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10-02 16:28:30| 人氣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禪定波羅蜜(下)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378-a10_127

菩薩正行(二)第127集~由 正益老師開示:禪定波羅蜜(下)

菩薩正行(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禪定波羅蜜」。


禪定波羅蜜多是一切菩薩所應當修習的,然後這個定它是屬於定三昧;然而禪定因為屬於靜慮,在靜慮波羅蜜多裡面也可以說是慧三昧。也就是說三昧力,你必須要有一定的「定」,因此即使要證悟如來藏明心,你也一樣要至少有動中定力這樣的修持;一定的定力才有辦法來長養智慧,可以讓你因為這樣的定力修集的緣故,可以將來證悟以後不容易退轉。


對於世間人來說的話,如果他真的想要追求禪定之門,也就是說他只想要信靠定三昧,而不想要在慧三昧中間作種種的成就,我們認為是不可能的;當然他可以先作少分多分的修集。因此在前往這四禪八定的過程中就要去想:煩惱是眾生所難以維繫的——維繫他的善法存在的;煩惱會引生種種的怨恨,煩惱會引生種種的瞋毒,煩惱會引生種種的不善之法。所以如果是說一個人的性障沒有修除到一個程度,這樣勉強來作禪定的功夫,實際上是不必要的;而且這樣的功夫練起來以後,他所累積的一些業的因果還是存在的。所以應當是透過禪定,就應該能讓自己可以免除種種的許許多多粗重的煩惱,這些煩惱就是我們所說的五蓋;不論你是屬於掉舉、睡眠、貪愛、瞋恚等等,這些都應當在修學禪定之前自己先作一個打量。如果說你估計好自己實際上沒有辦法作到這樣的程度,那也沒有關係,你就不用勉強自己來靜坐;因為在靜坐的情況下,因為性障本身沒有修除,靜坐的話只是讓自己身心休息而已;這樣休息的話只是貪愛定法,可是這樣定法不會引發禪定。因為目前的這個定,只會跟欲界的法相應,不會因為離開欲界的法而跟色界法相應,這樣的禪定就不叫作根本;不是根本禪定的修學,在這階段不是屬於必要的。


有的人可能會想說:「如果將來我們生往兜率陀天的話,是不是現在一定也要修學禪定?」實際上這想法是似是而非的,因為菩薩修集這種種的功德,他本身就實際上有定、有慧這樣的三昧力存在的,並不是要特別修集禪定之法,這是要跟大家所說明的。因為菩薩有堅固的信願力,堅固的信願力以及不可動搖的菩提心法,他種種就超過許許多多世間的禪定,他的心智不是世間禪定所能夠相提並論的,所以應當對自己修學有信心。所以菩薩因為修集了善功德力,一下子就超過人家從定三昧所要成就的這樣的功德力了;因為菩薩所成就的布施、持戒種種的法,都已經殊勝過於一切世間人天之上。何況菩薩所修集的又是要長養自己慈悲、利益眾生的菩提心,讓自己的菩提心能夠越加的廣大,能夠利益十方無量無邊的有情;如是無量的純善之中,這樣的修集當然勝過一般的禪定,當然往生兜率陀天沒有什麼問題。一般人往生兜率陀天,他還不知道要親近 彌勒菩薩;可是菩薩直接就希望能夠生到 彌勒菩薩的宮殿之中,在道場之中繼續熏聞五億七千六百萬年的佛法,然後繼續跟隨 彌勒菩薩來下降人間,一起來成就殊勝護持如來的妙法,如是一直過完賢劫。


所以這樣的「禪定波羅蜜」不是菩薩一開始所樂求的,所以菩薩是以根本第一義諦為先導,以第一義諦來作廣大菩提心,然後在菩提心長養的情況下繼續得到決定。也就是說,禪定波羅蜜多的話,菩薩是以能夠成就心中的決定,能夠將來可以在親證第一義諦的時候,可以不被左右、可以能夠安止,能夠有一定的定力;這一分的定力可以讓他繼續的學佛,能夠熏習正法,所以和世間人所要的那種禪定的定境又不同了。雖然如是,菩薩還是要繼續地在這佛菩提道前進,明心之後如果有因緣,可以繼續往前走的時候,就多少要修學一點禪定,可是這一點就和世間人要修學的是一樣的。就說你一樣要修除五蓋,然後要斷除自己的惡念,因為根本禪定所生的是色界天法,色界天法的那個地方屬於我們說的梵;梵就是清淨的,因此不能容下那些惡念的念頭。所以要將自己的惡念,應當作少分、多分的減除,能夠不要在這惡念之上一直取著,要練習如何能夠慈悲喜捨;這樣的話心才有辦法清淨,可以跟色界天人、梵天他們的心可以相應。


