!也就是雖然說,錯誤的來以定為禪,也要檢討為什麼不斷的靜坐,讓心止息不攀緣,不能得初禪,這個道理是什麼呢?就是不知道!不知道真正要能夠離開欲界才能得初禪,離開欲界,他一定要斷男女欲、一定要斷欲界愛,所以說不能離開男女欲、不能離開欲界愛的就不能得初禪。可是外面的道場,就沒有這樣如實地教導大眾們,欲界的法是哪一些?色界的法是哪一些?無色界的法是哪一些?這三界法都是生死法,如果說在生死法中想要離開於生死,那麼就要好好地認識這生死法的本質是什麼?以及說現在來坐禪的心,祂是哪個心?祂永遠永遠都是虛妄法、都是意識心,這個能夠在坐禪中來從散亂攀緣而內攝,到能夠一心不亂的心,永遠都是意識心的境界;也就是說能夠修定的心永遠都是意識心,自心如來從來不會散亂於外法、從來不會觀察自我、從來不會有所求說,祂要修禪定或者說祂要生天享福,或者說祂要修道成佛,而想要修禪定、想要修道成佛、想要修福生天享福的,那都是意識心。

      所以在五停心觀中一定要知道,如果是貪欲重的,就譬如說達賴喇嘛所統領的喇嘛們,如果今天你們想要讓自己的心止息下來,能夠觀察內法、五蘊法,那麼一定要以不淨觀來對治;因為在喇嘛教的本質上、的法義上,錯誤地把這個法門當作是修證佛教的法門,所以讓他們在心中,不斷地去思惟男女欲的法。而所修的一切氣功等等法,或者說甚至於飲酒吃肉,都是在讓他有能力能夠來修這個雙身法的,所以在所思所念中,都沒有離開欲界的貪愛;那麼這種情況之下就一定要修不淨觀,修不淨觀來讓自己能夠消除對於欲界色身所引生的欲愛淫貪。能夠以不淨觀讓心止息下來以後,接著當然就要悟入五蘊,能夠悟入,當你的心止息下來以後唯有五蘊,哪五蘊呢?色蘊、想蘊、受蘊、行蘊、識蘊,因為你之前知見錯誤,跟著上師不斷地想要修雙身法這個身,都是屬於色蘊的範圍,這個色蘊就算說能夠修得到虹光身,也還是色蘊;因為色蘊它是由父精母血,以及藉由四大緣所成就的;既然是因緣所成,那必然敗壞,什麼時候敗壞呢?在捨報的時候就敗壞,捨報的時候這個色身它就會爛壞,它就會慢慢的四大就分散,就回歸到整個一切都歸無,連筋骨都不見了,這樣的色法就是成就虹光身,也一樣是因緣所生法。所以能夠觀察要去修煉氣功、修煉虹光身的就是屬於色蘊,同時也要領受之前被上師誤導要去修雙身法,領受這個細滑觸的樂受的,它就是屬於受蘊。因為受蘊不離開六根觸六塵的領受,所以要能夠悟入受蘊,受蘊基本上一定要藉根塵相觸才能夠現起,所以它是因緣所生法,它是不能常住的。同時了知,你自己是在這個雙身法中領受,那個本身就是想蘊,而且能夠知道自己要不斷的修雙身法中,要得到什麼境界,那個不就是行蘊嗎!而且讓自己這個心,能夠清楚了知自己在作什麼,這境界是什麼,那這不就是識蘊嗎!

      所以能夠止息於這個貪欲以後,接下來一定要悟入五蘊,同時還要再悟入這個五蘊它是無常的、它是因緣所生法,它一定是藉由過去世的無明造作諸行,所以才會有名色、六入、觸、受等法;因為有這個名色、六入、觸、受等法,這就是未來世苦果的苦芽,能夠知道有這個無明造作諸行,所以才有這個命根,有這個命根所以才有這一世能夠造作所謂的錯誤的邪淫雙身法。能夠悟入這個緣起,接著就要在四聖諦中悟入,知道五蘊的出生就是苦,要怎麼樣讓自己知道不要再有苦呢?就要知道為什麼會有五蘊不斷出生,就是不斷地貪愛這個五蘊本身;而之前一直想要在雙身法中修學,它就是從五欲中貪愛自我,貪愛這個五蘊身本身,在男女雙身邪淫法中的受蘊,了知自己在這種境界中,以為是樂空雙運、以為已經成佛。那麼這樣子的話,那就是苦,那就是不斷地聚集這個苦法。所以知道要把這個苦法滅了,就要把貪愛滅了,要以佛的八正道來正修學,八正道來正修學前提之下,一定會斷我見;一旦斷了我見,那麼接下來這個解脫道上,你就不會墮到三惡道中去了,因為你再也不會造作相應於欲界貪愛的法了。有這樣的功德,也能夠知道將來自己捨報以後會生到哪裡去,心中有法鏡,所以修學五停心觀這個部分所牽涉到的範圍,也要讓大家知道,誤會了佛法以及誤會了以定為禪這些人,都要能夠正確認知解脫道法,以及佛菩提道法的本質是什麼?然後再藉五停心觀來修學,才不會走錯路。

      今天就為大家解說到這裡了。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