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7-21 16:18:31| 人氣35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三歸五戒始修學(八)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10/2268-a10_076

菩薩正行(二)第76集~由 正潔老師開示:三歸五戒始修學(八)

菩薩正行(二)影音連結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延續上一個單元,我們要把剩下的上一集唸過的經文短短幾行,再把它簡單的把它稍微帶過去一下,解說一下。

「是菩薩道」,菩薩具足如是四法之後,上一單元所說的,如實的修行,如實的作意之後,還要莫忘要保持這樣的正念:要知道這樣子一個《優婆塞戒經》現在講的這樣子一個戒,這個戒已經不是很單純的三歸五戒的殺、盜、淫、妄、酒的五戒了,是指我們從五戒一直講來的這樣子的如法住、非如法住,四種修,三種堅固、三種不堅固,乃至現在的菩薩要具足四法,能夠堅固、能夠趣向菩提;依這樣子的一個心得決定,以這個心得決定為自己未來無量世所依、所遵循,絕對不違背於它,這是這裡所說的戒,要記得這個是廣義的戒了。這樣的戒,特別是已經是深心的發下四宏誓願,雖然還未曾斷我見、明心,可是依這樣子的對於佛菩提道絕對不退轉的這樣子一個戒,這就是「佛菩提道的初根本地」。菩薩從大悲心生,是指想要離苦得樂,自知苦、自欲離苦得樂,亦知他苦、亦欲他離苦得樂;因為自他不二,全部都是我們如來藏中出生的這一個自性眾生;更何況從現象界來說,一切眾生皆曾互為父母兄弟姊妹,怎麼只可以作這一世的孝子而不作永遠的孝子呢?菩提道初根本地依於這樣,這就是戒,這個戒不是很狹義的五戒。

而「如是戒者」,像這樣子一個心淨戒,又叫作初地、又叫作導地。初地、導地,其實就是說,從菩薩初發心,能夠繼續的不斷地引導你,引導你向何處而行呢?向真正的、究竟的平地、等地、慈地、悲地而行;這些平地、等地、慈地、悲地,就是諸佛如來——過去、現在、未來無量諸佛,祂都所要走過的這些道路,就稱為「亦名佛跡」。

「平地」,如來藏最平,不高不低。我們現在心性——妄心七轉識,因為可能未斷我見,可能未曾明心沒有轉依,我執還具在,對於五欲五塵的貪愛都還有,心地經常不平;那我們要效法一些世俗法當中有一些很善心的,雖然未必是佛弟子,但大多數都是佛弟子,要鋪橋造路,希望大家都能夠走得很好;經典裡面也有類似的這樣一個菩薩,專門在平整這個地面,他平整的時候,也希望眾生能夠修學佛法,心地也能夠平。

然後「平地」之外,還要能夠「等地」,平等布施一切眾生,這也是「等」。轉依一切如來藏(雖然還沒有實證),轉依一切眾生都是各有如來藏,都由如來藏所出生,如來藏平等,所以我們要慢慢地遠離人、我、眾生、壽者上的不平等見,而平等的布施,而對眾生平等的持戒,而平等的忍辱於眾生。這是剛剛有講過的,雖然你是大富大貴之人,能夠修習忍辱,不會說:「我是董事長!你這小小工友,你居然不知道我是董事長!我在門口,還讓我等了那麼久!」類似這樣子的。乃至之前有菩薩們聽過了,國父——所謂的孫中山先生,他曾經要進入一個演講的會門的時候,這個看門人不曉得他是國父,把他擋了下來,讓他等了很久,最後才能夠有因緣進去;看門人知道他是國父後,嚇了半死!可是國父主動就找他、安慰他;這也是我們剛剛類似講的,雖然孫中山並不是一個真實的佛弟子,不過我們方便以世俗法的例子,來解說剛剛那一個等地。等地主要就是因為你有初地、有導地、有平地的、有依四宏誓願要修佛菩提道了,要成就佛法;也知道要以明心、以見道,以證得這一個最平、最等、最慈、最悲的、一切諸佛所依的這個如來藏,為您所一念慧相應明心的對象,乃至明心之後修學別相智乃至道種智、成就一切種智的這樣子的一個所依的,你要悟前、悟後都要轉依。如來藏平,所以我們心也要平;如來藏一切平等,一切眾生平等具有;如來藏出生五蘊十二處一切法,如來藏不管是出生哪一界的—欲界、色界、無色界的—有情身心,祂都是平等對待,依業報、依法毘奈耶而平等運作。