可是一般的人他對於慈悲喜捨的觀念,他並不是完全能夠有的,所以他還是希望能夠趕快初禪以後,然後再去有慈悲喜捨的念頭,這跟菩薩法又有一點不太一樣;菩薩法是說,反正你在這五濁惡世遇到種種的惡因緣,這惡因緣下眾生受到這麼多的痛苦,那你是不是可以藉著這樣的惡因緣,可以讓你奠定好可以往前擴展自己慈悲喜捨的念頭,這樣將來你要修學禪定,就會變得非常的容易了。菩薩經過這種思量以後,他才知道說,那我要怎麼樣去讓自己的禪定的先前方便能夠長養呢?甚至說禪定之後,慈悲喜捨要達到無量,我一樣應當讓這慈悲喜捨的心能夠長養,那我要怎麼作呢?這時候 佛陀就告訴我們說:「如果是說有怨恨你的人,你要心裡面生起一個平等作意的心意。」這作意就是說:「怨恨的有情他只是諸緣相聚來聚合的,他因為跟我前世、宿世有一些因緣在,所以今世對我不禮貌,甚至不睬理,乃至於說有所怨恨;這樣都沒有關係,因為每一輩子的因緣都是可以改變的,不是嗎?既然都可以改變了,我一樣可以給予他安樂,所以我一樣可以作一些事情讓他感受到我的誠意;即使是說他放不下自己的瞋恚,那也沒有關係,反正我可以不斷地作這些利益眾生的事情,讓他可以感覺到說我本身沒有惡意、沒有念頭,我已經跟過去世不一樣了,因此他慢慢這一世的念頭就會比較輕、比較淡。那如果是他之前跟我的因緣實在是太深了,我也難以處理的話,那怎麼辦呢?我還是因為可以把他作一分觀察,觀察說他將來也會因為彼此因緣而繼續相會;既然會相會那也沒有關係,我可以作他的小孩,他因為是我的父母,他就疼愛子女的緣故,他就不會來起怨仇,我不用遠離這個怨家,而能夠當這怨家的眷屬,能夠彼此就因為家眷的關係,而不再緣起種種寇讎等等的傷害了。」所以怨親平等,不但是你這一生可以待怨家和親家相等;而是乃至於說未來世,你可以讓你的怨家然後就變成你的親家。因為你們兩個人,或是幾個人,或是一些人,都變成親屬、親眷,都變成家中的人;這樣不就是親家了嗎?

所以接下來就要看自己怎麼作?即使能夠在一家的家庭中生長在一起,可是彼此之間卻不一定能夠和樂,所以能不能和樂是自己的問題,不應當來想是其他有情的問題。菩薩應當能夠跟眾生同事、利行、愛語、布施,能夠透過這些種種讓居家的人,乃至於怨家都能感到菩薩他有不一樣的想法;雖然菩薩跟我之間,當然他會認為是一般人,即使說他這樣想,跟我之間有種種的不愉快,但是他畢竟還算是一個好人。所以菩薩就是可以這樣來慢慢作,所以應當來觀察:「我如果將來彼此作為眷屬,那現在我對人家的這些惡念,是不是應當來消除呢?他的惡念、我的惡念是不是應當就此放下呢?」所以應當觀察對方是不是有起了一些善行,這些能夠讓我們的心安止,能夠讓我們的心得到靜慮,將來就可以禪定三昧成就。所以觀察怨家以及對怨家的種種想,以及如何調伏自己的念頭,對於修慈心來說是很重要的;然後乃至於說,這怨家他受到病苦,菩薩可以前往慰問、問訊以及瞻視,以及給予種種的安慰,這些都無礙於彼此之間的關係;即使對方他生氣不想要見你,菩薩也可以方便問候他的家人,不致於說一切的因緣沒有辦法妥善建立就放棄。因為生死之間以及生死之間所最痛苦的事情,往往就是老、病、死,菩薩能夠針對其中的病苦能作探問,將有助於解冤釋結。而菩薩在過程中,又可以不斷地對諸佛來發起願力,甚至發起廣大願力:「希望眾生的業報在三惡道中的苦,我願意能夠在有能力的時候,能夠一切代受;我願意代替眾生一一來受這惡道的苦報,然後我所得到的善果讓眾生一起來享受、享用,能夠受用。」這個就是菩薩的心願。

