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4-06 21:21:26| 人氣14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轉載)學佛修行,能不能消除宿業?

引用來自於:http://video.enlighten.org.tw/zh-TW/a/a09/2151-a09_130

學佛釋疑(二)第130集~由 正元老師開示:學佛修行,能不能消除宿業?若能,怎麼出家人也會有死於非命的?

學佛釋疑(二)影音連結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今天我們要回答的問題是:學佛修行,能不能消除宿業?若能,怎麼出家人也會有死於非命的?

大多數學佛人對於「菩薩畏因,眾生畏果」這句話,都是耳熟能詳的。說起來,因果的道理確實是極為甚深而錯綜複雜,難以讓人理解的,當然也就更難讓人深信。一般的凡夫眾生只害怕得到惡果,卻不知或不去思考惡果起緣於惡因,平常總是隨興任意而為,只圖一時的快樂,不知因此造作了惡業,正是苦果的因。而菩薩則是很清楚:包括五蘊十八界以及其他種種萬法,都是由根本心如來藏——阿賴耶識所生、所顯;七轉識起心動念造作身口意行的善惡業種,都是儲存在永不生滅的阿賴耶識之中,無論經過多少時劫都不會散失,而當因緣成熟的時候,就會自受業果。譬如 佛陀在《大寶積經》中,就有開示說:「假使經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大寶積經》卷57)因為菩薩很清楚這個道理,因此在平常起心動念、一舉一動都會恭謹戒慎,守護自己的身口意行,不會隨意造作惡業。縱使有惡報現前的時候,心中都很清楚這是從前所造惡業而有的果報;既然是之前所造的惡因,而一時還無法消除,所以現在因緣成熟了,果報在劫難逃,因此在感果的時候,就會安然順受、毫無畏縮。這就是因為菩薩深明因果,所以說菩薩畏因不畏果,並且總是隨緣消舊業,不再造新殃。

至於造業的輕重,以及宿業障可不可以消除的問題,世尊在《優婆塞戒經》、《大般涅槃經》等等經中,都有詳細的說明。佛陀在經典中開示說:「雖然同樣是造作惡業,但是隨著造作時起心動念以及對象的不同,而成就所造罪業的果報輕重,以及現生、來生或後世受報的差別,也就有果報、時間定與不定的差別。」因此 佛陀說:「隨著造業所得的果報,以及受報時間的不同,大略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果報及受報時間都已決定,不可轉;第二種、是果報及受報時間皆不定;第三種、是果報決定,但受報時間不定;第四種、則是果報不定,但受報的時間決定。」那怎麼樣會造成果報決定不可轉呢?佛陀開示說:「如果我們在造業的時候,有下列五種心境之一的話,那麼所得到的果報就會成為定業而不可轉:第一種心境,是經常造作而且堅定無悔;第二種是專心一意地去造作;第三種是喜好而樂於去造作;第四種是立下誓願受戒去造作;第五種則是造作之後心中十分的歡喜。如果是以這五種心境去造作善業或者是惡業的話,那麼所得到的果報就會成為不可轉的定業。反過來說,如果不是以上面這五種心境去造作的話,那麼所造作的業就是屬於不定業,而可以被轉變的。最容易轉變的是第二種,也就是果報不定、受報時間也不定的業。而第三種果報決定,但受報時間是在以後才受報,那麼這樣的業也可以轉變而提前到現在來受報。如果有機緣遇到善知識以正見教導,而願意努力地修身、修戒、修心、修慧的話,透過善心以及智慧的因緣力,原來已定的惡果,也能夠轉變為重報輕受;原本的輕報呢?也可以轉變為不必受報。所以說,如果能夠依循正法來修行的話,是可以將後世重罪轉變為現世輕受的。譬如說,已經發起初禪離開欲界愛的三果人和四果阿羅漢,他之前所造作的欲界諸惡業,就能夠將未來要受的重業,轉到現在來輕受。」我們現在就來講一個在《高僧傳》中很有名的菩薩主動提前受報,而使得重報轉輕的故事來說明。