然後平等,如來藏最慈,如來藏最悲;慈者與樂,悲者拔苦。轉依如來藏而斷我見而明心,乃至我們說,不講那麼高層次,以目前一個初新學的優婆塞,都知道發下四宏誓願的菩薩從大悲心生。悲要拔苦,比較困難,因為你必須入於苦處、難處,你本身也是生在苦處、難處,就好像你要去幫一個可能菩薩掉到糞坑裡面——三界火宅糞坑裡面,你自己要進去拔他的苦。慈比較容易,比較像是錦上添花,不是說像那一個悲的這樣的雪中送炭。「亦名慈地、亦名悲地」,從最基本的一個優婆塞入門來講是這個樣子。

從這樣子一個「如是戒者,亦名初地、亦名導地」,一路這樣子引導我們過來這個戒,從三歸五戒、八關齋戒,乃至包括所有的律儀戒,乃至最上的、無上的菩薩戒——成佛大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特別是最重要的攝眾生戒,也就是所謂的饒益有情戒,這都是依於所謂的佛性常住、孝順心、慈悲心而發,終究我們就能夠循著諸佛如來所走過的這個跡——道跡,而能夠成為一個成就我們佛地的果位。那能夠這樣子作,當然就一定會知道,戒是一切功德的根本,戒也是福田之所由。「以是因緣」,因為這樣的緣故,所以有智慧的人應該要受持,不要去毀犯。從最小的三歸五戒的五戒,乃至不管是在家、出家的這些八關齋戒、沙彌、比丘尼、沙彌尼、式叉摩那尼、還有這個比丘這些所謂的三壇大戒,這些出家的戒,我們都不可以毀犯,才能夠具足道器,逐漸具足修學三乘菩提,乃至以大乘佛菩提為依歸,這條路才不會走不下去。

底下的經文,我們來談到這一大段的話,基本上是 佛在講污戒跟淨戒,何謂污戒、何謂淨戒的道理。我們經文簡單地先挑重點說一下。佛說了:【復次,智者又作是念:「戒有二果,一諸天樂,二菩提樂。智者應當求菩提樂,不求天樂。」】(《優婆塞戒經》卷六)這也是我們提醒菩薩們,不能當佛法當中的不孝子——不能當定性聲聞人。你無妨現在修學的是聲聞法、緣覺法,可是你要發心:「我必定是要迴小向大,我必定要以大乘成佛,我必定不只要度這一世有緣的眾生,我還要度過去世乃至未來我成佛之前,所遇到的無量無邊的父母、兄弟、姊妹、親友乃至一切有情眾生。」依這樣的精神,這是菩薩戒、心地戒的精神,是所謂的佛地佛性常住、孝順心、慈悲心的精神;換句話說,先當菩薩,再扮演任何所有的身分。