菩薩因為這樣的發願力,在佛前勉勵自己不斷地作這樣的發願,念念不退;所以看待世間的怨家,他會慢慢能夠露出笑容,他想:「將來我一樣可以度化你,將來你的脾氣就不會這麼大了;我可以看到你的未來,將來會因為佛光普照而得到心意解脫;到時候你再想起你對我的怨恨,你一定會啞然失笑!」菩薩想一想了以後,就可以心裡面安住,他想未來百千億劫以後,一切的這些不順遂的事情,全部都能夠轉為順遂,一切不如意的事情都不再長養。因此大家都可以在靜慮中得到禪定三昧成就,將來以這樣不可思議的禪定三昧力,可以作為修學一切諸法的善法成就;可以獲得一切種智,將如來藏一切種子的功能體性一切一一親證。就是因為有現在修學的三昧力,那一切的導因就是因為我今生能夠對我的怨家示以寬大的懷抱,不再念念在對方的惡,所以我不念舊惡,也不念新惡,也不念未來的惡;為什麼?我不起惡念,也不在意對方的惡念,我能夠方便修養我的慈善之心,等到有因緣的時候,我廣大威德力將來可以破除眾生種種的惡業;而且可以降伏我自己的驕慢之心,我能夠真正地修持忍——安忍、忍辱種種一切忍,都是因為這個定三昧,以及慧三昧可以成就。

所以我不斷熏習正法,不斷知道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的道理;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假合,一切無有實際,唯有此如來藏心亙古不移。所以菩薩於此而看一切有情都與我相同,都有此如來藏一切平等;一切眾生、飛禽走獸,乃至於一切螻蟻都有此如來藏,不會因為牠這生的報軀何在,牠就沒有這個真心。既然有這個真心,就應當修學來成就一切種智;所以盡未來際,即使是哪一位有情所受的苦非常的嚴重,菩薩也願意在這個難忍可忍的情況下,都願意施以救度。

而一般的有情會想:「如果是這樣的話,禪定它究竟的目的是要作什麼呢?」應當曉得,根本禪定可以讓這個菩提法更為勝妙。如果沒有根本禪定的定力,你不容易引發如來藏種種上妙的功德,所以應當來修學。正覺講堂也將於正覺寺起造完成之後,由平實導師來演說禪定之法;到時候,人天都可以聽到這樣殊勝的妙法。因為禪定之法在現今的世界也已經沒落了,我們所知道的近世代修習最好的,應當算是廣欽老和尚了,他修學到非常高的殊勝的禪定,他可以捨棄他的出入息,也就是說,世間上所說的沒有呼吸;這樣的禪定的功夫,就是屬於四禪的定力。然而現今再去找這樣的四禪的定力的人,恐怕也不容易了;然而卻有很多人說他可以禪定,可以飛到什麼樣的地方,或是可以到哪一個世界;如是在那裡說東說西,卻不知道禪定初禪所應當發起的種種功德。這樣的話是不如理作意的。所以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哪一個法是有覺有觀,哪一個法是無覺無觀,哪一個法是跟善心所相應等等,這些都是需要從善知識來得到修學的法而可以親證。禪定的法並不是不可以學,只是說菩薩在許許多多的法還沒完善之前,一般來說是到了三地滿心位前的時候,然後來修學—精勤修學—四禪八定之法;然後修學四無量心發起種種的神通,來成就三地菩薩果地的功德,所以這個有一些次第先後的問題。

那我們來看到廣欽老和尚,當他在四禪的時候,當時候有樵夫經過,他們就發現說有個修行人,結果發現他好像死了,他們也不清楚。如果按照佛門中的話,如果過世往生的時候,就要引發火來荼毗;可是當時候有人知道這樣的法並非完全如實;如是,所以就有法師趕快阻止這個事情,最後親自來到現場觀察。所以禪定之法,許許多多法也不是一般的人所了知的。最後這位法師就用手指頭在廣欽老和尚的耳朵彈指,那時候廣欽和尚還很年輕,最後再等到過一陣子,廣欽老和尚才出離這個定。

所以這個定的法是需要善知識來作演說,才能夠得以成就;所以也不應當將禪悟之法當作是禪定之法,也不應該把世間禪定當作是禪定波羅蜜之法。


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7-9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般若波羅蜜(一)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禪定波羅蜜(上)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