在西元二世紀,也就是東漢時期的三藏法師安世高,他因為累世修持,在當世以及前世都出生為西域安息國的太子,然後出家為僧修行。他在第一世當太子的時候,就捨離了五欲出家為僧修道,修得了宿命通,而知道自己在前世欠了他人的命債,而債主現正在中國的廣州。他知道因果業報終究是無法逃避得了的,早了早好,於是就決定來到廣州償還這個命債。當他才走到城外一處無人的曠野的時候,對面走來了一位少年,身上佩著鋼刀,這位少年遠遠地看見這個僧人,因為業緣相應的緣故,所以忽然之間,這個少年就生起了大瞋恨心,完全控制不住怒火,就拔刀把這個僧人給殺死了。僧人在死後,他的中陰身仍然去到安息國投胎又作了太子,長大之後又發心出家為僧,依然有宿命通,知道自己另外還有一條命債沒還,。於是他先去到前生殺死他的那位少年家中借宿,當然當年的那位少年,現在年紀也已經不小了,也因為過去的命債業報已經了了,這回曾經殺他的這位施主就沒有生起瞋恨心了,而是很恭敬的接待這位僧人。在吃完飯後,僧人就問那位施主說:「你還認得我嗎?」施主說:「不認識啊!」僧人就說:「我就是在某年某月某日在某處被你所殺的僧人啊!」這位施主聽了心中大驚,想說:「這事當年並沒有人知道啊!那眼前這個僧人一定是鬼魂要來索命。」所以他立刻就想要逃跑。僧人就說:「你不用害怕,我不是鬼。」然後就告訴他事情的緣由,並且說:「我明天將會被人打死,來償還我過去世的另一件命債,因此才又特地過來請你幫忙,請你明天要為我作證,傳達我的遺言,說我是自願來償還命債的,請官家不必將誤殺我的人治罪。」第二天,他們就一同走到街上,這位施主走在僧人的後面,看見僧人的前面有一位樵夫正在很吃力的用扁擔挑著很重的木柴擔子往前走,忽然之間,前頭擔子綁木柴的繩子斷了,木柴就掉落下來,而後頭的木柴擔子失去了平衡,也就跟著重摔到地上,這使得扁擔的前面那一頭很快速地向後翻打過來,剛好就打中僧人的腦袋,僧人當下就被打死了,這個樵夫也就被路人抓起來送到官府;在訊問之後就要將他治罪,那個施主就把僧人的遺言向官府說明,官員聽了,相信這確實是因果不昧,就赦免了樵夫誤殺的罪。而這個僧人的中陰身又再度來到安息國投胎為太子,又再度出家修行,就是安世高法師。法師精通三藏教義,在他第二次來到中國的時候,正當是東漢桓帝的年間,他在中國弘法二十多年,也翻譯了《佛說八大人覺經》等三十五部經典,成就了很大的弘法功德。

我們從安世高大師的三世因果的故事,就可以知道:雖然是賢聖,然而因果不昧,誰也逃不過;曾種的惡因,必定會感得惡果。但是安世高法師他深知,如果努力地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可以提前受報並且重報轉輕,所以就坦然的、積極的面對,完全不畏懼面對業果以及死亡。我們可以看到這兩次償命債,都是一下子就斃命了,其實沒有受到多少苦。而當他該受的重業受完之後,就能夠在第二世沒有障礙、專心一意的完成弘法以及譯經的大功德。若不是安世高法師他這樣子的積極受報,不知道還要拖磨多久或者受多少苦之後,才能夠專心在道業上來用心。從安世高法師的故事,我們可以瞭解,他雖然看起來連續兩世都是以出家僧人的身分而死於非命,但是這並不表示修學佛法不能夠消除舊業,只是要依循一定的軌則,才能夠重罪輕受、輕罪不受的。