那戒有二果,我們剛剛講到,第一、這個系列第一個單元有講到有報有清淨,就是解脫清淨的果,就是五果當中最後一個果。可是也提醒菩薩們,千萬不要把這一世所修集的福德,因為自己的不正確知見,而不知道要迴向於佛菩提道的福德資糧之功德,卻把這樣子依於遵守戒而造作的這一些福德善業,卻迴向於諸天的快樂!而不曉得要迴向於菩提去實證,特別是佛菩提實證如來藏「真常、真我、真樂、真淨」佛地所證的涅槃四德真實快樂,就是所謂的佛性四德或是說如來四德。這一段《優婆塞戒經講記》的重點就是在這裡。戒會造就兩種果:一個是諸天的樂,一個是菩提樂。前者就是我們一般提醒菩薩們的,所謂的輪迴當中世間的世俗的福德;後面是三乘菩提相應的功德。記得!我們每一天造作任何善事,在迴向發願的時候,菩薩們應該都知道,四種修裡面的所謂的修集福德,如果要把它具體的說,就是所謂的禮拜、供養、懺悔、隨喜、勸請、發願、迴向。您這一天在臨睡之前,您禮佛、供佛了,您要跟 佛稟白了,您帶著憶佛念入眠,您在這個禮佛、供佛,然後把這一天所造作的相應的佛菩提善法緣、善法事,可能會產生的這一些福德果報,未必是今世報或來世報,你都要記得要迴向、發願於來世乃至這一世可能有斷我見、有明心、有見性,乃至未來世相應於大乘佛菩提成佛的一個功德,這才是真正的在修集福德,佛菩提道的福德是真實功德。

佛在底下的話又提到了:我們應該要遠離把這一個福德迴向於世俗的有滅的、有生的之樂;要迴向於最後轉依如來藏清淨法身的無上菩提的真常、真我、真樂。所以我們受戒以後,所不應作者就不應作,所不應思的就不應去思,不是只有在身口上去嚴格規範自己,乃至在思想、在腦海當中的這些所謂的「口行」;因為口行,並不是訴諸於語言文字聲音的、別人聽得到的才叫作口行,腦海中的這些妄想妄念,也都歸屬於口行的範圍。因為菩薩守戒,不是只有在身上守、在口上守,菩薩是「攝心為戒」,心地上觸犯了就算是違戒,就應該自責其心,在佛前懺悔,不應該有這樣子一個染污種子,再讓它落謝回去,再讓它加強它的習慣性,來遮障自己。

那除了不應作、不應思之外,還要不可以懈怠、懶惰,不可以樂於睡眠,不可以有念惡覺觀,不可以像我們之前單元有講到的發邪惡誓願,乃至於從事於不正當的、傷害眾生物命的這樣子的一個職業;如果這樣子作,那你就是污戒;你把自己所受的這一個三歸五戒的五戒(就狹義來講),乃至你之前依四種修,你要發菩提心四宏誓願,以菩薩戒、以菩薩的饒益有情戒要攝受眾生、攝受佛土,以此為戒的這個戒,你就染污於它,雖然不是捨戒了,可是已經染污於它了,戒已經不清淨了!好像一個人剛洗完澡,又去玩了泥巴,去沾了這個五塵客塵煩惱了,那就是非常不如理的事情了。

那 佛又講了底下的:【若受戒已心生悔恨,求人天樂多諸放逸,不生憐愍,是名污戒。】(《優婆塞戒經》卷六)很簡單來說,你受戒以後:「我是菩薩人了!我要成佛!」後來聽到菩薩難!三大無量數劫;乃至別人、乃至所謂的這些別人的干擾、惡知識的干擾:「唉呀!大乘非佛說,小乘佛法就是佛法的一切!八識?第七識、第八識都是從第六識出生的,都是所謂的細意識。那大乘佛法只是差別在福德多一點,其實我們要求解脫,只要修那個小乘人的小乘法四阿含就夠了!」因為像類似這樣的惡因緣,或是自己本身的福德不足現前的貧窮:「我都供養佛了,福德怎麼都沒有?這個供佛沒有什麼福德,不用修學什麼佛法了!」不瞭解因緣果報的道理,不是有因直接就有報,中間還要具足很多的緣;不是早上插秧,晚上就收割。這些道理不能信受,可能產生疑了,然後自然就不會如實修行,產生放逸,對眾生自然不信受業報,也就不會憐愍可憐的、需要你幫助的眾生。不會說像剛剛所說的,菩薩具足四法能夠堅固菩提,自己雖然貧窮了,終究還能夠擠出一塊、兩塊;自己能夠吃一碗飯,還會擠出三分之一碗、半碗的給更貧窮的眾生有情。如果像這樣子受完戒以後,心生悔恨,不求菩提樂了,轉求人天樂了,這個都叫作污戒。

然後以下,佛又說了:【若畏貧窮,若為恐怖,若為失財,若畏作役,若為身命,若為利養,若為愛心,而受禁戒。】(《優婆塞戒經》卷六)換句話說,你種種的當初受戒的原因,事後檢討起來,你是怖畏貧窮,譬如有人說:「你去受戒的話,我就來僱用你當員工。」「你受戒的話,我就每天一個便當給你,你不用怕餓到了。」「你現在是乞丐沒關係,你跟我三歸依、守五戒,我每天都供養你飲食、衣服。」如果是因為這樣而受禁戒;乃至說為了恐怖,譬如人家拿刀恐嚇你;譬如說為了怕失去錢財。或是說畏作役:以前還是那一個封建時代的話,出家的話您去受這個比丘戒、比丘尼戒,您可以遠離勞役,因為國王是聖王,即使他沒有實證,我們方便的尊稱他是聖王,因為他信受佛法,他依於這樣子的佛經裡面講的道理,他不讓這一些出家眾出來跟平民百姓一樣服受勞役;可是有一些平民百姓,他卻不是為了要修學佛法,他只是畏懼被國家徵召去服役,去勞碌身命。或是說乃至於為了利養:「國王是信受三寶的佛弟子,那我若是信受三寶,國王跟我是師兄弟,國王或許會對我另眼相待,會特別提拔我。」乃至說最後「若為愛心」:我要追這一個女孩子;或是我的老公、我的老婆用這樣子來逼迫我(信佛教),我實際上我沒有想要去(信)。這一些問題,我們就不去說了。總歸一句,佛禁止我們因於這樣子的種種畏於貧窮、因於恐怖、失財而來受禁戒。乃至像這樣接受了禁戒以後,對於戒、對於戒相應的菩提道能夠讓我們實證菩提道的道理,乃至相應於禁戒能夠讓我們遠離三惡道、往生到惡處的道理,對於因緣果報產生了疑惑,半疑半信,不是清淨的信心;沒有這樣的建立,當然也不會如實精進地去修,對於惡法有可能就會犯,或犯、或不犯;對於善法或修、或不修,乃至就是停頓下來不修,這都叫作污戒。那污戒的話,講到這裡。

我們再來看看,在淨戒的部分,佛又是如何來開示我們?佛說了:【善男子!若人不樂久處生死,深見過罪,觀人天樂、阿鼻獄苦平等無差;憐愍眾生,具足正念,為欲利益無量眾生使得成道,為具無上菩提道故,為如法行故,受持是戒,心不放逸;能觀過去未來現在身口意業,知輕知重,凡所作事先當繫心修不放逸,作已、作時亦復如是修不放逸。若先不知作已得罪,若失念心亦得犯罪。若客煩惱時暫起者,亦得犯罪,若小放逸亦得犯罪。是人常觀犯輕如重,觀已生悔及慚愧心,怖畏愁惱,心不樂之,至心懺悔;既懺悔已,心生歡喜,慎護受持,更不敢犯,是名淨戒。】(《優婆塞戒經》卷六)那這一邊要講到的道理,之所以會把這整段長經文唸完,因為淨戒很重要!如果你知道如何清淨持戒,讓這個戒永遠清淨下去,心地戒——菩薩戒心地戒,你這一個心地,這個菩薩戒所依的如來藏,所要證的—實證—佛地果位的這一個第八識心,能夠受熏持種的如來藏第八識心,祂的清淨的種子就越來越多。因為菩薩們也都知道,所有的戒,所謂的戒體,都是指如來藏中持的相應於當時身口意造作,所持的、所建立的這一個戒體,就是種子,是依如來藏而有戒體可說。