另外,在佛法中破邪顯正、護持正法,可以累積廣大的功德、福德,這也是可以消除往世惡業的一種方法。譬如在 玄奘大師的傳記中有記載:在大師即將往生的前一夜,在一旁照料他的明藏法師親眼看到兩個身高一丈多的神人,共同捧著一朵有如車輪般大的白蓮花,花瓣共有三重,而且每片花瓣約有一尺多長,這朵白蓮花非常地光淨鮮潔,他們捧著這朵白蓮花來到 玄奘大師的床前,非常恭謹地說:「法師!您從無始以來所有損惱有情的諸種惡業,藉著現今這小小的病苦,就全部都消除了,您應該要感到欣喜和慶慰!」這是因為 玄奘菩薩曾到天竺去取經,並且主持翻譯了75部1335卷經論,是中國史上譯經最多、影響最深遠的大菩薩。使得大乘佛法能夠在中國屹立不搖,正法的命脈能夠綿延長遠,玄奘菩薩實在是功不可沒!所以,從無始以來的所有惡業,能夠在這一世,藉著小小的病苦就完全消除了。這也可以見得,玄奘菩薩當生破邪顯正、護持正法的功德有多大了。

另外,造惡業的有情在即將墮入地獄等惡道的時候,如果這些有情聽聞諸佛名號或者是稱名起觀,就會感得諸佛來出手相救,使其不用往生惡道長劫受苦,而被救拔到諸佛的淨土。譬如 佛陀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談到下品下生的時候說:「如果有眾生因為愚癡無明,造作了五逆十惡等不善業,本來應該要墮入惡道遭受長劫苦報,這時候如果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的話,就可以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因此而免除下墮惡道,可以立即隨佛菩薩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另外,經典中也有記載:釋迦佛以及藥師如來等諸佛,同樣也都是有這種能力能夠救拔眾生免於地獄之難。可見諸佛菩薩確實是有神力來幫助眾生免除惡業的,只是諸佛要藉由一些機緣,才能讓眾生體會到三寶的尊貴、去惡修善的重要,因而發起修學佛法的善根,這樣才能達到救度的意義。所以諸佛菩薩主要是要將眾生引導到安隱之處,而教導眾生懂得因果的道理之後,自己能夠發心用功修學;聽聞正法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對佛法有一些正確的認識,知道應該要好好用功,去除修學的障礙。也就是說,我們要禮拜諸佛並且供養、讚歎,以增長福德資糧;還要殷勤的勸請諸佛菩薩轉大法輪,以去除過去謗法的罪報;當看見他人修集善業,我們應該要一切隨喜,以去除嫉妒心;更要至誠的懺悔,以去除種種的惡業因緣;並且所修的一切善法,都要普皆迴向無上菩提,以去除我們貪著三界有的心;我們更要勇發四宏誓願永無休息,來使得一切的惡障銷滅,善根增長。另外,經中也有提到:修學六波羅蜜裡面的忍波羅蜜,也能夠消除先世的惡業;譬如 佛陀在《金剛經》中,也有為須菩提開示說:「如果能夠受持此經如來藏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的話,那麼這個人過去所造作的罪業,因為被人輕賤而能夠安忍於如來藏境界的緣故,那些惡業就會消滅,不須再去受報,未來也一定會得到無上正等正覺的。

經由上面的說明,相信大家都已經瞭解:由於每一位有情都是由不生滅的根本心如來藏所攝持,而所有造作的身口意善惡業行,統統也都會記錄收藏在如來藏心之中,當因緣會遇時就會隨業受報。如果我們已經深信因果,那麼就不應該貪圖僥倖,或者是想要用不如實的方式來逃避;而是應該要腳踏實地,依照佛菩薩、善知識所教導的正知見,如理如法的來修行,包括三歸五戒、發大菩提心,修學六度、四攝來自度度他,加上破邪顯正、護持正法等等,要這樣的如法修學,才能夠真正作個安隱無憂的學佛人。

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就說明到這裡;而「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這個單元就到這裡圓滿了。非常感謝各位菩薩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學法無礙,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台長: 菩提
人氣(14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正覺電視弘法7-9輯 |
此分類下一篇:(轉載)如何供養三寶(一)
此分類上一篇:(轉載)凈土法門真是第一法門嗎?

TOP
詳全文