好!那 佛說了污戒,如同我們之前所說的;淨戒又是如何呢?當然是反其道而行。污戒之人必定是貪著五欲境界,污戒之人必定是樂於生死過咎,樂於著相,樂於在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去建立財色名食睡相,建立我得他失、我高他低,建立相對的一切境界相。而在上面就如同一盤棋子,先有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生滅法出現了,有黑子、有白子,種種的白子物質色法,種種的白子產生了這些色法上面的表色、無表色、顯色、形色,建立了這一些這樣子的一個田,這樣子的一個圍棋的形。深著過失之後,因為在五塵境界上不能離相而樂於著相,樂於建立人、我、眾生相之後,所以張開眼睛根塵觸,不見五陰生滅法,而馬上在生滅法上落於劇情,落於這個人男人、這個人女人,這個是漂亮男人、這是漂亮女人,這是有錢、這是沒錢,這個對我好、這個對我壞,完全落於五塵客煩惱的現前運作,這樣的著相,當然就是所謂的「樂住生死,不見過罪。」這樣的眾生,當然也不會去說要「觀人天樂、阿鼻地獄苦,兩者平等無差。」人天之樂,終究沒有解脫,仍有輪迴,天人終究要五衰相現,要墮落到地獄。乃至經論裡面講得很清楚,天帝釋因為天人五衰相現了,明知自己要下墮到人間去了,又依於他目前有那樣的神通,知道要往生到驢胎了,要墮落到畜生道去了,趕快求取能夠修集福德,能夠免於墮落到畜生道的道理;最後有善知識告訴他:「歸依於佛、歸依法、歸依僧。」於是廣修供養,依於他目前還是天帝釋之天身這些福德,趕快歸依於佛,自稱為三寶弟子,廣設供養;而能夠在一時之後墮入驢胎,在驢子一不小心踐踏了主人的瓦器,被主人鞭打了之後,這個驢子裡面的這個驢胎,就因為這樣子流產了、死掉了,馬上又恢復成為天帝釋之身。這樣子的一個道理,就了知到所謂的人天之樂,世俗人所謂的人天之樂,其實如果沒有辦法解脫生死,終究還在輪迴當中,終究難免你有一世因於身見、我見,因於還是著相,因於貪愛五塵境界相,貪愛於人、我、眾生、壽者相的運作,於中不見生死過咎,當然不知何謂涅槃安樂了;這樣的著相、這樣的執著,您即使今世是色界天人,乃至你欲界天人繼續享受五塵的快樂,你天人五衰相現,你墮落到三惡道,三惡道當中的地獄,地獄當中的阿鼻地獄;那你眼前的受樂,結果終究是要往這個地獄去,這兩者從廣遠來看,從長劫來看,還不是墮在輪迴當中,有什麼差別?原因就出在於不瞭解這是世俗樂,所謂的一個人天的福報是所謂的世俗樂,而不是前面所說的菩提樂。

能夠瞭解這樣的過失之後,你轉過來講,又能夠對於眾生這樣子的不具足正知見,對眾生身處輪迴當中不知輪迴之苦,你就能夠悲愍自己又能夠悲愍他人,自己想要求離苦得樂,也希望眾生離苦得樂;越來越信受輪迴,不只要孝順這一世的父母,要慈悲這一世的兄弟姊妹乃至子女;又深知只有三寶、只有戒,才是真實解脫輪迴之因。當然就自己也願意去奉行持戒,去修學這個四種修,也願意今世的父母兄弟姊妹依這世的善緣,你扮演菩薩之後,再來扮演兒子;扮演菩薩之後,再來扮演丈夫、夫妻、兄弟。而依於要大愛——菩薩大愛的精神,不是只愛這一世,而是要永遠永生永世的大愛,來讓眾生成就佛道,這才叫作菩薩的大慈、大悲、大愛。

那時間的關係,我們先演說到這裡,下一個單元再繼續。

祝願各位菩薩福德智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35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7-9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三歸五戒始修學(九)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三歸五戒始修學(七)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